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婆婆
导读外公去逝后,外婆突然觉得冷清了许多,几个女儿于是分别把她接到自己的家中,而外婆还是喜欢呆在我们家。当然,她更挂念的,还是老家的几个儿子,于是,常常是不到半个月......
不知道是不是受着陈旧观念的影响,外婆曾经笑着对我们说,外婆外婆,就是外面的婆婆。而我们家,却始终没有把她当作外面的人。相比之下,我们去外婆家的次数远远地超过去祖父家的次数。而妹妹在三岁之前,更是吃住都在外婆家。
那时候,由于父母都需工作,实在分不出过多的精力来照顾我们两姐妹,父母把我寄到了乡下的祖父家,而把妹妹寄到了乡下的外婆家。那时候还没有通车,两边路途都很遥远。叔父在我舍不得父母离开,因而放声啼哭时,给了我两巴掌,这一幕被故意躲在后面看我反应的父母不经意看到,于是首先把我带到了城里。或许亦是从那一刻起,父母才决定,无论多苦多累,自己的孩子还是要自己来带。接了我之后,他们有空的时候便到外婆家去接妹妹。
外婆家倒是没有亏待妹妹,妹妹被养得明显的胖了些。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外婆还没有孙子孙女缘故,便把妹妹当孙女养着。而妹妹,亦被调教成乖巧地叫外婆为“奶奶”。可能外婆也觉得这样的称呼比“外婆”来得亲切。对妹妹亦比对我要亲近得多。在心里外婆是希望妹妹继续住下去的,只是有一次妹妹贪玩,掉进外婆正在洗衣服的塘边,外婆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她拉上来。想想那次的遭遇,让外婆感到害怕。于是,外婆终于同意让妹妹跟着我们回家。
而与外婆感情日深的妹妹,早已不认得我们,那时她甚至都不愿意叫我一声“姐姐”,更不用说同我们一起回家了。在外婆的多次劝说下,我们第二次接妹妹回家时,她才勉为其难地跟着我们。
外婆喜欢小动物,家中饲养的鸡和猪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都长得结结实实。外婆亦时常打发舅舅们带一两只鸡来我家。乡下的鸡的鲜美味道绝不是城市里的那些鸡比以比拟的。知道我们一家人都喜欢辣的口味,外婆也不时地做些辣酱,那种没有掺过苏丹红的红,叫人开胃的同时也叫人放心。
外公去逝后,外婆突然觉得冷清了许多,几个女儿于是分别把她接到自己的家中,而外婆还是喜欢呆在我们家。当然,她更挂念的,还是老家的几个儿子,于是,常常是不到半个月,外婆总是念叨着要走,可能她始终认为,自己不过是外面的婆婆而已,乡下的那个家才是她真正意义的家。
而我们始终不曾当她是外面的婆婆。她逝世时,她的三个女儿和儿子一样分担着她的丧葬费,却没有要她的一分遗产。她的外孙和外孙女闻讯,亦是请假去参加了她的丧礼。对我和妹妹而言,那是祖父母都没有享受得到的待遇。
我们都希望外婆上了天堂,同时也希望她在天堂里能够忘记“外面的婆婆”这句口头禅。
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