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屋后的汉江河

屋后的汉江河

2013-10-26 04:32 作者:媚娘 阅读量:38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夕阳西下,碧波潋?,舟帆点点,绿水映衬着蓝天白云青山,呤着艾青老人的诗,诠释我眼前的汉水山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深爱我脚下的这一片土地!……

汉江又称汉水,全长1532公里,是长江第一大支流。发源地在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隶属陕西省汉中市)冢山,而后向东南穿越秦巴山地的陕南汉中、安康等市,进入鄂西北后过十堰流入丹江水库,经过襄樊、荆门等市,在武汉市汇入长江。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涉及鄂、陕、豫、川、渝、甘6省市的20个地(市)区、78个县(市)。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873毫米,水量较丰沛。

汉江河从我家屋后流过。在楼顶上凉晒衣服、被褥时,借机观望汉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了。尽收眼底的汉江河仿佛我们家的后院,一年四季的微妙变化都逃不过我的视线。

周边勤劳的菜农们把肥沃的河滩地打理得很喜人。没涨水时,两岸河滩是沃野千里的良田,四季里都是颗粒饱满的丰硕呈献,四季里都包涵着沉甸甸的预期收获的等待。

这段时间,架不住连续几场秋雨汹涌地汇入,汉江河涨起来了,河面宽敞,依然平静,只是流速快了许多。可能是暴雨冲刷上游时夹带了泥土,主河道的河水浊流浑黄,全然不似往常那么蓝透清澈。几艘采沙船逆往顺来地穿梭着,低沉浑厚的汽笛声鸣过后,一切又归于寂静。

近处,以往茂密绿茵的河滩地都沉没了,覆灭庄稼的水面成了乌绿色,风里弥漫着呛人的腐烂的稻草味,一堆一堆的枯草乱枝半山崖边飘浮着,荡漾着。几棵树在水里泡着,只剩树冠露在外面。有两三只捕捉鱼虾的舟划拨着,移动的舟小得只能坐下两个人。

雨后洁净明丽的夕阳下,天马崖群峰顶部缭绕着薄纱似的雾霭,山犹若被淡淡的墨汁泼过,浸染后成了青黑色。长虹卧波的汉江大桥上车流如飞,仿古建筑的望江楼掩映在绿树丛中。

对岸的地势略高些,汉水填平了往日灰白色的河道落差,庄稼长势肥壮。或白墙、或红砖的房舍马赛克似的镶嵌在墨绿的群山之中,错落有致。

上游的河滩有些被淹了,有些显眼地露出绿油油坪地,不知名的鸟偶尔群体追逐着飞起一阵,降落后隐匿在湿地里。

平素隔几天我便站在楼顶观看汉江。春天时,满地的油菜花开了,鹅黄地毯似的陈铺到很远的视界,绿油油的麦地则象绿被褥点缀其中。暖风旭日里,空气中浓郁的花香呀,引得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忙碌地啜着花蜜。而燕子也总在不经意间已在我的眼前流连,成双成对的叽叽喳喳地叫着,忙着筑巢捉虫忙着谈情说爱忙着张罗筹备,紧张地期待新生的乳燕。

到了夏天,汉江河又是不一样的光景。金色的麦浪和着蓝粼粼的江水一阵阵波浪起伏。“稻花香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里无数的青蛙日夜不停地奏着此起彼落的交响乐,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浑厚绵延。夜晚融融的月光下,河面上星月的倒映熠熠燎烁。凉丝丝河风吹来,暑气尽消,流萤也会闪烁着灯盏四下地流窜。

寒风刺骨的隆冬,纷纷扬扬的雪无声无息地落入汉江河,河岸、远山白茫茫的,银装素裹,四野空寂,只有从来不会结冰的汉江河安静地流淌着。此时是她一年中最消瘦的时节,日趋紧收窄缩的河面让人担心它会断流。因为冬日雨水相对少,河泥滩上的裂纹象老农粗糙手上绽开的伤口。大小船只搁浅在细流若丝带的河中间,全当闲季歇息。一群一群的野鸭浮在江面上,给萧条单调的河面添补了几许热闹的景象。

偶尔会有老鹰象低空盘旋的飞机,展着三尺多宽的翼在半空之上滑翔,眨眼之间,便箭似的从空中俯冲下来,然后又急速地升腾,利爪间隐隐约约抓着黑糊糊一团东西,原来地里的野兔成了它填充肚皮的美食。

前年冬天在楼顶晒太阳,我竟然第一次看见了白鹭,它全身雪白,身上的蓑羽蓬松,长长的尖嘴,细细的脖颈,长长的黑腿,举手投足间优雅得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时而徘徊在湿草丛里,时而飞落在河面浅水处啄食。惊鸿飞舞间尽显绰约风姿。我暗暗地数过有二十来只,到去冬升至五十来只。略微提升的数字都是重视环保后的可喜点滴。

风平浪静时的汉江其实很象浣纱的西子姑娘,柔弱娇羞地终日洗涤着纤尘不染的嫩绿纱缦。东流的江水拍抚岸边,发出轻柔悦耳的声音,每一个漩涡、每一枚沙砾之间都纠缠着清晰而又复杂的情缘。

夕阳西下,碧波潋?,舟帆点点,绿水映衬着蓝天白云青山,呤着艾青老人的诗,诠释我眼前的汉水山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深爱我脚下的这一片土地!……

二??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相关文章关键词

《屋后的汉江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