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回味老济南

回味老济南

2013-10-25 11:01 作者:相子 阅读量:35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留恋老济南的昔日风采,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事情,更是历史的需要,是济南的需要。画家如果不用笔墨留住那些渐渐模糊的记忆,真的不知道将来会成怎么样了。

今天,看到画家张同秀先生笔下的那一百幅焦墨写实,让人走近了老济南的缩影,游走在那个年代里,饱读济南的历史沧桑,品味着那老街、老房、老济南的人和事,心中未免有点说不出的味道。

老济南尤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刘鹗的一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描写立刻会勾勒出济南老城的旧貌和韵味。如同看到那汩汩泉水从石板间的缝隙里冒出,蜿蜒成溪,挤满街巷,绕进小院,整个老城区像清秀灵气的江南小镇,别有一番韵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成山色半城湖”都已成为济南人的骄傲。明湖泛舟、历下秋风、汇波晚照,更是情趣无限;大明湖畔“蒲草忍如丝,磐石无转移”的爱情故事为朴素而憨实的老济南增添了迷离色彩。

曾经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透着厚重与灵气串起了人们黑白记忆,也好象让人看到了老城、老房、老济南的那些人和事。人们在垂柳下、清泉边,淘米、洗菜、担水、洗衣的市井百态。灰瓦白墙,湿润的台阶,黑漆雕花的大门老四合院内也飘出了欢声笑语。“老济南人”说,大家在四合院里生活,过去水多时,石缝里冒出的泉水形成的水道,有时洗好的菜在盆里就直接飘进了厨房,水造方便。街坊邻居和睦相处,生活非常惬意。

回味老济南,不能不说芙蓉街。芙蓉街是一条最具有济南性格的老街,芙蓉街和附近的街巷都很窄,有的紧贴两旁厚重沧桑的大院高墙,让人生出些特别的亲切。旁边的芙蓉泉不大,不深,安静而清柔,似有清流暗自涌动,似有故事深藏其中,沁润着巷子里生活人们。象一条文化长廊诉说着过去,徜徉着未来。

如今站在芙蓉街的中央凝神聆听,好像还能听的老济南车马辚辚,人群往来穿梭的景象。每天自傍晌起,人群就在芙蓉街的店铺间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在这里人们可以吃到最本土的济南小吃和大菜,像冰糖莲子粥、油旋、明湖酥鲤鱼、明湖肉蒸包、香酥板栗饼……应有尽有,又象回到了老济南。

回味老济南,仿佛又能听到老火车站那曾经的钟声,钟搂上钟声的一次次敲击荡气回肠,让我们记住了历史与岁月的故事。

济南老火车站曾经是济南的标志。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是艺术的结晶,自然和谐、庄重大方,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在建筑界,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没有人不晓得济南站。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

如今济南老火车站,已经铅华落尽。老站钟楼上精准的机械钟永远停止了转动,伴随着济南人走过80个春秋,那悠扬的钟声在夜深人静时似乎还回旋在老济南人的耳畔。

回味老济南那景、那情、那事如捻粒粒佛珠,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步伐,老济南正在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高楼林立、马路宽阔、立交纵横的济南新风貌。老济南的模样和故事成为永远的记忆与回味。

在张同秀先生的笔下老济南的风采又一次展现了。他的老济南的画稿不只是艺术的创作,也不只是体现它的艺术价值,更主要的是把老济南的魂留给了我们,留给了社会,留给了我们的后人,留给了济南的未来。

留恋老济南的昔日风采,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事情,更是历史的需要,是济南的需要。画家如果不用笔墨留住那些渐渐模糊的记忆,真的不知道将来会成怎么样了。

几代人过去,人们的记忆里将保留住什么那?那条老街、老宅子、那昔日的火车站、那南门大街、曲水亭街、裤裆巷、那些浓厚的济南味道就真的变得没有味道了。我想,老济南的身影永远永远的保留在那个年代了;保留在那些画面里;保留在老济南人茶余饭后的品味中了。

相子写于2010年8月3日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回味老济南》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