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冷漠不是我们的符号

冷漠不是我们的符号

2013-10-24 02:51 作者:吴地子竹 阅读量:30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人们用自己的背影告诉我们,冷漠不是我们的符号,贫穷和富足不是我们的界限,我们一直都是一家人。”曾经在这里鲜活的生命在大火中永世了,但更多的人们在悲剧中醒来,他们在向逝者承....

含泪看完新浪拍客的“上海教师公寓大火后市民自发悼念”的视频,为拍客发自内心真诚的呼喊而感动!6分钟的视频,记录了为逝者献花的场景,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唤起了对逝者的致哀。

在被大火吞噬的高楼对马路,市民们手捧鲜花,一个接着一个有序地走到高楼下,轻轻放上鲜花,深深鞠躬,转身掩面哭泣。他们中有年逾古稀的老人,有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有手臂上戴着少先队员符号的小学生,有妈妈推着童车过去,把穿着粉色衣服的女孩抱出来,握着孩子的小手,一起把鲜花放上去,尔后孩子对着鲜花深深地鞠了一躬。“鲜花是我们的寄托,更是我们无声地表达”。一位女士双手捧着鲜花,抬起头,对着高楼依花举拜,“当我们看到鲜花铺满马路的时候,他们会看到我们的民心。”多么好的市民啊!

应该是夜幕降临了,视频中看见马路上的路灯亮了,这路灯的光,却在我的眼前成了一片火海,在火魔的肆虐中,那些绝望的呼喊在我的耳边抖颤,那对相拥在一起的夫妻,为老父亲过生日留在了家中,在失去生命的时候,不知是谁先走的?爬上脚手架逃生的人,恐高到哪里去了?用手机发出求救……。一瞬间,无数个场景塞满了脑子里,混混沌沌。于是重新滑动鼠标,一遍遍回放这段视频。

交通管制没有挡住自发前来悼念的人们,隔着护栏悼念的市民们没有拥挤,只有窒息的沉默。镜头中“上海市民”四个字在鲜花中默哀,一块花匾上用黄白两色菊花写着“愿逝者安息”。做这块花匾的也许是遇难者亲属,也许是遇难者的学生、同事、朋友,或什么都不是。横道线一头的指示灯一直亮着红灯,可此时无人理会这禁走标记,一束束鲜花还是越铺越远,在这越铺越多的鲜花中,我的眼泪也随着越涌越多,“城市里应该有鲜花,即使被人摘了,也应该会长出来”视频上的这句话让我相信那些被大火吞噬的鲜活的生命,能象摘去的鲜花一样,会继续长出来。

“人们用自己的背影告诉我们,冷漠不是我们的符号,贫穷和富足不是我们的界限,我们一直都是一家人。”曾经在这里鲜活的生命在大火中永世了,但更多的人们在悲剧中醒来,他们在向逝者承诺“这座城市不会失去她的活力,因为有你们在上海”。更多的人们会更好地珍爱生命,“写进上海历史里的不再有悲剧”,这是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醒悟,当我们每一个人在履行人生的责任时,请不要冷漠!

2010、11、20

相关文章关键词

《冷漠不是我们的符号》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