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周力维权艰辛用锦旗再呐喊

周力维权艰辛用锦旗再呐喊

2013-10-21 23:44 作者:空中飞 阅读量:44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锦旗哥”红了,这说明申诉还带来了更大的社会意义。如何去掉锦旗上面的“不”字,关键是要依法落实劳动者的权利。如果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真的想消除“锦旗事件”的不良影响....

·时评报道:在江苏无锡新区某公司工作的周力,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实名举报,状告公司不支付加班费,两年多时间已经打了14场官司,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为此,周力给当地劳动部门送上一面“不为人民服务”锦旗(11月26日工人日报)。劳动者加班费问题,是当前困扰中国社会的普遍性难题。而难点所在,除了劳资关系的权利不对等,劳动仲裁部门的调解不力也是关键原因。周力现在带着锦旗出没无锡市区,网络上由此诞生了一位“锦旗哥”。

“锦旗哥”名叫周力,湖北洪湖人,今年三十五岁。他在美国留过学,回国后到无锡新区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任软件工程师。2006年12月,这家公司与周力签了劳动合同,其中规定:软件工程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和综合计算时间工作制的员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40个小时。而周力上班后,每隔几天就要在公司加班到深夜,一直没发加班费。2008年7月初,周力愤然离职,并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实名举报,要求补偿加班费。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周力维权与单位打了至少14场官司,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按理说,只要有人举报,政府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核实情况后,就应该给个说法,并依法查处。周力想的太天真,认为最多一个星期就可以把补偿的钱拿回来,没有想到二年下来维权还是光打光,事与愿违至今无果。更使他想不通的,是当地一些职能部门根本不配合、不作为。情急之下才才想出一个新颖的“歪招”来炒作,用一种黑色幽默的“行为艺术”方式,表达弱势群众对于强势公共服务机构的无奈。让更多的人知道,通过大众给劳动部门传话施压,敦促他们更积极妥善解决此事,来帮助他讨还公道。毕竟是留过洋的知识份子,思路就是不一样,使用的方法比农民工用下跪、自残、跳楼、跳桥来讨薪高明很多。他独出心裁制作了一面红底金字的锦旗作“噱头”,希望通过招徕眼球获得声援。上书:“不为人民服务,落款是周力敬赠”。并带着锦旗穿行无锡各个市区巷道,果然影响不凡,现在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效应。他还将此事发在网上,众多网友都积极回帖支持并鼓励他维权。

我们知道用彩色绸缎制成的锦旗,一般都是授给竞赛或生产劳动中的优胜者,或者优秀团体或个人,表示对某单位、团体和个人的敬意、谢意等”,可周力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尊敬,而是控诉。他拿着这面锦旗站在大街上,以锦旗的方式呈现,的确具有强烈的嘲讽意味与批评色彩。让人大跌眼镜,迅速吸引起周围人们的视线。他手拿锦旗的照片上传论坛后,马上跟帖、评论无数,一炮打响成了网络红人。时势造英雄,网络成就“哥”,所以人们送给他“锦旗哥”的称号。

人们为什么支持“锦旗哥”?因为他用这种方式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想到维权的艰辛,激起了人们的某种痛楚与无奈。而这种共鸣羞辱的不仅仅是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还包括那些打着为人民服务旗号,实际上却不为人民服务的所有部门。当我看到他站在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门前,高举“不为人民服务”的锦旗的图片时,心里很不舒服,这就是一面鲜艳锐利的举报旗呀,它在控诉我们的职能部门工作没有做好。

用锦旗在闹市“示众”,政府部门应该有所触动。我们一些事业单位平时不是常搞作风整顿、行风评议活动吗?在评选最差部门时,又有多少来自基层的群众参与进来了?又有几个人敢说我们的政府部门“不为人民服务”?现在有人主动送“锦旗”,不是最好的评议吗?有关部门更应该从中得到警示,反思自己的行政不作为。虽然“锦旗哥”所采取的偏激办法,看似威武,实则是公民的自救,终究不是法治社会的常态。

这面带剌的锦旗,是公民真实意思的表达。现在劳保部门又称,过了受理期限,难道这两年中你们又在干什么?劳动部门的说法显然不能服众。这一说法显然不靠谱,周力离职后,第一时间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实名举报,要求公司补偿加班费。显然其举报并没有超过举报期限。劳动部门用受理期限为由称事情难以解决,显然是在推卸责任。为讨要加班费,向劳动行政执法部门举报得不到解决,打了十几场官司也没有结果,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体现让老百姓“体面劳动、尊严生活”?行政执法部门、司法部门是否需要自省?对照“法治中国”这个巨大的时代题目,这样的“小案件”久拖不决,给当事人带来很多烦恼和无奈,说明我们职能部门失职,没有为人民服务。

现在,我们有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中,有很大一批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发指示,浮在上面的多,“沉”下去的少;跟着喊口号的多,具体抓落实的少;务虚的多,务实的少。工作作风“浮滑”,责任心不强。或是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或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手抓一把泥,脚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把为人民服务的崇旨早忘的一干二净了,把为自己服务,为自己谋私利却格外用心。

例如近日,福建屏南县财政局下属的收费票据管理所,公开招聘公务员。招聘条件为: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这量身定制招考,只有一个人报名,并且无须考试而被直接录取。原来被聘人陈晨系原屏南县委书记、现宁德市副市长陈辉之女。人事局长张功成说此次招聘,是经过县政府领导开会定的,在网络舆论下,屏南县纪委才介入调查,宁德市人事局已取消陈晨的聘用资格。机关事业单位逢进必考的制度,有效地杜绝了关系用人的现象。可个别手中有点权力的官员仍不死心,挖空心思在招录条件设置环节上做手脚,为自己服务,现已成为腐败的新现象。这样的招聘,侮辱了公众智商,侮辱了公平公正的社会准则,也是对当地行政监督的一种讽刺,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如果说周力有个亲戚任市长或局长,恐怕不要二天时间,加班工资就能拿到手中。作为一介贫民的他,走法律途径二年都拿不回来,劳动监察部门装聋作哑,说明职能部门麻木不仁,对自己没有利的事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如果周力的遭遇属实,侵权则是个不争的事实,证明公权部门不作为,权力在躲猫猫,法律在沉睡。他在维权无门的情况下,再也不想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只有出此下策剑走偏锋,对政府部门辛辣嘲讽。我为他维权的勇气所折服,这面“锦旗”送得好,送了一个解决方法。

政府部门的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一些政府部门尸位素餐,空拿着老百姓的工资不为老百姓服务。一起简单的劳动纠纷案件,却足足被拖了两年,给这样的政府部门颁发“不为人民服务”的锦旗,也是众望所归。周力在大庭广众面前,抽了行政不作为一记响亮的耳光。“锦旗哥”送的是“良药”,虽然有点苦,但让我们的上级领导品出了行政机关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作为”的衙门作风。这个“良药”是一种鞭策,它在提醒相关部门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把屁股放在人民群众这一边,时刻把群众的需要放在心上,努力积极地为人民群众服好务、办好事。主管领导要惩处那些至今不作为的部门。否则,公民的合法权利就永远很受伤,而一个公民权利不断受害的社会,断然不会是一个健康的稳定的社会。希望这面锦旗,能成为悬在所有公职人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警醒自己:今天,我为人民服务了吗?希望公职人员不要一心只想为已,只有真正为人民服务,老百姓的维权之路才不会如此坎坷漫长。

“锦旗哥”红了,这说明申诉还带来了更大的社会意义。如何去掉锦旗上面的“不”字,关键是要依法落实劳动者的权利。如果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真的想消除“锦旗事件”的不良影响,那绝不应该只是向媒体鸣冤叫屈,而应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处理好这一劳动争议案件。职能部门要时时绷紧为人民服务这根弦才好,不要等到公民们使出“歪招”纳喊才肯醒觉。锦旗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希望监察大队把这面特殊的锦旗挂起来。锦旗是对政府工作的一种监督,如果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能高度重视,并且引以为戒,必定能促进政府工作的改进。在对待批评时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老百姓维权呼喊时,政府要及时伸出援手,为他们撑腰。请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政府,还是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2010-11-2723:08:41)

相关文章关键词

《周力维权艰辛用锦旗再呐喊》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