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辜鸿铭书写“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书写“中国人的精神”

2013-10-24 00:19 作者:杨本科 阅读量:42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在《中国的语言》一文当中,辜鸿铭便将汉语分为口语和书面语来阐述给外国人,而中国传统的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并不研究口语,如果辜老夫子在,该是最好的汉语教师吧!本文原载于2010年12月3日《现代教育报》第六版。

《中国人的精神》,作者辜鸿铭,字汤生,祖籍福建同安。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九门外语,为人桀骜不驯又博学沉稳,创造性地将中国的《论语》《大学》《中庸》翻译到西方,还曾经凭借雄辩的口才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讲孔学,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晚清以来,中国形象被严重扭曲。学贯中西、特立独行的“老怪物”辜鸿铭,于1915年出版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此书一出,轰动西方,后被译为多种文字。李大钊评价说:“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他认为是有着孩童般的精神和成熟头脑的人。他在文中写道:“同情的力量赋予真正的中国人以具有同情心的或真正的人性智慧。”他认为孔子为中华民族所做的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这个社会或者国家创立了一门宗教——儒教。正是这个完全靠道德约束的信仰体系,使得他们确信每个人都可以认识到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而不需要战争。

在他看来,中国文明和现代欧洲文明的根本区别在于宗教。在宗教和艺术的冲突中,欧洲人的头脑和心灵成为了利益争端的战场。儒家学说这一哲学和道德的规范体系,给予众生安全感和永恒感。所以,儒教限于让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像孝子和好公民那样生活。孔子的君子律法告诉我们必须遵守真正的我们人的律法,不是街上一般人或者粗俗肮脏者的律法,而是爱默生所谓的世界上“最率直最单纯的心灵”。

尽管我不敢苟同他关于“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茶壶肯定要配几个茶杯,总不能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的观点,但他在《中国的妇女》一文里所阐述的观点并非完全没有合理之处。纳妾大多经过妻子同意、并且依然能够一贯深爱他们的妻子他归因于中国女性的“无我”精神,强化了中国妇女幽美而贤淑的理想形象,并且使纳妾一事,冠冕堂皇。子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大凡伟大的思想家都有关于语言学的言论,辜鸿铭也不例外,他认为汉语的高贵绝非是英语这种简单的语言所能表达的。有个故事说有一天,他坐在电车上看伦敦《泰晤士报》,几个同车的英国人觉得好玩,侮辱辜鸿铭。起初辜鸿铭不理他们,干脆把报纸调头来看。那几个英国人更来劲,说:“看,那个中国小子连字都不认得,还看什么报纸?”这下把辜鸿铭给惹火啦,他用纯正娴熟的英语把整段文章念出来,然后说:“你们英文才26个字母,太简单,我要是不倒着看,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在《中国的语言》一文当中,辜鸿铭便将汉语分为口语和书面语来阐述给外国人,而中国传统的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并不研究口语,如果辜老夫子在,该是最好的汉语教师吧!

辜鸿铭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极力维护中国传统纲常,具有其时代局限的一面,我们要批判性地接受。但有些话却值得我们永远深思:“要想清除强权及这个世界上一切不义的东西,都不能依赖强权,而只能靠我们每个人优雅得体的举止。以礼来自我约束,非礼莫言,非礼莫行。这是中国文明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

相关文章关键词

《辜鸿铭书写“中国人的精神”》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