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者
编者按尊师重教,中华史册添异彩;兴邦育才,神州大地起宏图。国家设立教师节,就是为了尊师重教。可是到底该如何尊师重教呢?请点击阅读全文。
·时评报道:尊师重教,中华史册添异彩;兴邦育才,神州大地起宏图。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的第二十四个教师节,我国从古至今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国家设立教师节,就是为了尊师重教。可是到底该如何尊师重教呢?有些学校给老师放假休息,有些学校组织老师外出旅游,有些举行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有些学校给老师发放奖金补贴。还有些宣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先进事迹,宣传教育系统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通过教师节活动,激励教师向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和教育战线优秀教师学习,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可以说,这些都能够体现出尊师重教的意味来。但是作为学生和家长,又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尊师重教之情?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据煤体报道: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0号的魏永很烦恼,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家长该不该给老师送礼《重庆晚报》,像报道中提到的这位学生家长,其烦恼肯定不是他一个人才有。网络上教育论坛出现了这样热帖:“今年教师节要送礼吗?”或者“今年教师节送啥礼?”往往是跟帖无数。家长们觉得负担挺重。“人家都在送,自己不送,好像说不过去。可差的送不出手,好的又要不少钱,真是件麻烦事啊。”这是家长们的普遍心声。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郭沫若为中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老师一生忠诚于教育事业送的一幅对联礼。要不要送礼,如果要送礼的话送什么样的礼才算合适?如果别人都送了而你没送,老师会不会不高兴?如果别人送的礼比自己的贵重,老师以后会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另眼相看?家长的这些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了老师眼里的另类。但如果家长在送礼上互相攀比,很多家长肯定要为礼所累,结果就是老师的教师节,成了家长的“教师劫”。
教师是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得学生爱戴。教师节来临之时,有位学生就给教师送了这样一副对联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联中巧嵌数学名词,贴切自然,耐人寻味,表达了莘莘学子对教师的敬仰之情,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呀!
而以笔者的看法,消除烦恼的关键不在家长,而在于老师。孩子们在教师节给老师送上一点小礼物,比如亲手制作的卡片,为老师唱支歌,写上一幅对联表达一下感激之情,给老师送鲜花,这是无可厚非的。老师接到孩子们的礼物,也能从中得到一种被认可和肯定的满足感,正所谓礼轻情意重。但对于家长馈赠的礼物,老师还是婉言谢绝比较好。老师一旦接受家长的礼物,不但有助长社会歪风邪气之嫌,有辱人民教师的声誉,而且很容易给家长造成误导,生怕因为自己的礼送不到或者是送轻了而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影响,结果就是家长不管送没送礼给老师,都会忐忑不安。
人之一生,孰能无师?因此,教师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对辛勤战斗在教育岗位上的教育工作者老百姓更加钦敬!他们似园丁,汗水浇开桃李蕊;他们如慈母,心血育出栋梁材。他们甘作蜡炬愿为春蚕的崇高精神境界,默默无闻地实现甘为人梯的理想,深受人们敬重!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也是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和引导者。教师节尊师应该重情不重礼,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广大教师加强自律。对于送礼的学生和没有送礼的学生,老师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都要一视同仁;对于送的礼物较轻和送的礼物较重的学生,老师今后也要同等看待。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如果老师过于计较学生礼物的轻重,对送没送礼的学生予以差别对待,既有违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也背离了国家设立教师节的初衷。
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如果加入经济色彩,就会变了味。教师节送礼,本是家长和学生的一片心意可以理解,有些家长为防送礼被拒,用快递方式送礼到教师办公室。这些家长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却可能给孩子和老师造成负担。但是很多家长们都忽略了一点,送礼老师是否需要。事实上,绝大部分老师都不希望家长送礼,许多送的东西他们并不需要,可却欠了一份人情,变成了一种无形的负担。有时候老师坚持不要,家长会觉得不给面子。无奈,老师们只好买上等值的东西回礼。其实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还是学生的优秀成绩。
只需要政府在全社会继续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就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创造有利于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要切实保障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着力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教,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在社会上蔚然成风。教师本人也要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者;与时俱进,做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者;孜孜以求,做终身学习进步的践行者。
(2008-09-0720:08:28)
雨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