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围情思
导读站在江路尽头,再次回眸。夕阳中的苏家围,好像是一位历经苍桑却依久忠厚质朴的老者,用它无比宽大的额际,在与这天空和山野做永恒地对视。又仿佛要用他庄严从容的目光,把所有的纷扰浮尘全然抹去,只留下宁静和美丽。
今年四月我来到了东源县义合镇苏家围——著名的南国画里乡村。
近村一里外,路两边全是翠竹。竹林密遮,枝叶婆娑,像是走进了竹子的故乡。沿着竹林中的青砖小路,走到尽头便拐进一个木槛门洞后的园子,霎时,簇簇绿竹便处处围裹了你,像步入了又柔又绿的竹园画廊。徐步走过几间竹篱廊屋,目光刹时便开阔了。放眼望去,蓝天下,山色空?,一片清翠莹润的荷塘边就是苏家围。阳光下,这个炊烟?a href='/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C1%F4'>留恋拇迓浔徊永玫难艄獾勇说酶裢獯烤幻骼觥T犊矗?倘缏躺?粤种幸恢恍蕹せ一频囊±海?〉丛谝黄?梢斗郝痰乃?ㄉ稀?br />
这是一排老屋,方正迭连,幽巷相通。熏黑的屋檐,静悄的门扉,几乎每家的门都敞开着。苍白的门板色彩剥落,却牢牢地贴着陈年的春联。一位身着淡蓝花白衣衫的老太太,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一束刚从门前的树上摘下的枇柏枝,上边缀??莹莹的枇柏。一个小男孩歪头爬在她的膝上,目光馋馋地瞅着她,好像急等着奶奶掐一颗塞进他嘴里。在院里,老头正给一个土炉子塞柴禾,用扇子煽火煮饭。炊烟和着阳光融融地在这小院里荡漾着。再前几步,不知是谁家的院子,当门便是瓜棚豆架和一方菜畦,小鸡在菜地里悠闲地觅食,狗儿静卧门侧,恬然地望行人一眼,又慵懒地合上眼。这静美的街巷,仿佛引领我回到了童年的院落,回到了一方纤尘未染的乡土。
我独自走着,像漫步在一段宁谧悠远的历史岁月里。顺手抚摸那已被风雨剥蚀地凹凸不平的土墙和上边湿润的绿苔。驻足谛听,你似乎能听到这老屋、门窗、瓦、墙所发出的古老声响。隐隐地还能看到墙上粉刷的黑红色的“打土豪分田地”“大海航行靠舵手”“分产到户”等标语。许多没人的院子,摆放着三四十年前人们用过的各种家具物什供游人参观。走过这一回一转的幽幽小巷,它竟带我穿越了半个世纪的历史。
苏家围是苏东坡的后裔流浪而后聚居的地方,他们曾在这里留下了800多年薪火相传的生存史。这一座座独特风致古意横生的客家民居,便是他们曾经的原始风貌的呈现。古老苍桑,质朴详和,更有一种内在的刚正与坚硬。世情风雨吹袭了它800多年,它和谐平静的本色却丝毫没有褪色。它跨过了一道道坎,站立了800多年,已经凝固成一股血脉,一种坚守的灵魂,并以一种温暖心灵的清醇,给后来者捧着一怀苍茫与诗意。
出了巷子,竹篱围着的一个园圃挡住了我。一打问才知这叫紫苏园。里边是一行行齐整的淡红浅绿的紫苏??是这个围村的吉祥物。走近一嗅,一阵沁人心脾的芳香弥漫而来。再走几步,就是桥头街。两排小摊,飘来一缕浓浓的酒香,原来摊主正给游客们品尝当地稀有的毛婆雀药酒和娘家酒。二边摆的全是他们亲手从山上摘挖来的山药山货野味。走上竹丛古榕遮掩的石桥,凭栏远眺,是一抹远山。青竹夹岸,江水悠悠,碧光闪闪,这就是东江和社河交汇的江水。几只渔船轻摇而来,男人撑篙,女人在船头晾晒东西;岸边上三五孩童在泼水嬉鸭。循着竹影中小鸟的啁啾,一丝丝风,如明澈的水滑过面颊。此刻,你俨然是在一幅明丽的乡村山水里,在一曲绿色的旋律之中静立,它仿佛用静默的清凉把你的心全浸透了。这千百年流淌的水,这千百年矗立的山,养育着一个草根一样平凡却坚韧的古老群落。
这时我站在一簇竹子前,从根到顶凝视着它们。它们多像这围村的人,流浪而来,逐水而居,挺拔地活着。它就像这古老围村的碑铭,又像一册册丰厚的史书,记载着古村的岁月和苦难。岁岁荣枯,年年葱茏。不觉我想起了苏轼,竹杖芒鞋,踏遍风尘,几番沉浮,几番生死,磨难最终成就了他的超脱与豪迈。我又想起了更远的苏武,他曾饥食草,渴饮雪。他的灵魂在距这南水千万里的黄沙大漠里,迎着夏暑,披戴冬雪,依然坚毅地站着。他们和苏家围所有为生命而尊严地活着的人们一样,铸就和传承着一种意志,一种信仰。在墙上的一小方纪事板上,几行数字不仅使我的心一颤:这个近千人的小村子,曾经竟有过好多次饥荒与动荡,仅在60年代就有四百多人被饥饿夺走了生命。面对这个数字,我对这个小小的村落又多了几分敬仰。看着竹林中一间间破败坍塌的老屋,它们就像是岁月的门,不论曾经多么艰难,它都会轻掩过去,而留下那亘古翠绿的容颜与纯朴的生命之根。
这时从江边一棵千年古榕下,传来了阵阵清脆的欢笑。原来在树下的竹栏上,赤脚并排坐着一群衣衫简朴的孩子,他们荡着一双双光脚,笑着唱着,好像来往的穿着时尚艳羡的游人与他们根本无关。这时竹林的石阶上,一个挑水的老人,缓步弯背而上。走在台阶中央,他猛抬头,立刻靠右侧身站住,让一行游人先下去。人们走下了台阶,他才又慢慢低头而上。那一刻我真被他的举动所感动,便站在台阶上,让他先上。走上台阶,他默然颔首向我笑了笑,笑得那么淳善宽厚,像是向一个远方的客人道别。
站在江路尽头,再次回眸。夕阳中的苏家围,好像是一位历经苍桑却依久忠厚质朴的老者,用它无比宽大的额际,在与这天空和山野做永恒地对视。又仿佛要用他庄严从容的目光,把所有的纷扰浮尘全然抹去,只留下宁静和美丽。
我们的车子开动了,离苏家围越来越远,而我的心却与它越来越近。车上有人说这里的人太寂寞了,我说不。我歆羡他们能永驻这绿水山间而远离尘嚣,把这岁月幻成诗,幻成画,静享生命自然的纯朴之美。在这样一个坚守自己灵魂的安然之所,人有何寂寞呢?
字数2061.
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