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导读父亲的人生很曲折,父亲的事业很艰难,但很辉煌,尽管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来,可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很优秀了。他没有文化却无师自通,17岁就开始在村里做会计.....
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字,也许是我的懒惰,也许是感到父亲太多太多的经历,怕自己的文字写不出深深的父爱,所以迟迟没有动笔。
父亲于1936年8月6日出生在一个极其贫苦的农民家庭。那年代兵荒马乱,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
1949年解放后,穷人得翻身,打土豪分田地,爷爷与父亲才有了吃和穿。可是,日子刚刚有了好转,爷爷奶奶年迈先后去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2岁时,父亲就扛起了养肓一家六口人的重担。
父亲有两个姐姐两个弟弟,父亲是老三,大姐粮香,今年82岁了,嫁在草林朱家,至今健在;二姐招仔,40多岁时因患病去世。大弟传峰,11岁时因病无钱治疗夭折;二弟传嵌,40多岁时因醉酒而引起火灾身亡。
爷爷没有钱,父亲只念过半年私垫,但是他勤奋好学,自学成才,17岁开始就在村里担任会计、不久入党,被组织上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在村里一干就是17年,此后,父亲调任堆子前社办企业手工业社当会计、主任;后来又调在堆子前中学担任教导主任、随后以调任堆子前乡镇企业副主任,农机厂厂长,开过商店,做过采购员,直至1999年在乡办企业病退回家。
父亲与母亲的人生可谓是坎坎坷坷,艰苦卓绝,结婚时一无所有,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含薪茹苦把我们四兄姐带大。
父亲的人生很曲折,父亲的事业很艰难,但很辉煌,尽管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来,可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很优秀了。他没有文化却无师自通,17岁就开始在村里做会计,然后被革委会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一步一个脚印,刻苦钻研,不断加强自学,提高自我素质,成为一个能写会说的好书记。父亲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执着追求,兢兢业业,他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干得出色,无论在何岗位在任何时候,他对工作都能够适应,能够做到克已奉公,真情为民;父亲的为人处世一生比较低调,为人正直、刚强诚实、说一不二是他做人的品格;父亲的一生很清白,两袖清风,办事公私分明,从来不沾不贪;父亲淡薄名利,重情感义,时常把好处让给别人,曾经多次把转干的机会让给了同事,把大好的人生发展机会让给了同事乡友;文化大革命时期,父亲的正直,招致同龄人和那些年轻人的批斗……在大跃进年代,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坚持实事求是的真理,不屈不挠,不搞浮夸风,所以,他始终没有得到重用提拔。
父亲的性格很耿直,父亲的胸怀很宽阔,对待同志乡亲朋友忠诚友爱热情,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路线不折不扣,对人民高度负责,他对朋友同志坦荡无私,有如金子般的心,办事公平公正,从来不搞歪门邪道,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父亲的意志很坚强,两次疾病,九死一生。1984年第一次患病是由于在农机厂工作艰苦,出差长途奔波,发生“肠梗阻”住进了遂川县人民医院,当时医疗和医术缺陷,导致病情恶化,出现胰腺坏死大动手术,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之后康复回家;1987年病情复发,再次大动手术,历时8个多月两次手术,主治医师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母亲哭得成泪人儿,我站在父亲病床前紧紧抓住父亲的手,对父亲说要坚持挺下去,而父亲说:我不会离开你们的!父亲坚信自已的病一定能够治好,经过8个多月的治疗,父亲终于战胜了死神!父亲坚强的意志告诉我:人,有病不可怕,只要有信心与其顽强拼搏,一定会战胜病魔的。
父亲十分勤俭节约,不讲究吃穿,他常年累月穿的是破旧衣裳,为了我们兄弟三个过上好日子,父亲和母亲费尽苦心节吃省用,让我们吃好穿好。
父爱如山,父亲的爱子之心是天下所有的父亲无以论比。父亲对儿女要求极为严格,不惯孩子。我们姐弟四个,每个人的成长都倾注了父母的大量心血,虽然吃不饱、穿的差,但父亲对我们的学习十分重视,宁愿自己辛苦也要把我们三兄弟培养成人。他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本分,他常常教导我们说:不该用的钱不能用,不该花的钱不能花,要遵纪守法,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能胡来。在外工作时间久了,父亲没有见到我们兄弟的面,他总是要分别打电话过问我们的生活、工作情况,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就要从老家赶到县城来,为我们的事情排扰解难。我们姐弟四个无论是谁有病什么的,他总是时常牵挂,想方设法为我们解决病苦和困难。
我1994年3月入警,父亲对我的要求更加严格,他时常询问我的工作情况,告诫我要慎用手中的权力,时常教导我要好好工作,尤其在办公室负责信访工作,对待群众上访,要公正热心,不得有半点差错……我牢记父亲的话,勤奋工作、任劳任怨、在办公室工作十多年,负责的信访、秘书、档案工作连年获得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获得江西省公安系统先进秘书、全省公安宣传先进工作者和信访先进个人,还连立两个三等功,这些荣誉都是跟父亲的鼓励和鞭策分不开的。
父亲退休后回到村里,不甘寂寞,在瓜子洲桥头开了一间小店,一来糊口,二来休闲养性,三来为乡亲办点好事实事,从此,村子里只要哪家有大事小事,纠纷口角,吵架纷争什么的,总是要请父亲出面,而父亲总是有请必到,哪家有个红白喜事要办的,他们都来请父亲到场写写对子,招待客人,出点子,献计献策,父亲也乐此不彼为乡亲们无私服务。
父亲在小店里闲来无恙,就很想卖一台功放机陶冶陶冶心情,小弟知道后就买了一台给他,他喜欢看古装戏听京剧,听着听着,自已也就操把胡琴和上了,有时,父亲诗兴大发,写诗写词,练习书法,为乡亲们代写书信,乐哉乐哉。父亲有时也很孤独,每当心情孤独时,他就把那把二胡拉了起来,放松心情。父亲的学识越老学得越多,他不仅精通古今中文,还学会了看病行医,乡邻们有个疑难病症什么的,他也能察言观色,问闻听切,开个土方子,也治好不少病人,尽管如此,父亲不收病人一分一毫钱财,只要病人好了,他就会快乐地对我们说,某某的病是我跟他看好的,学点医术还是有用的啊。如今,父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经常有些腰酸背病的,但他很少去看医生,都是自已开个方子什么的,喝过一二帖中医就好了。
2005年8月6日,父亲七十二岁了,我带着父亲、母亲和姐姐去了一趟北京旅游,父亲对北京之行感慨很多,回来后作了许多诗词,写了好几首诗歌,父亲对北京之行至今依然留念。
天下的孩子都有父亲,天下的人都享受着父亲无私的大爱,但做儿子却无法报答父亲这种高山般的爱。所以,尽孝当及时,应趁父母尚健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对父母多一点关爱。
父爱如山,我用这笨掘的文字来诉说对父亲的爱是远远不够的,有许许多多的爱说也说不完,用任何语言也是无法能够表达的,我对父亲说:洗去过去苦难的岁月,衷心祝福父亲越活身体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