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星梦奇缘周记七仔

星梦奇缘周记七仔

2013-10-21 23:58 作者:小夏依然 阅读量:26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题语:据闻长江七号爱地球票房并不那么“全线飘红”。不知是不是唐山大地震的缘故。因这等缘故,我追忆起了几年前等待长江七号上映的癫狂。我突然间莫名寻找着网络里有关长江七号的评说。

长江七号观后感

佚名

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在大银幕上同时为我们奉献出如此夺目的欢笑和透彻的泪水,直到周星驰举着《长江七号》轰然驾临,刹那间光芒盖过万物。在小狄以及你我心中那个大英雄的一个侧首观望之后,我们终于循着这个在不起眼的高台上捧着盒饭的熟悉背影,再次沉浸于关于人生感悟的童话世界中。

二十年来,周星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处于弱势的小演员如何渐渐成长为一位具有强大气场的天王巨星的人生历程。1988年的《霹雳先锋》里那个误入歧途的懵懂少年,带着几分歇斯底里和年少的无知,为他拿下了人生第一个宝座。光阴流转,周星驰一路走来,时间“嗖”的一声来到2008年初,《长江七号》中周星驰的每一个细微的眼神与表情,都值得反复品茗。因为现在他的每次出场都显得弥足珍贵,亦将被奉为经典瞬间。不仅是三年一剑或者戏份减少,而是现在的他太具有真正巨星的魅力和味道。以致于他每次回归影坛之时都将席卷一场无可比拟的观影热潮。

银幕上,他从没有败过。

自《喜剧之王》开始,周星驰的电影就普遍被认为是真正直触心灵的电影范本。于是,这之后他送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欢笑了,而是喜中见悲,悲喜交集。其实这个转变已经持续了十余年,我们只是习惯把《喜剧之王》当成真正意义上转变的分水岭而已。新世纪,周星驰在每部新的作品中都极力跳脱他只是一个喜剧演员的身份,以及为超越自身的能力而不断挑战。《少林足球》和《功夫》成就了他另外的人生理想,而《长江七号》则是他又一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实现了他儿时记忆的美丽遐想,并拉开了温情电影也同样能叫好叫座的序幕。集大成的《长江七号》则是周星驰如今蔚然成风的影像天堂的最好诠释。

残酷生活与纯真理想

其实这个电影的故事还是一如继往地延续周星驰一贯的风格,简洁而草根。《长江七号》依旧将视角对准了小人物的辛酸生活,不过这次,是最凄惨的一次。主人公周铁与周小狄是一对相依为命的穷父子,如果说《少林足球》和《功夫》中的主角星生活已经足够落魄,那么《长江七号》还要身兼父亲一职的周铁所面临的生活则更加困难。这从开头周星驰拿起饭盒缓步将目光移向这苍凉的城市可以看出,周星驰的草根性依然没变,变的是这个时代,这个世界。

影片不断地通过几个事件折射出了现实的残酷,而主人公往往又能够在这些苦痛难堪的经历之中获得更多来自心灵的启发。

“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说谎,不打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会拿……”这段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话,也许就是周星驰小时候所获得的价值观。在充斥着尔虞我诈的今天,周星驰仍然能坚守着如此纯净的人生诺言,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做电影的态度和精神。周星驰在《长江七号》中所要传达的讯息再也不仅仅只坚持自己的梦想,而是呼唤着心灵也需要坚守。

周星驰饰演的父亲周铁绝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总是很纯真地看世界。不过他的“脚踏实地”一开始并没有显现在他的儿子身上,以致于他拿着儿子偷偷改了分数的试卷还单纯地说:“我认识他这么久,他不像是这种人啊?”每个父亲都有缺点,周铁也不例外,譬如他以为上贵族学校就是良策,而角色设定他是一个没读过书的民工,所以也就顺理成章,不完美更能体现出亲情的可贵。

整部《长江七号》感觉上更倾向于针对儿童观众群而拍。从影片开始,视角就从小孩子出发,贫富贵贱,开始在小孩子中展开角力,所以小狄戏份的大大增加,将童真童趣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虽然有着天马行空的童真,但和写实化的生活相结合,就形成了超强的说服力和娱乐性,相信不仅是小朋友,很多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会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仅仅是一部单纯到清澈的电影。

完美欢笑,独一无二的喜剧之王

对他喜剧的感觉,一直是印象最好。他的电影总是那样让人捧腹和回味,所以十几年前周星驰就能迅速在香港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脱颖而出。生活中的周星驰是个极其有趣的人,所以他时常在电影中加入生活的笑点,因为熟悉观众需要什么理由发笑,所以在观看《长江七号》时发现他继续让电影院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长江七号》的大部分爆笑段落密集地出现在影片中段,主要是围绕小狄在学校所发生的趣事展开,各式各样的同学,怪模怪样的老师,最重要的是“七仔”的出现,让电影的整个气氛活跃起来。另外,周星驰也进行了简单的重温和回顾,实现自我复制的《长江七号》让这种怀旧的情绪走到了顶端。所以我们再次见到了小强、棒棒糖、大力金刚腿、脚踏飞鹰、如来神掌……这些一连串的爆笑场景,把观众十几年来看周星驰电影的美好记忆全部带回眼前。

星爷的喜剧风格更越来越趋于冷幽默了,个人表示强烈喜欢,因为现在的他应该更适合这种喜剧的风格,演技也愈发精纯。在《长江七号》中,周星驰往往只是通过和徐娇的一些对话就让人爆笑不止,他饰演的小人物虽然仍保留着调皮本性,只不过这个任务大多时间都交给那个吐着舌头的可爱徐娇和那些尽数反串的小演员们了。其中徐娇的表演更是值得一提,她的天才表演,的确给影片加分不少,表演风格颇有星爷的神韵。

不管怎么说,周星驰的喜剧才华在今天仍然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并且还在继续走向巅峰。

科技出彩,卡通特效的新里程碑

万万没有想到,在影片中居然看到了外星狗“长江七号”在自己的身上掏出百宝箱的场面,一下子让人回忆起哆啦A梦,瞬间又把观众拉回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

——小夏附笔——

偶然间的寻找,分享了一位陌生星迷自己的长江七号,一遍又一遍的咀嚼几年前的影评,很让我感动。感动得我想提笔写一点什么。我试着慢慢追忆脑子里的周记七仔。

记得电影片头满是茧的粗手缝补鞋子后,便是大奔映入眼前,随之而来的便是豪华版劳斯莱士。学校有开劳斯莱士送孩子上学的确是大陆少见的。暂不把香港纳入社会主义初级范畴。尽管似乎那辆劳斯莱斯挂的是浙B的牌号。

“我要做一个穷人。因为爸爸说只要有骨气,不吹牛,不打架,努力读书,就算穷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的!”

最近大概因为气候炎热,很难使心情平静下来。写稿自然不能继续。就连反复看了多少遍的长江七号现在也不能一一回忆出来。只是莫名的记得电影里周铁苦口婆心教育孩子的唠叨话语。也记起了拿着盒子坐在楼顶吃沙饭的周先生样子。这确实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是的。我的父亲也是那个从小做公分的公社时代走过来的。….

周铁先生因为气候炎热,在价格公道童叟无欺的世界买回一把旧电扇,结果回家刚插上一扇就呜呼!粮飨!了。

不仅这样之乎者的洗白。还确乎引出了道理来。

“你大爷,你做事机灵一点行不行啊。”

“谁是你大爷,你说什么?”

“是我同学。”

“你大爷是你同学?!”

“我们虽然穷,但不乱说脏话。我们不去偷,我们不去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会拿。你要努力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啊?我呀,就是小时候没有书念,所以现在…..”

追忆起这些,我想起了上面那位陌生星迷的一段话:

周星驰饰演的父亲周铁绝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总是很纯真地看世界。不过他的“脚踏实地”一开始并没有显现在他的儿子身上,以致于他拿着儿子偷偷改了分数的试卷还单纯地说:“我认识他这么久,他不像是这种人啊?”每个父亲都有缺点,周铁也不例外,譬如他以为上贵族学校就是良策,而角色设定他是一个没读过书的民工,所以也就顺理成章,不完美更能体现出亲情的可贵。

我个人觉得周铁并不是一个什么理想主义者。周铁确是很纯真的看着世界,因为他是一个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因为没有读过多少书,显得很朴实,朴得很真很纯。周铁因为没有书念的人生经历所以在一个标榜知识就是力量的社会里,努力让儿子读书。好好读书。县重点,省重点,国重。乃至香港的贵族学校就成了一个没有读过书的民工良策。自然,这样的念头何尝只是民工独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也把自己的子女苦口婆心送进名牌学校。这名牌学校与贵族学校在知识就是力量的世界里是并不分彼此的。尽管一个人的教育程度与品德的高低并不成正比。

……

“唉,老板。因为这几天好热。我儿子他睡不好。我要钱给他买一个风扇。可不可以干下去。”

“你有钱不如还给我吧。还想买风扇,你老婆的医药费,殓葬费啊都是我垫的。看你那副德行,一辈子也还不完啦。还要自己不吃饭,供儿子读贵族学校。我儿子也只是读普通学校啊,有什么分别啊?”

“也不是,不过是想让他读好一点。不想他将来跟我一样嘛!”

“那你也要有能力才行啊!”

“我觉得他能力很强啊!”

“我说的是你!你只是个散工,凭什么?你怎么顶啊?”

“顶得了。”

“你顶不了!”

“顶得了。”

“你顶不了…!!”

“呵呵...顶得了…。”

…….

我记得05年的那时候,村里有人知道你考上了大学,在一个村乃至镇上说都是一个莫大的荣誉。因为确乎有了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希望了。所以父母乃至亲戚邻里长辈他们总是说读出来就好了。即便家里遇见再大的经济问题都要优先考虑学费的问题。因为读出来就好了。可以吃国粮,可以分工作。尽管大学早就没工作可“分配”了。然而没有读书的老一辈们却依旧莫名的深信着这道理。尽管没有读书,尽管时常感到跟社会落伍,但他们也会经常苦口婆心:要懂电脑!要懂图纸!…..

…..

“说!”

“他在动!”

“啊!有鬼!”

“什么鬼?”

“那个球有鬼!”

“哇,你别想转移话题。坐下!”

“你就会欺负我没有读过书,你信不信我一巴掌打死你!”

……..

“现在科技这么高,我们这些没读过书的人,我看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老爸,我不想骗你。其实七仔是你给我的那个球变出来的!”

“他是从外太空来的!”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说谎话,也不打架,不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不会拿。要努力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

那时候甚至就连我这个相当于秀才的读书人那时也总是靠着这一点读出来就好了生活着。诚然,“读出来”也并不扎的。是的。“读出来”只是一种可能。并不是说一定怎么的怎么的。更何况是去学校混文凭的。那就“读出来”更扯蛋了。学了几十门功课到了离开学校早也忘得差不多了。甚至连科目都不能一一背出。

“唉,你看。我儿子考试拿了一百分呢。”

格外的高兴得到的只是焊接民工敷衍的打发词句:

“你孩子真了不起啊!”

“对….哈哈…..”

“唉,你看。”

“滚开!!”

“他拿了一百分呢!”

….

“老板哪,我儿子考试真的拿一百分啦!”

“他一定是作弊。”

“你为什么这么说?”

“我儿子这么聪明,他作弊才拿60分。你儿子考一百分没作弊。谁信啊?贱骨头。”

“你…胡说吧。”

…….

看着周铁格外认真的神情,乃至在老板污蔑自己真实的骄傲说出打老板的话语。我心中随即有一股莫名的情绪开始涤荡。莫名得停止思绪,寻找新的电影画面。

“吃饭呢,打什么蟑螂!”

每每看到长江七号里父子打蟑螂的情节,我都会记起那个80年代的土灶台。记得尤其是夜间的时候,那些有裂缝的土灶台是很有蟑螂出入的。有时夜间起床上大号,开灯经过厨房时候,我甚至看见过蟑螂中有纯白色的。那时我总疑心这是蟑螂中的老大。因为只有这等“白发苍苍”才能有资历当老大。

在我们那个地方,我们不叫他们蟑螂,习惯称为偷ga婆。在四川地道的方言中常有一句,你今天吃gaga没!甚至太婆在逗自己的孙子时候也总是说,乖孙,走,我们回家吃gaga?!这gaga大约就是肉的涵义。而偷ga婆就是偷gaga的。因为生字ga太过偏僻,只好用拼音代替。

……

“万万没有想到,在影片中居然看到了外星狗“长江七号”在自己的身上掏出百宝箱的场面,一下子让人回忆起哆啦A梦,瞬间又把观众拉回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我不知道小的时候机器猫是不是叫哆啦A梦,那时候除了西游记外,还有很多的动画片,什么葫芦娃,变形金刚等等。那时自然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扇烟飞,滚铁环,为了一个烟飞的输赢都要争得面红耳赤,更不用说糖果了。那是一个为了糖果可以生是非的年代。在电影中,当你看那骄傲从书包拿出糖果时杀手那凝重表情,就知道糖果对这个年代的人儿有多么重要。我记得小时候社会上很有一段时间流行偷东西。当然这只是小朋友才能认识的真理。贵重的都不偷。眼里只有吃的。但偷来偷去只是偷自己人家里的。比如桃子,比如李子。

“看到池塘边的那棵李子树没?”

“看到了。好多啊。”

“我们各自拿上袋子去摘。”

“李二娃,不怕吗?听说他家特爱骂人。”

“没事。这是我大爸家的,他们现在应该在家里睡午觉。”

“走。行动。”

“要得!”

.......

结语:

混乱的随笔了一些电影情节。直到现在,我也还没有观看长江七号爱地球,但我觉得一定会很好的。不管票房能有多少。如同周记七仔一样,带给我们一个别样的世界,别样的童梦。

记得长江七号影片末尾七仔失去能量离开时候,周铁带着儿子认真给玩具长江七号打吊瓶输盐水。那一刻,世界显得那么纯净那么清澈。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呵。我不知这样的世界何时才能真正开始。

我们虽然穷,但不乱说脏话。我们不去偷,我们不去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会拿。

这便是周星驰先生的理想。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呵?我不知这样的世界何时才是一个真的开始。

小夏

2010.8.2

22点25分完笔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星梦奇缘周记七仔》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