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闲来话平遥

闲来话平遥

2013-10-22 13:35 作者:漫天飞红 阅读量:38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作为一座文化历史名城,平遥自有其自豪的资本。但平遥人绝不甘于只吃老本,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创新......

平遥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也是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和修葺,也经历了诸多战乱和浩劫,今天,依然保持着它特有的风貌,平遥人有着很强的对祖上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意识,由此可见一斑,单从这一点来看,平遥就有着它令人敬仰的地方。

漫步古城,总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旧时的器皿,古典的服饰,石铺的街道,彩绘的廊檐,叫卖的声音裹着游者悠闲的脚步,斑驳的声色会渐渐弥漫开来,让你忽然之间分辨不出自己究竟是活在当下还是置身于更为遥远的时光,悠然而来的情思仿佛千万年前的耳鬓厮磨,带着某种熟悉的气息。

当向晚的光线斜斜投到城墙上的时候,空寂的城楼里便生出了些许远古的味道,那些列队的士卒,那些铿锵的脚步,那些刀光剑影,还有那些保卫家园的嘶喊声,一一而来,牵着你的思绪一路奔古城而去。

在晋中乃至山西人的口中,流传着平遥人的很“奸”的说法,这一说法大概是因为平遥人喜欢经商的缘故吧,所谓无商不奸嘛。细细考究起来,这“奸”其实是一种精明。靠了这种精明,平遥人不但经商成风,而且经商成道。道光三年,我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平遥,那应该是1823年的事了吧。清代晚期,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数量占全国票号的一半以上,所以平遥才有了“古代中国华尔街”之称。不仅如此,他们的业务还延伸扩展到了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而今,漫步古城,街上店铺林立,招牌挨挨挤挤,商品琳琅满目,无论走进那家,都有店主的热情和称心的商品来招待你,让你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平遥浓郁的商业氛围。

在古城边上有一家建于两个山墙之间的三角形房子,这样被局限的造型与空间,想来是盛不下什么东西的,但是当我怀着好奇心走进去的时候,却发现小巧精致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绣花鞋,店主不但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更让这空间具有了一种文化的意味,其心思缜密与匠心独运自然吸引并极大地满足了了人们的欣赏与购买欲。

商业与观光业是平遥两道相辅相成的风景,沿着古城的街道缓步而行,那些独具特色的建筑一一印入眼帘:店铺、票号、镖局、县衙、寺庙,每一个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也许,你是平遥人,你甚至闭着眼也能找到古城的每一个墙角旮旯;也许你不是平遥人,你陌生的脚步在渐渐地走近平遥,并丈量着平遥,但这并不妨碍两者对平遥同样的喜欢。

平遥还有一点也是后人所无法向背的,那就是它的设计理念:整个古城依据八卦的方位建筑而成,布局为一只龟的形象。当你身在古城,的确是无法察觉到这一点,那么,不妨居高临下吧,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后悔药的话,那买药人一定不会是你。

也许有的人会说,平遥也就一县城而已,或者古一点的县城而已。但是,平遥承载着太多历史的和现代的东西,让我们不得不说,平遥远,绝非只是一个县城。

平遥的双林寺与镇国寺承载着佛教文化艺术的和彩塑艺术的成就,其木构建筑巧夺天工,寺内从几十厘米到三四米,圆雕、浮雕、壁塑、悬塑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有释迦、弥勒、观音、金刚、罗汉塑像,又有普通老百姓的塑像,造型别致,神态形象,个性鲜明,活灵活现。尤其是双林寺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亲睹双林寺两面人,其神态生动,一张脸在哭笑之间宛若两人,传递出浓厚生活气息,令人拍案叫绝。

作为一座文化历史名城,平遥自有其自豪的资本。但平遥人绝不甘于只吃老本,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创新,比如平遥牛肉,比如推光漆器,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市场开拓,都有了更长足、更进一步的发展。平遥的国际摄影大展,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和不知名的摄影家纷至沓来,参展者多,观赏者更多,每一届的展览总是让他们慕名而来,满意而去。

我不得不说,平遥,是一个吸引人的县城,尤其是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跑一趟平遥,或许会空手而回,但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鲁黎

相关文章关键词

《闲来话平遥》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