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锦上添花的房补格外刺眼遭众怒

锦上添花的房补格外刺眼遭众怒

2013-10-22 15:44 作者:空中飞 阅读量:36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马化腾也领住房补贴”的话题,昨日在网上迅速风转,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成为各大网站博客、论坛及微博的热门。不少网友表示无法理解。甚至有网友表示“非常气愤,纳税人的钱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

据报道:深圳向腾讯CEO马化腾等多名企业高管,发放购房补贴或贴息。作为“地方级领军人才”,马化腾和金蝶软件董事长徐少春等人,可每月获得3100元的购房贴息。截至目前,深圳共为高层次人才发放住房补贴296人次,计3244万元(10月29日京华时报)。公众正被高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亿万富翁还得到公共财政的购房补贴,这种结果是不公平、非正义的,很难让公众坦然接受。很多网民认为,拥有大量财富的阶层,不应该再享受政府的住房补贴,昨天消息一出,网上顿时引发热议,骂声一片。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表示:“深圳市想挽留人才,并不是想挽留富豪,只要把马化腾当成人才,当成对深圳市建设有杰出贡献的人就好”。这种说辞,没有得到网民的认可,已遭到众怒。要知道,其房屋补贴,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为了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为他们发放住房补贴的举措大方向没错,但应该对这些人进行必要的审查,有无补贴的必要,不能一刀切。对有些在经济上确有困难的专门人才,发放补贴当然可行。但作为拥有资产293亿元的马化腾,政府仍对其补贴,实际上是损不足而补有余,这显然有违公共财政的本意。

人们质疑深圳市的住房补贴制度。从表面上看是尊重人才,但事实上是狗逮耗子,多管闲事。一个人对经济作出了贡献,他自然就得到了市场给予的回报,包括马化腾、华为、TCL高管在内的那些人,市场也确乎已给了他们很高的回报,要么拥有亿万资产,要么享受着丰厚的薪水。既然市场可以对人的价值进行定价,何苦地方政府再来插一竿子呢。企业高管得房补,这样的事情之所以出现,说到底是政府仍然没有完全领会市场体系真谛的缘故。从吸引人才的角度出发,与其政府进来参与人才定价,不如退出去,做好基础工作。比如,创造激励人才产生和上升的合适环境,和更加公平的财税体制。

目前,这项制度的弊端,就在于公共资源使用不当,使公正公平受损。当政府关注这些“高层次专业人才”时,是否为普通人才、普通人的成长打造了公正公平的环境?比如:“不差钱”的马化腾们可得房补,真正能够享受到政策的人,实际上并不是真正需要政策的。获得了政策优惠的人群,其实对于所得到的并不是太在意。而“很差钱”的普通人才,是更希望能够得到补贴的人,却没有资格、无钱补。这无疑是一对矛盾。对于有关政府来说,只有真正将政策优惠落到实处,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均衡房价,让普通人才与公众不再饱受高房价的煎熬?人民对深圳住房补贴制度的质疑,就在于现实社会出现大量不平等的焦虑。

作为重视、吸引高层次人才之举,政府对高层次人才的户口、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进行倾斜,无可厚非。我们支持政府的鼓励政策。绝不会因为他们是坐拥数亿或是公务员而对他们口诛笔伐。其是,给高层次人才发房补,亦非深圳独有。为何公众这次对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领房补一事围观起哄呢?人民是借亿万富翁的“由头”,对政策泄愤不满。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不满政策带来富者更富,长此以往更加助长贫富分化的实质问题。网民并不是针对马化腾个人,而是对政策制定者的不满。当前,不仅只高端人才的引进政策上,在国有垄断行业、公务员队伍薪酬福利,与社会其他行业形成强烈反差。折射出政府的政策严重畸型,已经引起民众的广泛非议。然而,却鲜闻有力度的政策调整跟进,不能不说这才是亟待解决的症结所在。

腾讯、华为、TCL等知名企业的高管,都是鼎鼎大名的大富豪,甚至于在胡润富豪榜、福布斯榜中遥居前列。还用政府发住房补贴,这听起来实在是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制订公共政策不考虑资源均衡、社会公平,反而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必然会进一步放大穷富群体之间的社会裂痕,增加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因素,这是深圳政府执政理念的错位和扭曲。住房补贴嫌贫爱富,不只让房奴无地自容,更陷那些富豪们于不义。一个城市有限的住房补贴资金,令最需要的穷人“望梅止渴”,却竟能轻而易举地流向了富人的腰包,显然出台这样的政策有违公平原则。那么就有必要,来检讨其出台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以及事后进行适当的修正改造,这是必然的趋势。

住房补贴主要针对的对象,应该是那些买不起房、或正在做房奴的人,它的实际意义是帮助这些低收入者缓解住房压力。像马化腾们这些富豪和某些高官人士完全不在此列。他们完全有能力买得起房,房子对于他们来说几乎不存在任何压力可言。而深圳人保局却把名额有限房补给他们,实在是说不过去,怎能让民众们心悦诚服。据悉,马化腾宣布将这笔房补捐给慈善事业。对于马化腾们这样的富豪们来说,有没有房补都是一样,并不会给房补他就会对你地方政府感激涕零。他不像是同为人才的科技尖兵,关注点在个人待遇和福利问题。马化腾关注的是地方投资环境,发展空间以及政策扶持优惠等。房补对于那些穷秀才,还是能够产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效果,士为知己者死。然而对于“既富且贵的人才”,不过是打个水漂罢了,政策做了无用功。象马化腾这样功成名就、富甲一方的人才,他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可我们的政策却仍按着照顾婴儿的水准,来无微不至的关照。那些需要的人等不到,不需要的人还要加码,显然这是一种失策,值得政府深思。

这样的人才鼓励政策,已经很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当一个公共政策没有很好地调节社会分配秩序,而是成为马太效应的帮凶,只能说明,在制定这样的公共政策的时候,有关部门缺乏充分的考量。以这次房补为例,这点钱对这些“人才”意义有限,但却严重戕害公平正义。而且它的政策导向意义更可怕,是一种负面激励的暗示。认为只有成为“人上人”,才能拥有房补特权。这在贫富分化之外,更加剧了社会的心理分化。而且,这种成王败寇的逻辑和政策,与公平严重相悖。当今,最应该获得房补的中低收入者,并没有获得制度救济。而为了政绩,为了发展,却尽力眷顾高端人才,这是典型的畸形分配机制,这种有失公允的房补,刺痛了广大民众的心。这种做法,与中央十二大提出的改革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如今,将本来应该用于解决贫困群体住房难的政策补贴,确化为了富人们的盘中餐,怎能不叫广大房奴陷于绝望境地。深圳一年3000多万元的住房补贴,发给这些富人,如细雨落到水面,连个像样的水泡都没有,被广大网民称为“劫贫济富”。如果这笔补贴用到那些最需要的困难群体,就能派上大用场。深圳房价之高,在全国数一数二,确实有很多优秀人才,受阻于住房门槛。用住房补贴,作为人才激励的手段,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作为政府,更应该承担起公共服务和保障弱势群体的义务。如果深圳能带头解决好住房保障问题,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就不愁吸引不来大量的优秀人才。

“马化腾也领住房补贴”的话题,昨日在网上迅速风转,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成为各大网站博客、论坛及微博的热门。不少网友表示无法理解。甚至有网友表示“非常气愤,纳税人的钱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我粗略统计看了一下,在几千条讨论中,绝大多数网友认为:“补贴应该作为公共保障,给广大公众雪中送炭,而不是作为奖品为社会精英锦上添花”。反对将有限的补贴,继续发放给一些并不需要的人,这就是民意的呼喊。在当下物价居高不下,通胀压力加大,基尼系数再创新高的背景下,锦上添花式的房补格外刺眼。由于反差太大,引起了普通工薪阶层的强烈不满。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给予人才优惠上,往往是各部门总动员,将各种资源倾囊拿出,没有通盘考虑政策的有效性,以至经常触及社会公平的红线。建议深圳政府应该及时吸纳民意,调整、规范和完善房补,将这一优惠政策更好的用在需要它的人群,使其物尽其用。

(2010-10-3114:59:37)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锦上添花的房补格外刺眼遭众怒》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