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狗娃!你妈跑河南?!
导读男子是不屑和女子计较的!如果他是一个好男的话。似乎这事儿太降低了“身份”。不过,很多莫名的时候,我倒反而觉得坏男才不和女斗。好男儿都是要跟女子计较的!
“妈…!”
“也。狗娃。这么早就放学了所。”
“嗯。”
“妈…!”
“狗娃。别喊了。你妈早就锁门出去了。”
“妈…!!”
“妈…!!”
“狗娃呢!你别再喊了!你妈听不见!”
“那我妈到哪儿去了嘛?”
“呵呵。你妈跑河南?!”
“妈…!!!”
“喂!狗娃!你这娃儿硬是的!我都告诉你了,你妈真的跑河南?!”
“妈…!!!!”
“哈哈哈哈…!”
“妈…!!!!!”
………
………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是很喜欢这样子逗小孩子的。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样,不过四川这地方是很流行的。前不久,记得在一次和哥们聊侃中,我们谈起了小时候,不知怎的,偶然间谈起“你妈跑河南?”。尽管哥们几个都是生处四川不同的地方,但是大家都笑了。感触良多的笑了。
尽管这话很地道很川普。不过我一直对这流行语句的发明来源不甚了解。大一点的时候,听见大人习惯逗小一点的娃儿,我原本以为河南一定是发廊多。和温州发廊无异似的。不过在和哥们聊侃中,一位哥们似乎知道来源的真相。他说那时河南的女子很吃香,因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十个家庭八九个都是生男婴的。这样日积月累的发展,终于到了很多男人找不到媳妇的时代。…….
到了现在我才分明的确乎懂得,原来“你妈跑河南?”是这么流行开的。趁着今天无所事事,我就把不久前未写完的这篇随笔好好补充完整。因为对这方面实在缺少素材,我就在百度搜罗了一下相关的河南男女比例失调的链接。一搜索,果真有很多这方面的链接。尽管似乎已经是好些年前的报道。
“男多女少亮起红灯保持性别天平河南有法”
看着这样的题目,我就顺便进网页浏览了。……
河南号称全国人口第一省已经不知多少年。当然。这里的“号称”并不那么带有市场噱头性的。因为可以有把握的说,这“头衔”实在也是有理有根据的。在报道里还有关于专业词汇的解释。例如:
出生性别比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每百名出生女婴数与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的比值。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出生性别比相对稳定,近似在102-107之间。
除却专业解释外,还有省法制办有关负责人的权威定格: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指一定地域内总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表示)连续二十多年持续偏高,目前已经达到116.86。从河南省的情况看,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上升至118.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103~107的正常比例,属于严重偏高的省份之一。
看着这些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报道,我却莫名的有了一个近乎龟儿子的喜悦:该遭!背时!打栽栽!……尽管权威定格未来的男性世界有上百万的光棍不可避免的产生与存在。
“对于性别比例失调不能等闲视之,如果现在管之不严,若干年之后,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就凸显出来。所以早治、早防是根本。”
对于这种似乎带着官腔莫名的语句,我依旧似乎冷嘲热讽着。随后我又更加莫名的浏览了一个报道:
“相亲会,为何女多男少”(河南平顶山)
2009年,本报举办的春秋两次万人相亲大会活动中,报名参加相亲人数有5000多人,参与相亲的市民有5万多人。经过本报工作人员统计,发现一个现象即参加相亲的女性人数占60%以上,男女比例达2:3!剩女太多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资料查询,纵观全国各地的相亲会发现,越是大城市,越多剩女。在长沙的相亲会,男女比例1:2;天津,男女比例1:3;广州,男女比例1:6;上海,男女比例1:10。
显然,相亲路上男女比例失调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不少参加相亲活动的女性抱怨:“为什么现在找对象这么难啊?男人都到哪里去了?”难道是出生人口存在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吗?笔者近日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深入采访的内容我再也不愿意读下去。这些“新闻”对于混在网络不知多少年的小夏来说,失却了“舆论”的“力量”。我不仅总感到他们在说书似的。而且还甚感低俗莫名。尤其是电视里热播的相亲节目。很多时候当电视屏幕上骄傲宣称“洋房几栋,车子几辆,乃至身材骄人,年龄多春,脸蛋多白嫩”时候,我莫名的想立即教唆一批青年赶去节目现场狠狠教训“姻缘一线牵”的主办方。教训完毕后,我还要惨淡的丢下一句宣言:你以为爱情是可以用金钱和脸蛋来衡量的么?你以为社会主义下的爱情就是金钱和脸蛋凑合在一起过日子的社会基本表现形式么??
带着这莫名的愤青情绪,我关闭了所有男女比例失调的链接。是的。莫名得非常。想去篮球场上“打”篮球了。
其实
现在的新闻记者都忙着去娱乐报道了。
哪有时间来做“新闻”乃至“人民的喉舌”呢!?
“男女比例失调”要那么多链接干吗?说多了全是废话。一句话:男尊女卑。不管你如何的不愿意承认。虽然法律上没有职业界限。可是现实里我们是有的。因为有“智慧”的女性都在室内工作。当然。男的几千年养家糊口已经导致在社会任何行当都有摸爬滚打的了。
我以为,女性要真实消除社会对女人“小”的定义光靠室内的工作是不行的。否则男尊女卑的观念不会在社会停止。而且永远都是报社凑章的好材料。而且永远都在社会里…流行…焦点….因为确乎连傻子都有分明的格言:“男人就比女人强”是不解释的!
。。。。。。
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的习性与心理亘古不变。男人依旧比金钱和地位。尽管女人似乎“弱”得没有多少“社会地位”可言。但是弱者也是有起码的尊严的!她们的尊严和面子真实的“搁”在那张脸蛋上。身材上。胸脯上。所以现代女性尽管追求经济独立,但是,社会分工一旦粗糙了她的美,是甘愿意放弃独立的权利的!美是那么的实际与重要!好比资本对市场运转的引擎与能量。美丽第一!独立其次!即便女性自己要倔强的将美丽与独立并重,现实中怕也只是自欺欺人吧。
大多数“英明”的女子是不敢接受暴风骤雨似的社会分工的!因为这些分工带来的疲惫劳累严重会影响她们的“美容”。她们的“白嫩”。几千年女人都是靠“脸蛋”吃饭,怕是到了追求“独立”的今天,这种心理依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只可惜这世界原本没有大男人,在骄阳烈日条件恶劣的社会分工中越来越多的男人在里面摸爬滚打,锻炼出强壮的身体,顽强的意志时候,大男人世界也便开始形成了。
原本世界上的男女没有黑白分明的体格与皮肤,因为社会形成,国家建立,几千年内外分工的厨房环境实质的质变,男女之间的差别逐渐形成分明。
女人还在保护她们“弱小时代”的“皮肤”与“体格”。真正能创造“大”的社会分工女性并没有勇气涉猎。似乎现实中,事业只是她们追求独立与平等的“副业”,“爱”才是她们独立的“主打产业”。所以为了“爱”,他们应该继续“美”,然而男性制定的“美”带来的抽象标准是易碎的善变的,这又直接导致“爱”的风险系数颇高。从而“婚姻”便成了一种降低风险的“保险”!是的。“现代婚姻是一种保险,由女性发明的”。这些拥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想通过控制男人的经济大权以便达到实现独立的目标。然而,现实中,她们并没有求得真实的平等。不是自己真实求得的独立,平等似乎也便大打折扣了。
保养的美与真实的独立已经到了让女性无法抉择的时候!
哎!女人那弱不禁风的体格如何参加社会分工?还有那弱不见光的白嫩皮肤,一遇照射便乌有!
哎!女人柔弱、白嫩的还真不是时候!!
。。。。。。
原本这严肃的男女比例失调社会新闻与问题却曾为了报章铺天盖地的娱乐报道。
原本这重男轻女导致的社会棘手问题,结果却“因祸得福”使人类的“另一半”“真实”的“贵”起来。是的。“真实”的“贵”了起来!不是吗?因为“妈”已经流行跑“河南”?!!
但我很多时候又莫名的想,“妈”被“骂”了几千年,其实并不“伟大”,只是最“可怜”的“女性”而已。在可怜的“女性”中,“妈”独占不了“鳌头”,但也是可以列做“典型”例子“鉴史”的。
别人的“妈”还是习惯被“骂”的。
自己的“妈”还是习惯“妈”的。
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后来的道学先生们,对于母亲,表面上算是敬重了,然而虽然如此,中国的为母的女性,还受着自己儿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轻蔑。
。。。。。。
“妈跑河南?”!这怕也算作是做女子便宜的地方了。诚然,女子便宜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什么女士优先啊,什么好男不跟女斗啊。等等。多得已经让人自然习惯下来。
男子是不屑和女子计较的!如果他是一个好男的话。似乎这事儿太降低了“身份”。不过,很多莫名的时候,我倒反而觉得坏男才不和女斗。好男儿都是要跟女子计较的!因为他们坚信女子也是一个平等的对手!说的市场化一点,女子也是男子抢饭碗的对头!这群人才是男人世界有远虑的真男儿。我总是这么倔强的以为着。
诚然,你绝对可以无视小夏的疯言疯语。
但是未来的孩子们未必不会对未来的未来的娃儿们谈笑:
喂!狗娃!你妈跑河南?!
我希望这只是我个人主观性严重的愚见。我诚恳的这样全心期待着。
小夏
2010.7.1813点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