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
导读因为现今媒体的发达,让我知道很多的仪式被创新和发明。彩旗招展,横幅飘扬,地面一尘不染,多人陪同,美女解说,两排中学生齐刷刷的站立唱“赞美诗”。
热闹的婚礼结束后,所有的宾客皆陆续散去。一对新人在经历了众目睽睽下的烦琐仪式后,终于松下一口气来,从此开启“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生活。这样的婚礼究竟参加过多少回,也许因为仪式的雷同而无从记忆,惟有仪式的本身愈发熟捻。婚礼上,司仪或庄重或诙谐,除却称呼的不同,其余皆可按部就班,满堂的宾客配合着仪式的进行,鼓掌、举杯、祝福,一切烂熟于心,有条不紊,杯盘狼藉后,仪式的任务大功告成。
在我看来,一场隆重的典礼,就是一次仪式的重复。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形式的注重,往往超过实质的内容。就拿婚礼本身来说,车队的档次和长度,婚宴的奢华和铺张,来宾社会层级的高下,在婚礼结束后的一段时间,还可从参加者的嘴里流露出明显褒贬的倾向,而主角婚后生活是否真的如祝福般幸福,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并无太多关注的兴趣,这明显超出了仪式的范畴。对仪式本身倾注极大的热情或让自己成为复杂仪式的一个部份,让仪式得以顺利开展并圆满结束,举办者和参与者的目的都已达到,看似很多复杂纷纭、无法表达的思想与情绪,通过仪式的规范,刹那间清晰起来。
一个人出生后,仪式便接踵而来。新生儿沐浴后冠戴,便是人生仪式的开始,标志着一个新的生命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成长的期间,需要参加的仪式尤其繁多,求学路上的开学、毕业典礼;参加工作后各式的会议与欢迎、欢送仪式;如果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升,还会有人邀请你参与开业、庆典、剪彩、奠基等一切需要提升社会影响与知名度的仪式。有时候,你是仪式的主角,有时候,你是仪式的配角,你要做的,就是把握好你扮演的角色。一个人参加仪式的多少与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说明他在社会上的重要程度,当很多的仪式不需要再去参加的时候,由此可以判断这个人的生命步入另一个拐点。参加仪式的次数多了,我们逐渐深谙仪式的程序和规则,出场的顺序,座位的摆布,发言的先后都有着细致的考量,所有的这些,成为决定仪式成败的关键,随后的内容退居其次,或许,仪式本身就是内容的体现。
不是所有的仪式都要需要精心组织或策划,例如宗教。在西藏拉萨,在佛教圣地大昭寺,你随时可以看到三步一跪五步一拜远来朝圣的修行者,满面风尘,衣衫蓝缕,一个简单的仪式,从家门口开始,重复了连朝拜者自己也不知道多少遍,最终成为行走的姿势,直到来到心目中的圣地,没有谁强迫他们必须这样做,没有谁规范他们仪式的标准,那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呢?修行者深信,每一次虔诚的跪拜,便减少了自身在尘世中的一分罪孽。简单的仪式展示巨大的精神力量,观者震撼之余,却没有谁愿意去尝试,因为精神的高度无法企及,我们无需忏悔,我们只充分享受繁复仪式带给我们世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
这让我联想到居住的小城,在闹市的中央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寺院——云门寺,相传是南宋年间所建,距今上千年的历史。里面供奉着据说是东南地区最高大的千手观音的金身,寺院香火终年不断,这里的人们笃信身处的小城能够长久地风调雨顺,全拜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所赐,所以每逢菩萨生日的时候,全市的善男信女便从四面八方涌来朝拜,纸钱和鞭炮的灰烬在寺院的广场里堆成小山。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双手合十,五体投地,顶礼膜拜,虔诚地表达内心的敬意,乞求冥冥中的力量为自身或家庭在世俗生活中有着更好的朝向给予更多的庇佑。纭纭众生,欲念各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纵有千手千眼,想必也难于普渡。宗教的信仰,本是心灵的选择与取舍,时下的人们却普遍采取现实的实用主义进行解构,虔诚的仪式之下,我们内心世界的真相此刻袒露无疑。
因为现今媒体的发达,让我知道很多的仪式被创新和发明。彩旗招展,横幅飘扬,地面一尘不染,多人陪同,美女解说,两排中学生齐刷刷的站立唱“赞美诗”。这个“堪比国庆阅兵的另一波澜壮阔场面”就是一位县教育局长检阅学校时的排场。当学校和教育系统的领导在仪式中陶醉的时候,几百名中学生,我们“祖国的未来”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身心的伤害被风光的仪式敷衍掩盖。算起来近几年的比较轰动的检阅事件太多了。高调的如,江苏省某县级市书记从北京开会返回后,动员武警、护士、学生等全市各界数千人点鞭炮、放烟花、舞狮,夹道欢迎,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低调的如,安徽的某公安局长常年默默无闻地负责在一些洗浴中心“检阅小姐”。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近年又发明了“离婚仪式”,在“离婚大厦”的离婚仪式上,在现场亲人及朋友的见证下,参加仪式的夫妻犹如当初结婚的时候,庄重的说着“我愿意”,当众宣告婚姻的结束。离婚统筹师会宣读事前准备好的《离婚理由书》,再拿出象征性的假婚戒,在亲友的见证下,怨偶用手中镶有青蛙图案的锤子狠狠击碎婚戒,象征感情彻底破裂。
我深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仪式被我们发展着、革新着、创造着,不断异化的仪式,见证了我们内心的苍凉和日益扭曲的道德与价值取向。
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