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从“艺术”坠落到“技术”?

从“艺术”坠落到“技术”?

2013-10-23 21:48 作者:佚名 阅读量:38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时代的浮躁,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看重的是“技术”与“技能”,因此艺术院系着重培养的也是学生的专业技能,重点教他们如何绘画、如何弹奏,如何高唱。

从“艺术”坠落到“技术”?——由“李刚门”和“西安大学生撞人”事件看当今艺术教育

李启铭是河北传媒学院08级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纵观“李刚是我爸”和“西安大学生撞人”事件,我们不免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李刚事件中的男主角李启铭和西安大学生撞人”事件中的药家鑫都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这对我们当今艺术类专业的教育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提出这样的观点,肯定会招来许多人的唾骂,但试问正在唾骂的那些艺术学院以及它的学生们,你们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格修养吗?

近几年的高考艺术类招生,以其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的优势,吸引了大批不学无术的“官二代”、“富二代”。当然,艺术招生的扩招对许多具有艺术特长并且“童子功”深厚的考生来讲,是莫大的机遇。可是这种扩招使得大量的“南郭先生”、浑水摸鱼之徒混进了艺术类招生的队伍中,为了能够上大学,他们可以使自己的艺术特长实现“速成”。于是大量的绘画、美术、素描速成班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已吞噬了高考市场的半壁江山。问题还并不仅仅在于“低分高费”的入学,许多大学招得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后,殊不知自己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缺失严重,对所谓的艺术修养、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是走走形式,其应付方法就是上一下逃课率最高的公选课,并没有切实实际地去教育引导学生。

时代的浮躁,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看重的是“技术”与“技能”,因此艺术院系着重培养的也是学生的专业技能,重点教他们如何绘画、如何弹奏,如何高唱。但是,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一个艺术生的成功缔造,其艺术方面的人文修养远远要大于他的艺术技能。

这里关于教育“技术”的讨论,也是当今其他专业所存在的通病,然而,对于“低分高费”的艺术院系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来讲,人格与品德修养似已成为这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关文章关键词

《从“艺术”坠落到“技术”?》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