牢骚过盛防肠断
时下有一种不良的风气曼延,就是人们在一起好发牢骚。公共汽车上、副食商店里、办公室、车间、食堂……到处都可以听到牢骚声。非党员发牢骚,党员也发牢骚;群众发牢骚,领导也发牢骚。有少数人的牢骚有些过盛,似有肠断之势,形成了病态。其特征是:有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有的袖手旁观,不思进取专门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有的专门当事后诸葛亮,如此等等。笔者认为,光发牢骚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为了不至牢骚过盛者肠断,开上三剂“药方”,照病服之,或许能减轻病症。
一剂“宽容方”。凡人要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肚量。凡事不可求全责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各有利弊,改革、开放也不例外。我们改革开放九年来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党中央和各级党政部门不正在积极地、不断地完善改革的方针、政策,存利除弊吗?我们有什么理由苛求呢?
二剂“辨证方”。生活中我们吃够了形而上学的苦头。因此,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看一切事物,切不可一叶障目,一偏概全,好则天下无双,坏则一无是处。这些都不是观察生活的辩证法。
三剂“自健方”。有病不但要吃药打针,还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别林斯基说过,“不应该消极地满足现状,而应该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只有积极地投身改革,才能改进我们生产力落后的现状,也才能进一步深化我们的思想认识。农村开始搞家庭承包责任制,不是也有不少人不接受吗?后来的实践使人们首先吃饱了肚子,反对者不也喜上眉梢了吗!
坐着谈,何日起来行。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光发牢骚是无济于事的,没有扎扎实实的实干是不行的,应该有舍己报国的精神才行。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靳开来不是也爱发牢骚吗?然而他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能说他仅仅是发牢骚吗?毛泽东同志“牢骚过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诗句,时下那些爱发牢骚者应该常吟自戒才是。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