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人生的路要用心灵去踏足

人生的路要用心灵去踏足

2013-10-24 00:38 作者:心花一瓣 阅读量:27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不要让心灵失明!行文至此,我们真正明白了小说标题的含义。小说中的父亲双眼失明了,但他的心灵的双眼却是明亮的,不遗余力用他拳拳的父爱为儿子撑起了一片蓝天。

走进了伤逝老师的《别让心失明》,我的内心深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感动于作者深刻的立意,感动于作者巧妙的构思,感动于作品中那渐渐丰满起来了的人物形象。“他就是个虚荣心极强的孩子。”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却为全文埋下了重重的伏笔。正是这份极强的虚荣心让故事的主人公在可以恣雎任性的欺负大字不识的父母,校门不让父母进,考卷不让父母瞧。他也曾多次从门缝里发现父母曾因为骄人的学习成绩而窃喜,但却对此视而不见。

一个看似作者信手拈来的故事,却披露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热点问题,就是目前孩子感恩意识的淡漠乃至缺失。因此小说的主题是深刻的,它的思想内涵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走进小说,跟作者一起怀一颗爱心倾听着生命的拔节,去见证作者笔下父母的含辛茹苦:为了圆上他的大学梦,患白内障多年的父亲,不得不放弃治疗,任由双目渐渐失明。小说中的父母对儿子无怨无悔崇高圣洁的拳拳爱意足以感天动地。他们正是普天下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的缩影。

“他一下子惊喜得差点儿跳了起来。但转念想到父亲的眼睛,鼻子又酸了。”他在惊喜之余,还能够念及父亲的眼睛。当“他咬了咬唇,突然低下头搂住了父亲。瘦小的父亲,只及他的胸膛,在他怀里像一根小草倚着大树。而这棵大树,却仍然要依靠小草来给他生命力和养分。那是他懂事以来和父亲的第一次拥抱,感动之余他暗暗发誓,将来一定好好报答他们。”作者细腻的笔触,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儿子因为惊喜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回放着父子相拥这感人的镜头,我品味着感恩的表达方式原来竟然就在这父子默默的相拥之间。

沿着小说中主人公心路的历程,我的思绪也从乡间低矮的土屋走进了象牙塔这洞天府地,大学的生活,开阔了他的眼界,增长着他的学识,却让他的感恩之心一天天矮化。为了改变生存环境,在怨恨着父母无能的同时,用常人难以忍受的委曲求全击败了所有情敌,终于赢得高干的千金的垂爱。在女友父亲的关系网下,他如愿以偿顺利进入了一家报社。他暗自庆幸自己的明智选择,让他得到了他需要的一切,然而他哪里知道,较之于得到的,他失去的又是何等的弥足珍贵!当他将野蛮女友对他的无理迁怒于父母时,他失却了自己做人的尊严和最起码的良知。看作者对小说主人公心灵世界的深刻剖析:

在他春风得意之时,和妻子住在两百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他可曾想过父母居住的低矮的土屋?道德和良知也曾驱使他偷偷寄点儿钱回家,但从不超过两百元。因为他担心父母进城投靠他,来打扰他们二人世界的浪漫和清静。

当他收到了父母寄来的装着四双鞋垫的包裹时,他也曾心生过感念与感动。潮湿的泪眼中他依然仿佛看到,老母亲在煤油灯下为儿子、媳妇一针一线地缝做鞋垫的情景,想象得出去镇邮电局路上那蹒跚的步履。妻子冷漠的言语轻蔑的眼神和高昂的头,也曾激起过他的义愤,然而他还是屈服于妻子的淫威,收起他可怜的一点自尊,把举起的巴掌打在自己的脸上。最终亲手将那包裹扔进了垃圾箱。须知,他扔掉的绝不仅仅是四双鞋垫,而是母亲的真情与挚爱啊!作为丈夫,他是窝囊的,在妻子面前,他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自尊,作为儿子,他是不孝的,他愧对了母亲对他的一片深情。

尽管在事业上他凭借自身的才气和岳父的帮助,扶摇直上,如鱼得水,如日中天,但却让他渐渐忘了遥远的父母,他的感恩之心却日渐缺失。他情感的田原却在日渐荒漠。如果不是那次专访,如果没有了漂亮的女主持提问,他如何还会念及父母的恩德,可怜的虚荣心去让他编造着无稽的谎言:“我父母,都、都是高校教师……想想又赶紧补充道:呃,现……在,都退休了。”他也怕风大闪了舌头,因此说这番话时才支支吾吾,他怕说出父母的真实身份而辱没了他的颜面。然而他哪里知道,他满身冷汗,虚脱喘息恰恰暴露了他心灵的空虚和精神上的贫瘠。

因为要回家乡采访一位因公殉职的干部的事迹,也曾让他心存欣喜,以慰籍他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心想终于有机会顺路回一下老家了。回家收拾行李时,不料妻子要跟他一起去,说正好休息几天一人在家很寂寞。他暗暗叫苦,可是当妻子决意要跟他一同去时,他却不得不取消了看望父母的念头。

“当车轮风尘仆仆驶到家乡时,下起了大雨,整个天空灰蒙蒙的一片。他心里酸酸的。一别经年,县城还是没多大变化,不知养育他长大的村庄是否依然如故?他示意司机将车开往他曾熟悉的小镇。不能回村,能看一眼小镇也好啊。轿车在小镇的街道上缓缓前行,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雨中的一切,近乎贪婪。”从这铺陈的又一段心理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眼前他曾经熟悉的一切唤起了他浓浓的乡情。

而父母的出现却让“他仿佛被电击一般地愣住了,半晌才对着司机大叫了一声:停车!车停下了,车里所有的人惊诧地看着他。当坐在车中的他看到风雨中的弯腰曲背踽踽而行的父母,当他发现父亲的眼睛已完全失明。“他的心痛得有些痉挛,父亲因他读书延误治疗致瞎,他出人头地了却忘了父亲的存在。已丧失劳动能力的他们,就是靠这份朝不保夕的收入来应付风烛残年吗?现在大雨如注,可怜他们还要一步步踩着泥泞回家,否则,夜晚来临便无处容身。”难得他还能体恤父母的艰辛,他心里还潜藏着尚未泯灭的良知。

“他想下车向他们扑过去,把落汤鸡似的二老扶上车,送他们回家。但手放在车门的门柄时却没了勇气,因为他担心妻子知道他拥有这么两位贫困交加的父母而对他大发淫威,担心车里的同事和司机会在背后怎样耻笑他。在泪流满面煎熬的苦前中,可怜的虚荣还是毫不留情地吞噬着他为人子的道德与良心。

当他好不容易逮住一次出差的机会回了老家,当他从乡亲们对他热情的款待中明白父母从镇上买了城市的特产,替他自己对家乡人疏忽、冷漠的他挣口碑时,他愧疚得无地自容,可是当他讪笑着走开时,人群中的窃窃私语,却让他明白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不是父母生!

“这些年来,他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们的疼爱,埋怨着他们的身份,却不知他们于他,只是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啊。而他为了所谓的前途,竟然忘恩负义,攀附不爱的女人过着富华却低贱的日子,亵渎了他们高尚的付出和爱。他得到了一切,却把良心丢了。”作者生发的议论像一把匕首,刺向了主人公的灵魂。

他踉跄着跑进养育他长大的土屋里,当他带着哭腔喊出一声“爸”时,他的良心便又在他的胸怀里复活了,当双膝跪地时,他感恩之心重生了。父亲眼睛失明,只是看不见俗世凡物,而心灵的眼睛为疯长的虚荣的杂草所遮蔽,却让他对似海的亲情视而不见。

不要让心灵失明!行文至此,我们真正明白了小说标题的含义。小说中的父亲双眼失明了,但他的心灵的双眼却是明亮的,不遗余力用他拳拳的父爱为儿子撑起了一片蓝天。小说中的儿子双眼是睁着的,他看见得世态炎凉,看得见唾手可得的利益,他看得见锦绣铺就的前程,但心灵的双眼却被过眼烟云所蒙骗,为肥皂泡似的虚荣而麻木,他可以无视亲情,无视父母的恩德。好在心清肚明的乡亲帮他擦亮了心灵的眼睛,在他头昏脑热心灵失明时给了他一飘冷水,一记长鞭,让他找到了回家路,也让他觅得了久而失去的人伦道德与良心。

无论是脚下的道路,还是人生的道路,都要用心灵的双眼去踏足,惟其如此,才能守住做人的本真和良心。

怡儿

相关文章关键词

《人生的路要用心灵去踏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