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号小高炉
导读:从此以后,我们的小高炉便发了疯似地?食着矿石,排泄出钢水,炉旁的钢锭或是铁锭也一天天地多起来,同学们由正常地倒班,变成了经常要连班。洽好这个时候,我们学校成立了人民公社,吃饭也不要钱了,食堂里24小时有两大笸箩珍珠饭(稍加破碎后的玉米蒸出的饭)和足量的咸菜,在高炉上作业的同学,只要肚饿,可以随时到食堂进餐。
1958年我国的大跃进开始了,当时提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超英赶美”,
突出的任务是要把全国的钢产量搞上去,达到年产量1800万吨的指标。要达到这个指标,对于当时还处在一穷二白的中国而言,的确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党中央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
几乎在一夜之间,我们学校的运动场上就建起了数十个小高炉,我们班的高炉被告命名为“红旗炉”,我这个班主席自然就成了“红旗炉”的炉长。我们的小高炉不错,它个儿高,肚大,能吃进更多的矿石,当然也能炼出更多的钢水,因此,我们班的同学也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力量。第一炉的焦炭点燃了,矿石填饱了它的肚子,鼓风机呼呼地吹个不停,大家做好了出钢的一切准备,钢锭槽挖好了,钢钎打尖了,铁锤和锹、镐都摆放停当,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等待着工人师傅的开炉命令。他爬上炉顶观察几次后对我说:
“嗯!可以开炉了”
“师傅说可以开炉啦!Z你来扶钢钎,我打锤,其他人准备轮换。”我下达了开炉令
这时Z提了钢钎走到炉前,背靠炉壁,将钢钎顶住出钢口,做骑马蹲裆式。我便站在他的一侧,轮起八磅大锤,叮叮当当地砸将起来。由于我小时候经常劈柴,练就了抡锤打击木楔的技术,所以锤锤都能准确地打击在钢钎上,然而,那封堵出钢口的耐火胶泥经过焙烧变的非常坚硬,直打了十几二十锤才被打开,当一股红红的,冒着灼热蒸气的钢水像胶一样地流出出钢口时,同学们都沸腾了,跳跃着并发出尖叫。那一刻我的心情尤其激动,因为我们的红旗炉为超英赶美开始做出贡献了!
从此以后,我们的小高炉便发了疯似地?食着矿石,排泄出钢水,炉旁的钢锭或是铁锭也一天天地多起来,同学们由正常地倒班,变成了经常要连班。洽好这个时候,我们学校成立了人民公社,吃饭也不要钱了,食堂里24小时有两大笸箩珍珠饭(稍加破碎后的玉米蒸出的饭)和足量的咸菜,在高炉上作业的同学,只要肚饿,可以随时到食堂进餐。那些日子,我们经常要用学校唯一的大轿车到焦碳厂拉回焦炭,几天工夫就把好端端的客车割划的千窗百孔。因为矿石供应不足,也是迫于无奈,便到处搜罗铁器以保证高炉不会断粮,甚至于拆除了大铁门才给高炉吃。我们有几位骨干力量已经三天没有好好睡觉了,迷迷糊糊地还强打着精神忙碌在高炉旁。
“开炉了!”我又发出了开炉令
Z又提起钢钎走到炉前,背靠着炉壁,把钢钎对准出钢口,做骑褚蹲裆式。W揉了揉眼睛,举着八磅大锤走到他身边,开始打击钢钎,一下,两下,三下,此时Z扶钢钎的手有些松软,W的锤也抡得无力。突然听到Z啊呀一声大叫,就倒在了炉前,手中的钢钎躺在地上,W正忙着扶起Z。那时Z已经清醒了,但他的脸却变了形,原来深胩的眼窝和高高的鼻梁与前额嫩胀得成了同样的高地,大家放弃了开炉,七手八脚把Z抬到校医室进行了处理。大夫说:
“你们不能这样干啦!要劳逸结合,不然要出危险的!幸亏他们俩个人都体力不足了,否则这一锤下去,是要把头骨打碎的!”
是的,照此蛮干下去,是要把头骨打碎的!
田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