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假钞是一场全民行动
导读生活中遇到假钞不是新闻。而一旦假钞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多数人谈钞色变,则假钞现象就升格为社会事件,这就需要政府出面打击,并消灭其生存的空间。
·时评报道:金融危机来了,按常规把钱放在口袋里最保险。可是现在,百元大钞也靠不住了,因为你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了假钞。昨日诸多门户网站报道,称全国各地出现“HD90”开头百元假钞,提醒民众防范。假钞大量出现的消息这几天闹得满城风雨,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议论得最多的话题。今天报道又有新的HB、FA等新编号假币出现,“HD90假币事件”后,网友又统计出了6组新假币编号,面值从100元至10不等。分别是100元编号为:HD90、WJ135开头均为假币;50元编号为:FA开头均为假币;10元编号为:AB77、AB88、AB99开头均为假币。如此大规模制造并大范围扩散假人民币行为,高仿真假钞开始从南向北蔓延,有媒体称,人民币假币已经流入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一时间,“假钞”事件也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关注。有美国媒体称,假钞泛滥可能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并对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产生影响,这些假币扰乱了金融秩序,并对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带来极大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因此使中国人民币打造成“亚元”的努力功亏一篑,我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至从假钞现象在网上网下热传之后,终于引起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关注。央行承认,HD90的确存在假钞,但没有说的那么玄乎,能够骗过验钞机,只要掌握一定人民币防伪技能,就可分辨出真伪币。仔细辨别能看出来。同时央行还提醒大家,春节期间要慎防收到假币。
现在假钞在很多地方都被发现,假币风波正有席卷全国之势,翻阅媒体报道,多省多地纷纷现其踪迹,许多人在日常交易中也积累不少辨别经验。有媒体认为和台湾假钞集团有关,这批假币可能由台湾流入大陆,因为台湾高仿真度假币技术“冠绝全球”那是媒体早有报道的。去年8月20日,台北警方曾查获台湾历史上最精密的伪造美钞工厂,查出伪钞成品、半成品及百元伪美钞套色网版,其造假技术令美国政府也为之震惊。有这等技术,如若利欲熏心,造出“高仿真”人民币有何难呢?去年一个活跃于两岸三地的假人民币集团在台湾被捣破,6名台湾人落网,警方检获假人民币多达1亿元。警方还证实有大批假钞已透过海路走私到大陆。现在新浪博客上还有叫卖假钞的贩子,售价18元每张。对方也称,他这批仿真度极高的假钞来自台湾。昨天下午,记者发现该博客已被新浪删除。这都说明HD90就在我们身边,和其他作假手段的钞票一样,不过是另一种假钞而已。但为何一夜之间,一道网民提醒大家留心的帖子,能在全国引起一片惊诧?
假币不管什么字母打头,不管哪个部分作假,毕竟不是真的,当然总能辨别出来。但显而易见的是,假币流入民间的门槛要比流入金融机构低得多,防范假币泛滥,首先需要民众提高警惕,知道如何辨识。每次新版人民币出炉,宣传的最多的也就是防伪技术的改进;同样假币有何新的动向,银行及监管方也有义务进行针对性的告知。普通人最怕的不是假钞,而是不知道自己收到了假钞,无法辨别假钞,假钱正骚扰我们的生活。遇到假钱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在道德上摇摆不定,去银行鉴定,冒着让银行收回去的风险,还是仗着肉眼不能分辨,悄悄花出去。前者损失真金白银,后者面临道德甚至法律的惩罚。HD90流窜作案,早已为许多地方银行监管机构的重视。早在去年10月,成都重庆等地就下发通知,提醒银行注意防范,升级验钞机。但地方银行又没有得到上级部门的定调,也否认不是所有的HD90都是假钞,所以没有向社会发出警示,其结果就是,关于假钞的小道消息漫天飞,直到媒体大规模报道。
假币是经济生活的毒瘤,危害甚大,银行作为一个权威的闸门,一旦发现假币就会予以没收,终止其流通。社会上对于使用假币也是人人喊打。但作为普通个人,非故意地持有假币,却常常会想法设法地把它用出去,来降低自己的经济损失。除非流进银行,不然总有一个消费者或者商家要吃亏。所以说假币不仅会对经济造成危害,对社会道德也会产生极坏影响:多数人会按照利己原则,把风险和损失转嫁给别人,这就是假币的后遗症。
上海农贸市场一个水产摊位,一位深受假钞之苦的“倒霉”摊主最近更是愤然将收到假钞贴在墙上“示众”,以泄心头之恨。记者看到了贴在墙上的假钞:五张百元面值的假钞用玻璃胶带整齐地贴在墙上。这位始终不愿透露姓名的摊主告诉记者,这些假钞都是自己在做生意时“吃进”的,而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警告那些居心不良的人,不要企图用假钞浑水摸鱼;另一方面也是提醒自己,务必提高警惕,避免再度蒙受损失。
眼下HD90百元钞票闹得人人皆知,不管是真是假,持有者已经用不出去,但又不会送到银行报废,搞得人人在取钱花钱的时候心里直打鼓。如果辛辛苦苦赚回来的钱是张假币,鱼目混珠地花出去,在道德上过分苛责也没多大作用。这又反过来要求人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辨识假币的信息充分掌握。
关于HD90假钞的信息不平衡,带来的损失只有普通消费者和商家来承受。银行内部通知以后,都换了验钞机,你拿着假钱在外流通可能看不出来,但存到银行就被盖章没收了。银行及其监管机构,不能只保护自己免于假钞损失,还有责任警告民众,而不是只充当“大验钞机”的功能。如今媒体的报道证明了假钞之广泛,发现自己有假钞的人只能自认倒霉,拥有HD90真钞的呢,钱也用不出去。这样的局面,责任归谁呢?
验钞机是一个大问题及需更新,因为咱们说话是不算数的,首先央行新闻处说:升级版的HD90版假币有针对验钞机的设计,容易蒙骗质量较差的验钞机,什么叫质量较差呢?我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概念,原来验钞机还有质量较差的。当你知道完了之后,接着我们去找相关的资料就发现,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处处长潘隽表示:目前国内生产点验钞设备的企业大大小小120多家,其中只有少数企业的技术标准达到质检总局的标准要求。一下你就慌了,然后潘隽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山东某一地,整个这个地区全是生产验钞机,价钱从40元一直到上千不等。你就发现很多可能相对便宜的验钞机根本验不出HD90的钞来,这一下你就会开始有担心,这种担心主要是这些可能实力不是很强的中小摊贩,包括出租车司机等等,因为验钞机都不靠谱,假币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荆州去年一元假币泛滥成灾,很多人都投给公交车,搞得公交公司不得不重新安装新的钱币示别机器来避免损失。后来一方面加大宣传,一方面加大打击力度,一元假币已经少了很多,基本绝迹。有人连一块钱都舍不得,你怎么能够指望他甘愿承担一百或是更多的损失?除了事前预防和扩大信息普及面,将民间根除假币的意愿和专业机构的知识技术结合起来,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控制假币。否则假钞后遗症继续发作起来,整个社会都得为经济的和道德的问题来埋单。
我能理解银行业的纪律。但假钱的泛滥,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大财富,尽管它常常是通过损害个人的小财富表现出来的。如果银行及时对民众反映做出公开的回应,传播防范信息,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上当。好在人民银行现在增加提供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无偿鉴定人民币”,鉴定人民币如果要收费,那肯定是不靠谱了,但无偿,显然还是不够的。银行接下来提醒大家,“发现假币及时报告,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为了转嫁损失明知是假币而去使用假币,这样只会害人害己”。
假钞本身不会对人民币币值造成负面影响,但假钞泛滥恐会影响到对人民币的使用信心,可能会对在亚洲地区已经颇受欢迎的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形成阻碍。假钞对正常经济的破坏力是毋庸置疑的,政府应有更为快速的公开的应对策略,央行应透过各种媒体甚至手机短信向民众及时发出警示,告知假钞鉴别方法,同时提高银行和公众服务机构(如民航、铁路、公路、商场、超市等)的防伪技术和手段,切断假钞流通途径。动员各方力量,打一场公开的“人民战争”。我们真该感谢发出帖子的网友和报道的媒体,现在控制还来得及。目前,一个又一个地方出现了这种假币,银行应该做的,是加紧升级银行各个系统的验钞功能,检查验钞机的辨假能力;统计追踪并适时向公众公布假钞的流行范围,教育公众勿使用假钞。更为重要的是,联合并配合警方加紧案件侦查,追溯假币源头,弄清真相,严惩犯罪分子,消除这场风波!
生活中遇到假钞不是新闻。而一旦假钞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多数人谈钞色变,则假钞现象就升格为社会事件,这就需要政府出面打击,并消灭其生存的空间。当代社会,金融安全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重大安全屏障,金融堤坝一旦出现漏洞,将扰乱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及公民财产安全。货币制作和发行之所以统统由国家包办,正是为了确保金融堤坝固若金汤。当假钞事件成为全国性的事件,如果政府不首当其冲,像对付恐怖活动一样打击制作、贩卖、流通假钞者,而是主要寄希望于公民个人练就一副火眼金睛,随时识破钞票的真伪,显然是非常危险的。
反思假币风波,没有火眼金睛的人们,唯一能选择的是在这个平台上发布鉴别假币的支招窍门,以自己微弱的能量自救,看水印、听声音、检查金属线,平日里这些司空见惯的检验假钞方法已经显得有些老套,而在网友的新招数下摸凹凸,看颜色等众多方法则看似更为行之有效。
严控验钞机生产,既然人民币绝对只能是一家造的,验钞机为什么可以允许全国100多家造,而且质量参差不齐,山东一个地方40元到一千元的验钞机都有,为什么国家不能专控,但是国家专控的同时,一垄断你又担心它价格太高,必须规定它的利润率处在不是很高的地步,5%左右,那么这样价格又得以控制,质量又可以保障,是不是就可以在防范假币方面起更有效的作用,我觉得这一点其实很重要。
把防范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前移,不仅仅局限在金融机构。我赞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在做客央视《新闻1+1》节目时建议,不妨给主动上缴假钞的市民一些补偿,此外对于举报假钞信息的市民,也可以按比例进行奖励。在美国,有些银行为“拉拢”客户,会主动给予补偿,而一些保险公司也提供有此类保险业务。学者的建议、国外的经验,值得关注和借鉴,银行及相关部门不妨就此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择其善者而从之。防范假钞是一场全民行动,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公众在提高鉴别能力,尽到自身责任的同时,政府部门和银行机构也应有更多作为,尽到自身的一份责任。
(2009-01-1219: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