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光阴似箭
导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句尽人皆知的智理名言。从不懂得它是什么含义时就已记下,后来在生活中才真正理解到了它那教导我们的深刻含义,想来黄金也有它不值钱的时候,黄金可以用钱买到,但,时间,却永远都不能。
傍晚下班刚回家,就听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以前在物资系统工作的同事的爱人老杨。老杨见我就笑呵呵说:“老刘做六十岁大寿,给您送寿糕和点心。”
“什么?老刘六十岁了?!”我瞪着惊讶的眼睛,张着的嘴半天合不拢。
半晌回过神来干紧笑呵呵说:“恭喜!恭喜!呵呵呵,祝老刘寿比南山,您俩口子幸福生活白头偕老。
又说:“呵呵,老杨啊,没想到一转眼老刘已六十岁了,真是光阴似箭。”
“是的,是的,光阴似箭啊。”老杨也感慨了。
小时候我们总是天天数着日历在过日子,可日子它总是越过越慢;小时候并不很不明白“光阴似箭”这句成语,何以似箭呢?箭有箭镞和后羽之分,拉弓射出,暂瞬间便到了位置。可光阴呢,我们天天盼着长大,可怎么就是长不大呢?光阴怎么和箭比?小时候真是糊涂。长大后已是忘记了日子过日子,日子却总是会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有时,甚至觉得时间早已不够用,过的真的太快。从前的光阴似箭,也许是因为我们无忧无虑的时候太多了,而长大后的光阴似箭又并非是时间过的快,而是我们的脚步加快了。我们已渐渐开始需要为很多事而思考、忙碌、奔波了,如果你走的慢了,那就是你落后了。
在这个世界上,太阳和月亮在丈量着我们的身长,不知不觉中,一寸寸地长成壮年的身躯。这时候体会光阴,如果从少年对光阴的迷惑不解算起,光阴就太象箭了。
自己的长者,如奶奶、爷爷、伯父及长辈乡亲,一个个接踵般地故去了,同辈也一个个两鬓霜白了,而且一晃又过去许多年了。光阴似箭喻之太恰当不过了,而感慨中又觉得箭的力量,相比之下就太弱、太一般了,对此我不由有点怅然。人生就是个倒计时的过程??可叹人生短短数十年(最多也不过百年),就在这光阴似箭、周而复始的岁月年轮的更替交迭中,生命逐渐走向死亡的宿命。哲人由此感言“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达观之余,含着些无奈的成份……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外表看起来已显苍老,但实际年龄却正值壮年,这说明什么?也许是因为生活中的忙碌奔波,也许是被生活中的劳累所压迫,也许是生活的意义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生活没有了活力,时间也会没有力气。有的人外表看起来很年轻,但是实际年龄却早已超过了他的真实年龄,这也许是因为他注重保养,也许是因为他那有意义的生活使得他整个人生都充满了体力、活力和魅力。时间和世上的一切都有关,因为人和这一切都有关,而人就带着这一切活在时间和感觉的世界里。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从小不知道好好地珍惜,长大才知道,似乎有点晚了。如果等已是满头白发时才回过头去叹息,那可真的是太晚了。人生的时间,或许就在你的吃、喝、玩、乐中一点点的浪费了,那样的时间有什么意义?充其量你只能在你余下的时间里坐在一边静静地想一想这平心的一生到底有多么的平凡。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句尽人皆知的智理名言。从不懂得它是什么含义时就已记下,后来在生活中才真正理解到了它那教导我们的深刻含义,想来黄金也有它不值钱的时候,黄金可以用钱买到,但,时间,却永远都不能。几多感慨,几多回忆,脑海里忽然就蹦出我经历“上山下乡”后在83年回城时的一件往事来。记得当时正逢城镇职工文化“双补”,我任“双补”老师,负责物资系统一个班的文化“双补”任务,当时比我大近十岁的老刘就是我的学生,那一个班的“双补”学生,我都得叫他们(她们)哥哥或姐姐,而他们(她们)都叫我“老师”时,我还有点害羞。似乎一梦醒来,他们(她们)都已步入了花甲之年,光阴似箭啊!
小时候我总喜欢用“光阴似箭”这个词,而今回想起来,不觉哑然失笑:自己那时少不更事,并没有太多的人生体验可言,所以当时套用这个词,多少带有“赶时髦”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而今,在经历了绝大多数同龄人都未曾有过的种种磨难之后,对于“光阴似箭”这个词,则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人生真切的情怀……
我们这代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的人,如今都是黄土埋过半身的人了,这是一个不争的冷酷现实。磨难曾一度使人困惑……但现在,生命逐渐给人以启示:人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实在太多,所谓“时也,命也”,强求不得人生;骨子里从不服输的性格则再次给了我生活的勇气,“苦心人,天不负”,事在人为。即使大限降至,人要做到的是可从容面对:毕竟于这个世界,已来过,体验过;并且也为后人留下了些有用的东西。由此便可安然离去,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也不会再有“光阴似箭”的惆怅与感慨了……
钟或许会停,人的脚步终有停的一刻,而时间不仅不会停,更不会走回头路。那么,我们自己手中剩余的时光,还有多长的距离呢?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手中这支光阴之“箭”。
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