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青年汪朝阳的服饰人生
导读:他不仅致富不忘家乡,回乡创办“江西伊尔枫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安排了几千名无业人员就业,而且每年为国家上交税收几百万元……他,就是上饶市“创业成功人士”汪朝阳。
他是一个从小右腿肢残的人,却以惊人的毅力成了就了一番事业。之后,他不仅致富不忘家乡,回乡创办“江西伊尔枫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安排了几千名无业人员就业,而且每年为国家上交税收几百万元……他,就是上饶市“创业成功人士”汪朝阳。
身残志坚事业初具规模
1968年11月出生于万年县齐埠乡一个贫困农民家中的汪朝阳,不到3周岁时因一场连续不退的高烧使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并落下右腿肢残,这使汪朝阳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所幸的是父母对他呵护有加:“阳阳,只要好好煅炼,你的腿是一定会好的。”听到父母亲的鼓励,汪朝阳不仅养成了要强的性格,而且对父母亲发誓:“爸,妈,我就是残废了也决不会让您们失望。”
1980年7月,小学尚未毕业的汪朝阳作为三兄弟中的老大,为了自食其力,开始放弃学业跟随师傅学习服装裁剪。服装裁剪手艺学成后的1989年6月,汪朝阳便开始在家乡开办服装培训班。在开办服装培训班期间,因资金短缺,他不仅借遍了亲朋好友,而且一次次瞒着父母卖血。至1991年12月,他克服种种困难,共开办服装培训班上百期,培训学员800多名,分布全国各地服装企业,许多学员成为服装行业的精英。
为了在服装行业占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1992年春天,汪朝阳开设的第一家“朝阳”服装店在万年县齐埠乡挂牌开业。随后,又在乐平市开设了一家集裁剪、加工、零售和批发于一体的服装厂。至1994年底,“朝阳”服装厂已被具规模,汪朝阳的名字也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为取真经前往浙江打工
为了在服饰行业闯出一番天地,1995年春天,深感家乡经济落后和自己经营体验封闭的汪朝阳,拖着残缺的身躯背上行装开始前往沿海发达地区取经。在进入浙江温州一家叫美特斯邦威的服装厂打工期间,只念过小四年级的汪朝阳因考试不及格被厂方拒之门外,后在班组长的帮助下才有幸进入该厂。
进入该厂后,汪朝阳不仅很快了解了服装车间的操作过程,而且熟练掌握了服装设计、打版、裁剪、整理等各道工序的各种生产管理方法及车间的流水线运作程序。同时,他还先后担任过该厂的班组长、车间主任和厂长。
在担任该厂厂长期间,汪朝阳发现该厂从员工到经理,不仅个个具有高素质,而且大部分都有高学历。在深深感到自己的压力后,他决心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于是,汪朝阳毅然辞去美特斯邦威服装厂厂长的职务,开始转到一家文化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法国企业——永丰制衣厂工作。在永丰制衣厂工作期限间,他不仅学完了初中到大学的所有课程,顺利通过了成人自学考试,获得了大学学历,而且当上了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经过8年的打拼,汪朝阳不仅业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掌握了国内服装业的最新动态,熟悉了服装出口的运作过程,了解了对外贸易中的巨大商机,结交了许多业界知名人士,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拥有了企业所必需的劳动力资源,成就了温州市一位知名的外资企业管理人才,而且受到时任温州市市长钱兴冲的亲切接见。
回乡创业成就服饰大王
在温州市成就了一位高素质服饰企业管理人才后的2006年,汪朝阳听说万年县政府组织的招商引资人员来到温州招商引资。于是,致富不忘家乡的汪朝阳向招商组的人员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想回乡创办一家服饰企业。”了解到汪朝阳的想法后,招商组的工作人员亲切地握着汪朝阳的手:“家乡的发展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
于是,汪朝阳随着招商人员踏上了回家创业之路。回到家乡万年后,他一边在邻近的乐平市租借厂房生产服装,一边在万年县工业园区购买20亩土地建厂房。2007年3月,汪朝阳在万年县工业园注册资金1000万元、总投资2000万元的“江西伊尔枫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开业。
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创业之初,有口水也有汗水。对此,汪朝阳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在政府部门和亲朋好友的支持下,他克服种种困难解决了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等问题。2007年4月,公司刚一开业,第一笔订单就来自国外。当年7月,他获得自营出口权,12月获得《输出欧盟纺织业资格证书》,当年年底,服装出口量达到140万件,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出口创汇40多万美元,上交国家税收50多万元人民币,安排包括下岗工人、农民和残疾人在内的失业人员400多人;2008年,服装出口量达到180万件,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出口创汇380多万美元,上交国家税收60多万元人民币,安排失业人员就业600多人;至今年12月,汪朝阳不仅服装出口量达到300万件,年产值达到2亿人民币,出口创汇1800多万美元,上交国家税收400多万元人民币,安排失业人员就业2000多人,而且发展壮大为一个具有5个下属企业的服饰公司,并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成立了一个国际贸易公司。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如今,汪朝阳创办的“江西伊尔枫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服饰不仅远销到美国、法国、意大利、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而且他本人先后获得万年县“劳动模范”、“十大优秀创业青年”荣誉称号,并被上饶市委市政府授予“创业成功人士”荣誉称号,“企业先后获得“最佳规模企业”、“A级守合重信用企业”、“十佳职工(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诚信纳税奖”单位。
诚心向善真情回报社会
事业有成后的汪朝阳深深懂得:回报社会是企业的生命。于是,他将“帮扶弱势群体是企业的生命”其制作成大幅宣传牌,树立在自己的办公楼前,时刻勉励自己要扶助残疾人员、贫困人员以回报社会。
2008年9月,万年县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汪朝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为他送去了3000元。在他和企业的帮助下,2009年7月,该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省内一所大学。上大学时,汪朝阳不仅给他送去了5000元的学费,而且鼓励他“人生的路要靠自己去走。”
方向荣夫妇都是聋哑人,生活十分因难。汪朝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将他们安排到厂里,一个学技术,一个当打包工。如今,夫妇俩的月收入加起来有一千多元,不仅生活境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感到了企业的温暖。据了解,在汪朝阳的企业里,他共安排了上百名残疾人就业。
为了让残疾人更好地享受生活的阳光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汪朝阳还在厂子里建立了“心连心”活动室,并规定每个月的30号开展残疾人“心连心”联谊活动,只要不出差,他就会亲自主持这个活动,与残疾职工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淡,告诉他们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了激励残疾人上进,他每年还在残疾人员工中,评选一定数量的先进个人,让残疾人职工真切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
除了给残疾人送去温暖和关怀,汪朝阳还每年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捐款捐物上万元,支援汶川大地震的灾民,他的公司捐出七万多元的衣物。
说起自己的未来,汪朝阳信心百倍:“5年内,力增在服饰业跻身全省前5名,为失业人员解决2000个就业岗位,将公司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上服装生产的知名企业,为创立“伊尔枫”驰名品牌奋力拼搏,用事业开拓自己的完整人生……”
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