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冬季
导读霓虹光影里,她踩着舞步款款而来,轻启朱唇,人们的欢呼便随即凝固。她微笑着,歌声一如北上的暖流融化了黑暗中的静谧;她歌唱,潮水漫过沙滩,漫过舞台,漫过衣裙,漫过头顶....
当潇潇寒风掠过千里沃野,大地罩上的是一派苍茫与沉寂。独独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份深长的期待和清凉的思绪。看冬天从树木枝头走过,不肯离树的叶儿倔犟、坚强、执着,不愿凋零滑落,被风吹乱了毛发的鸟们倦缩在枝缝间哆哆嗦嗦,不住颤抖。拢紧衣服的旅人,脸上严肃得已没有了表情。可是,在不经意中你能从他眼角的余光中发现他的眼神里突然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欢欣。离原上、陌阡间的小草拱破了土地要抢着冒出头来,原来,我们已即将走过冬季,迎来又一个生机明媚的春天。
清晨,当我们漫步在山后的丛林,青灰薄雾朦胧了原本锋利,尖刻的思想,让我与感性再次相逢……放眼眺望,远处冬季的墨绿、岱青深邃得如同爱人动情的眼神,驱走了身上的清冷与孤独,透露出人生经历过大自然洗礼后的炼达和醒悟。阳光穿透树间的缝隙溜了进来,挥洒成灿烂的麦色雀跃入怀,动感了我此刻沉静的心田。泛一叶扁舟在村前的湖面上,踩着每一个跳跃的波浪前行,在每一个颠簸、摇晃的节拍里,让我找到永恒生命的源泉。徜徉于鄱阳湖边的丛林湿地,体味一种人生的超脱与自得,让我们身体在现代,灵魂归本真。
牧童横吹短笛,斜骑牛背,笛声悠悠吵醒了酣睡中的小木屋。鸡醒了、狗吠了、猪闹了,屋前村后的鸟们亦不落后的参加了进来后吵个不休。木屋上的瓦棱之间弥散开了丝丝缕缕的炊烟,氤氲缠绵,雾化朦胧了小村似人间仙境一般。金色的太阳放射出温暖的气息将村居镀得锃黄锃亮,炉膛里的火苗呼呼地蹿着,仿佛要把生活弄出更大的声响。披一袭厚厚的毛衫临窗远望,心里想着该怎样才能翻开那本尘封已久,却始终都不愿翻起的,发黄的沉旧书笺,找出几粒干枯清香的松果和被滚水氽过的柳叶,还有那张损边霉黄的明信片,轻轻地诉说着那个遥远的、飘扬着牧歌的童年故事。
炊烟消散了,黑色的屋瓦层层叠叠地露了出来,像一只历经了千年风雨的小船飘浮在似水的流年上。曾几何时,她用淡淡的香囊一针一线地缝起怦然心动的情愫,他用一袭素洁的嫁衣掠走了她一半的人生。指顾之间,芳华流转,白头红颜,留下岁月碾过的辙痕写意人生的辛艰。又是一年的冬季,秋意尚未走远,她在明亮的生活里晒起生活的过往,宁静如水的生活已悄然将当年的纯白衣襟浸染出别样的色泽,衬出她愈发温婉美丽的脸庞。她的温柔与坚毅似是一滴松露,晶莹绵长,静静地、不渝地,将朴实的浪漫凝结成一颗珍藏年华的琥珀,瑰丽透亮。
呼吸着清晨鲜新的空气,净化早已浮躁的心灵,悄悄地淡化心底冲动着的狂热和盲然的贪念与野欲,我们的心境才能够重归本真。当我们放缓自已追求的脚步,去寻觅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便是将精神寄托在灵魂之上,归隐在原始的地方。就可以让我们更加轻松、坦然地面对眼前浮华的一切,任烟灰、墨灰、尘灰、烟紫和霓虹自然地构建成一种全新的协调感,让色彩从纯真的思想中吸取来自灵魂深处的灵感传递出简单、宁静的快乐。富含光泽的珍珠黑和银灰,与苍黄一起揉搓成空灵而飘渺的色彩组合,充满一种富有力量的感觉,宛如日月的光辉重叠交错,沐浴我疲累的身心。让我懂得原来世界并不只是拥有繁花盛锦才能愉悦、轻松心灵,这归去的冬影亦不乏是一首动人的诗章,净了灵魂!
生活总是会让人有某种错觉,以为正在走近。却不料倏的一个转身,旋即远离……承诺无关乎爱恨,执着亦不是得到或者失去的理由。她轻诉的话语总有那么丝缕潇洒的忧伤。淡浅的笑容清丽秀雅,伴着那似有若无的香水味道,直达内心的最深处。于是,在那个远离尘嚣的童话世界,她化身为不知疲倦的精灵,宽广的湖面,滔滔的浪花,她摇着船桨,追着繁花永远也不愿意靠岸。
霓虹光影里,她踩着舞步款款而来,轻启朱唇,人们的欢呼便随即凝固。她微笑着,歌声一如北上的暖流融化了黑暗中的静谧;她歌唱,潮水漫过沙滩,漫过舞台,漫过衣裙,漫过头顶,淹没了歌者与舞者、听者,将歌声推向天籁。在每一个休止符之前她用灵魂诉说,在最后一个休止符之后,她屏住呼吸,聆听生命天堂的回音,用生命来遗忘掌声。在铅华褪尽的从容之后幻化成俏美的花朵,荡漾在她黑色的大衣上,宛如盛夏的一朵灿放玫瑰燃烧在这个将寒冷凝固的冬季。
我们小心翼翼地轻移脚步,缓缓地走过冬季,却发现原来冬季竟然是这么地深藏着诗情画意,冬季里竟蕴育着如此蓬勃的生机。我终于知道,这春的烂漫锦绣,夏的奔放热烈,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冬的赠与和冬的延续以及对冬的完美诠释。我们一路轻松快乐地漫步走过冬季,让灵魂得以憩息!
附《正午博客》——明然访谈录
明然做客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正午博客》节目答主持人问:
主持人:您好!明然。欢迎您作客《正午博客》。从您的简介当中我们了解到,您是2006年开始创作的,短短的几年时间您就有上百万字的作品面世。您的创作动力是什么?那么多的创作素材来自哪里?
明然:主持人好,收音机前的广大听众朋友们,大家中午好.首先感谢《正午博客》能播出我的散文《走过冬季》。这是给了我一次再学习的机会。我是2006年8月份才开始文学创作的,至于主持人问我创作的动力是什么,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只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升华自己的生活,晒一晒自己生活的过往,希望能从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向朋友们展示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完全不同的我,让大家对我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我的创作素材来源于我自己亲身的生活历程和对故乡的那一份深深眷恋的情愫。我是鄱阳湖边的一个芗溪人,是喝着鄱湖水,戏着鄱湖水长大的。我是一棵真正的芗草,做的也是草根博客,所以我的题材植根于鄱阳湖,植根于故乡的泥土。浩瀚而波澜壮阔的鄱阳湖蕴有着数不清的故事,穷我一生也是写不完的。因此,我所选择的题材全都是以故乡的人、物、事为主线而创作的。
主持人:您的文章非常多,第一次作客《正午博客》节目,给我们推荐了《走过冬季》这篇散文,说说您推荐这篇博文的原因吧。
明然:我这三年多来共创作有已出版的《明然三部曲》系列:《心路弯弯》200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蠡水深处》2008年由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芗草青青》2010年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以及寻求出版的散文集《岁月像白水一样流过》,明然散文百篇《鄱湖深处是故乡》两部,还有一部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长篇小说《邂逅》临近收官,共计有一百多万字吧。我推荐这篇文章的原因很简单,首先是我自认为比较中意的一个作品,其次是此文在网络中获评甚好并入闱2010中国散文大联展。最后的原因就是我想借这篇博文把在物欲中忘我追逐的人们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稍稍停顿下来,让其得以短暂的休息。
主持人:在您的博文中,开头写的是冬的寒冷,但主体部分却丝毫没有冬的寒冷和萧瑟,我读出的是刚刚苏醒的水乡早春的情景。写作这篇博文应该是在冬天吧?思绪为何被春天牵引过来了呢?
明然:的确是这样的。我写这篇散文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交替的季节。那一天我陪朋友在浔城的一家大型服装超市瞎逛,偶见一位靓丽女郎在反季节试穿一套白底黑花的连衣裙,当她在镜前转动身体的刹那,轻盈飘逸的身姿甚是曼妙,让我们眼前一亮。突听身边的友人说了这么一句话,这画面应该出现在夏季的乡村,那才叫完美呐。听了这么不经意的一句话,不禁让我放飞了思绪,想到了春的烂漫,夏的热烈,这样思绪就被牵引过来了。所以回到家里以后,就迫不及待地循着这思路就把我那时的感触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形成了这篇短文。
主持人:人们都说春天孕育着一切,而您在文章中确认为“春的烂漫锦绣,夏的奔放热烈,这一切的一切,不过都是冬的赠与和冬的延续以及对冬的完美诠释”。为何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理念?
明然:是的,我的理念是与别人不同。我认为春的孕育是外在的,而冬的蕴育才是最根本的。我的一位博友曾经这么评价过这篇文章:“冬天是雪的颜色,是梦的蕴酿,是春花夏雨的收藏”。你说,如果没有冬的温床培植,哪来春的萌芽和身体的舒展?我喜欢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究它后面的东西。这是我的性格。我们试想,如果没有冬的蛰伏,冬的蕴育,又哪里会有春的烂漫及夏的热烈?所以不管是春花也好还是夏果也罢,那不过都是对冬的一种简单诠释而已。
主持人:“呼吸着清晨鲜新的空气,净化早已浮躁的心灵,悄悄地淡化心底冲动着的狂热和盲然的贪念和野欲,我们的心境才能够重归本真。当我们放缓自已追求的脚步,去寻觅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便是将精神寄托在灵魂之上,归隐在原始的地方。可以让我们更加轻松、坦然地面对眼前浮华的一切。”我想以上的文字是对当今社会的浮躁的心灵、狂热和茫然贪念的一种感叹和规劝。产生以上感叹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明然:是的,这个问题问到我心里去了。现代社会的多样性让人充满了诡诈的思想,人类与生俱来的善良根本被现代的物欲腐蚀掉了,它早已被人们遗弃在了一旁。我要重拾善良,让原本向善的人们稍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是我的一点渺茫希望。如今,人类象候鸟一样迈开了脚步追逐在波涛汹涌的经济大潮中,不要说现代的人们,身体在四处流浪,就连乡下的古屋、古树、古石头也都在迁徙,都在过着流浪的生活,过去那种“乡关何处是,最痛离人愁”的观念已是不复存在了。在现代的快节奏中,当一种观念与你擦身而过,另一种新的观念便紧接着向你袭来,根本就来不及让你去思考便把你冲垮了,人的灵魂就游离在了人的身体之外随着身体的流浪而四处游荡。为了要给流浪,漂泊的灵魂找到一个安顿的地方,所以我选择了故乡,也只有故乡才是安放灵魂最好、最美、最原始的地方。人只有回到来时的宫堡里去才是最原始的,可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做得到的,所以我就只有选择故乡了,人只有回到了故乡,心才不会流浪,才能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主持人:文章是思想的表达,我想此时此刻您希望我们的听众能和您产生共鸣。您最想听众从您的这篇博文中得到什么?
明然:我还是上面讲到的那个意思,我希望听众朋友们能在这篇博文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做回本真的自我。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人们能在潜意识里跟着我的文字,踩着文字的脚步回到故乡,用客观理性的人生态度,去过滤掉现代的浮躁,找回人性中的“本真”,达到净化自己的灵魂的目的,并将其安放在它应该栖息的地方。让我们在红尘洪流中去驾驭红尘洪流,搏浪于世俗洪流之中而不会被其淹没,让红尘洪流载舟扬帆却又不会坠入贪欲苦海而不能自拔。用坦然平实的心态,用充满诗意的眼光去看待面前的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与情趣。
主持人: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做“走过冬季”而不是“初春”或别的什么?
明然: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因为从季节上来说,那时候就已经是冬末春初了,从写实的角度出发,我们正在走出冬季,春天已在不远的地方向我们招手,春天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我们即将拥抱春天、拥抱希望。因为我们拥抱春天,就必定要走过冬季,所以我给这篇文章取名为《走过冬季》。
主持人:为什么在用写实的手法描写水乡风景的同时还用写意的手法叙说人物故事,这些和“走过冬季”又怎样的关联?
明然:用写实的手法描写水乡风景,这来自于我内心对故乡的一种牵挂,一份深埋的眷恋情愫。因为故乡是承载我的人生之舟,无论我飘零何处,我都与她相依相守相牵,无论我羁旅何地,它是我寄托情感、放飞心灵、安顿灵魂的乐园,是我用生命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所以我要把故乡的美真实地捧出来,在大家的面前尽情地展示。至于说到用写意的手法来叙说人物故事,我是这样想的,我要在淡然若水的生活里找出生活的味道,在晾晒生活的过往同时,使我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让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去澄清,过滤掉因物欲和盲动而带来的那份浮躁。
主持人:对今后的创作有怎样的打算?
明然:主持人今天问我的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是没有去认真思考过呢。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创作者,我做博客写博文,无非是想给自己躁动的心找到一个休憩的湾港,让它安静下来。我躲在这个湾港里,可以纵览上下五千年,笑看历史的风云变幻。也可以纵情畅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畅谈一生的追求和向往。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心情,生活、事业的点点滴滴。用客观的人生态度转回头看看自己,认真地审视我自己。看这一生中是否有虚度的成份?期望能给自己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对于写作,我想我是不会停歇下来的,它将是我今后愉悦自己的一种简单方式。因此我不会强制性地给自己定任务,定目标。于生活来说,我没有高远的追求,也没有轰烈的渴望,我只有平平凡凡的生活过往。我只想率性的写写我的心情文字,与朋友们共享。并希望能启发和激励我的子女及后人,让他们懂得一些浅显的做人的道理。当然,假如还能影响到以外的一些人的话,那将是我天大的荣幸。如果以后我还真有能力的话,我仍然会一如既往地把我的那些零星文字集结成册,以书的形式保留下来,以谢朋友。
主持人:谢谢!谢谢明然做客《正午博客》栏目。
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