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连云山
导读全程峡谷迂回曲折,滩多水急,两岸森林密布,怪石嶙峋。我们虽在激流中跌宕起伏,却有惊无险。峡谷雄、奇、险、秀,千峰对峙,峭壁和峰顶上,集中了古庙、古桥、古寨、古驿道、古石碑等人文景观和瀑布群.....
一
早就听说连云山上有“天下第一漂”,是一个旅游休闲极品运动的好去处,我早就心仪这方山水,一直想寻找机会去体验那份惊险和刺激。在这个炎炎盛夏中的一个少有的阴天,受朋友们热情相邀,成就了我多日的梦想。
进山的路面全面硬化了,我们沿着山道逶迤而上。峰回路转,云雾深锁,一条深涧在山路的一侧若隐若现。进山不久即见一座平湖跃入眼帘,朋友说这里正在开发冲浪等水上运动项目,湖边正在搭架设台,岸上宾馆业已峻工,车窗外大兴土木,工人忙忙碌碌,一派热火朝天的开发场面。
车队进入林区,那份葱笼的绿使我神情不由得为之一爽,平常所说明艳的花色令人炫目,我说,在这片绿色的怀抱中,我同样有炫目的感觉,而且这种炫目的感觉一直保持到漂流结束。朋友们说是晕船、说是中暑、说是感冒,可我至今认为,我是为这片灵山秀水而晕炫,我是为这座碧青山林的绿而迷醉。
来的游客很多,外省的也不少,漂流的起点处正在清理河道,山涧溪水,污泥翻滚。山里人说,等一会开始闭坝蓄水,溪水就会清澈。果然,挖掘机停工后,随即蓄满的那湾水,一会儿便清澈见底了。
二
下午二时,焕新村平静的乡村一下热闹起来。人们争先恐后进场穿起救生衣跳进皮筏里蓄势待发,小溪,顿时人声鼎沸,好斗的已经打起水仗,进行热身运动。未来漂前,我曾上网查阅漂流的资料,说漂流是驾着无动力的小舟,利用船桨掌握好方向,在时而湍急时而平缓的水流中顺流而下,在与大自然抗争中演绎精彩的瞬间,这就是漂流,一项勇敢者的运动。漂流既有惊险刺激的娱乐性,又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未来之前,自称有“海军”资质的一位朋友自告奋勇与我配对乘坐一个皮筏,因为我从小母亲严于管束,至今仍只取得了“陆军”的资质。漂前了解情况,全程没有没顶的深水区,有救生衣和“海军”的双重护卫,再不会游泳,也可以高枕无忧的了。
在河道中等待出发的时间有半个钟头,大家都有点急不可耐。我从侧面了解到,这里是辜家洞,说起这个地名,我还印象较为深刻。四年前,我曾为一位下放在这里的知青朋友撰写过他们三十年聚会的电视解说词。当年豪情万丈要改天换地的知青,就是在这条河中扎排水运,也就在这两旁的郁郁葱葱的山林间营林伐木、收方验尺、风雨同舟。不想几年以后,我却亲自荡漾在以前从电视画面上领略了其迷人风采的河流上,耳边隐约回荡着知青们自编的知青谣:“辜家洞呀好地方,又产楠竹又产粮,需要我们去建设”……同样是一条河,与现代休闲运动带来的喧哗相比,两代人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皆是多么的不同啊。世界在飞速变化呵!当我稍作沉思时,那边已开始开阀放漂了。我和搭裆挥浆催筏,赶紧往前挤,要体验“漂”的心情真的很迫切。
三
开始是一段百来米的陡坡漂道,激流将皮筏冲下坡来,将我们掷在浪潮和乱石丛中。接下来的时间,我只有手忙脚乱地用安全帽当瓢儿,将漫进皮筏中的溪水住外倾倒,往往是水还没有瓢完,一处险涧和落差大的漂道又来了,人得赶紧扣好安全帽,双手抓紧两边的安全带,同伴则要灵动地挥动浆板来将筏子校正方向。一个浪没顶而来,筏子内又浸满了河水。河道里,女人们的尖叫,滩急处救护人员的守护指挥,因超剌激而生发的爽朗的笑声加上湍急的水流声,杂揉在一起,妙趣横生。我则完全放开自已,沉醉在这种运动带来的极乐中。“我的瓢,我的瓢”。旁边筏子里的两位小姐因所带的水瓢,被水冲走而焦急地大喊。我们也学着她们的叫喊放浪地叫喊。有筏子搁浅,逢着是小姐的,我们去助一臂之力,末了还要她们叫一声舅舅,讨点便宜和欢乐。放在衣冠楚楚的平日,我们不可能这么放开自已,正因为是受这种极品运动气氛的感染,正因为是来这片山水间寻欢作乐的,也正因为在山外的工作生活中压抑太久,象某些地方设立吼叫减压的房间专门供人发泄一样,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尽情发泄的处所。那种积郁在胸中想发飙吼叫的欲望,在一处转弯的河道处,得到了尽情的渲泄:这是一个相对平缓的河滩,我们处理完皮筏中的积水后,用浆板慢慢划着筏子,只听见前面有轰隆隆的水声从拐角处传来。一转弯,便见一条飞瀑带着万千飞珠水柱和凌厉的天风扑面而来,那气势何止用磅薄大气形容得了。就在这一刻,我象飞瀑一样怒吼起来,吼过了,觉得好过瘾呵!
全程峡谷迂回曲折,滩多水急,两岸森林密布,怪石嶙峋。我们虽在激流中跌宕起伏,却有惊无险。峡谷雄、奇、险、秀,千峰对峙,峭壁和峰顶上,集中了古庙、古桥、古寨、古驿道、古石碑等人文景观和瀑布群、千奇百怪的线条柔软的石头群等自然奇观,充满古朴和野趣。佯徜其间,我对以前见过的宣传资料上说它超过了湘西的蜢洞河漂流,总以为言过其实。有了这个体验后,信以为真了。两个钟点的漂流一晃过去了,和所有参与的人感觉一样,觉得漂流的时间真是太短了。
漂流前后,有两则趣闻记录下来备忘。一是自称山里人的铁哥们将杨树认作算盘子树,被另一山里人戮穿而被我引为段子;二是那位护卫我的“海军”朋友,在一处激流处被冲下筏子“湿身”,还要我这个“陆军”搭救,自此海军落水笑话被引为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