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桂林散记

桂林散记

2013-10-23 20:22 作者:山兰 阅读量:33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歌手反反复复地倾诉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地祝福你。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桂林回来已经半月了。归来之后的每一天,我无时不在回忆桂林,牵挂桂林,留恋桂林。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地方。可惜,这次出游,四天三夜的行程中,我们第一天向往在去桂林的路上,第四晚折腾在回苏州的路上;实际游玩的三天中,只第一天游漓江观银子岩夜赏“印象刘三姐”是最美,余二天均在桂林市里逛公园,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浪费,让人平添几分郁闷。

很想为桂林之行留下些什么,可是,也许,去时期望太高,回来遗憾太多,故总也提不起兴致。本想就此算了,可是,脑海中却总有几个记忆的片段挥之不去,仿佛在催促我“快写,快写,再不写,就可惜了”。于是,终于在这个大风降温的清晨,坐定下来,泡一杯小兵兵带回的高山茶,闻着杯中升起的袅袅清香,温润心怀,整理思绪,静心回放桂林……。

漓江的情

到桂林的第二天,我们七点半就出发了,去赶磨盘山码头的游轮,九点游漓江。

船儿缓缓开动了,掉头,然后一溜儿排着队往东开。船上的人们排排坐,有的居然已迫不及待铺开了牌局,俨然不把美景当回事儿的样子。我可不想错过眼前的每一道景致,眼睛像机关枪,透过船舱玻璃,不停地扫射四周。

哈,前面那艘游船的船尾,白衣白帽的厨师们已经开始忙碌了,他们要准备一船游客的中饭。只见一个厨师在水桶里洗菜,另两个分别忙着在锅里烧菜,白铁皮烟囱里冒出了细细的白烟,娉娉婷婷地斜向空中。看到我隔着玻璃给他们拍照,两位大厨不客气地举起了大勺来遮脸,呵呵,还不好意思呢。

旁边的水面上,一页扁舟突然闯入了我的视野。三根白竹竿编成一张小竹筏,两位女子一前一后站在筏上,熟练地撑起竹篙向前进。那小竹筏就这样细细长长地漂浮在水上,时而没入微波中,时而又浮出水面,一路轻巧地自我们面前横穿而过,又超越了前面的游轮,慢慢地划向前方。远看,仿佛那人儿就是行走在水面上,让我想起了《射雕英雄传》里的水上漂神功。

低头俯视,梦中的漓江近在咫尺。时值枯水期,漓江的水位很低,大部分河床探出了水面,显现出成片的鹅卵石滩涂;两岸青翠高耸的凤尾竹下,赤黄的泥土和绿色的植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分明是在向我们炫耀雨季的漓江丰沛欢腾的盛况。透过清澈的江水,能看到水底的绿藻在随着水流柔曼轻舞,那白色、灰色、棕色、黑色的卵石,在流水的浸润下,显得尤为圆滑,净洁。江边,随意停靠着一张张简易小竹筏,有用三根竹竿编成的,有用五根竹竿编成的,统一的白色,统一的外形,统一的船尾装载着小马达,呵呵,简洁实用,又很规范,倒让人看得挺有意思。

船行大约四十分钟,开始进入漓江最精华的美景区域。同事中有二游、三游漓江的,纷纷劝说我一定要请随船摄影师帮忙照相,好将漓江最美的景致带回家。于是,一大群人嘻嘻哈哈地随摄影师爬上二楼观景层,十二分迷信他手里的单反一定是性能最棒的,他摄出的相片里风景一定是最美的。于是,在摄影师的教导下,每到一个景点,便一个个排着队轮流摆POS、拍照,一张又一张,全然不顾天阴着风很大脱了棉衣秀美有可能会感冒,全然不顾楼下的导游正在用心讲解漓江的青山秀水名人典故值得去静心听一听,也全然不顾这一路上经历的一座座山峰到底叫啥名长啥样有啥美丽的传说,只是一心沉醉于这层峦叠嶂的馒头山,这玉洁冰清的漓江水,这摇曳多姿的凤尾竹。摄影师拍完,我们还不过瘾,再用上随身相机,左一张,右一张,横一张,竖一张,笑脸配上美景,张张出彩。艳羡于这里山美水美的同时,忍不住为造物主独独垂爱桂林这一片水土而愤愤不平。

双眼贪婪地饱览美色,心中早已悄悄作了决定:明年暑假,一定随夫携女,再游漓江!

阳朔的晨

小城阳朔很平凡,街道不宽,路灯不亮,行人不多,车辆不挤,楼房不高。与我平日相熟的景致有所不同的是,阳朔城的四周,缀满了形态各异的小山峰。

阳朔的晨,在一片细雨霏霏中醒来,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噪音。轻轻拉开窗帘,仿佛拉开了一幕生活情景剧。楼下,正对着一溜沿街的水果店,勤劳的店老板们,已在开门铺设一个个摊位了;街上,车辆稀少,偶尔有行人走过,一个个神色淡定,脚步从容;也有那早起的游客,已经在雨中信步闲逛了,这质朴的小城,一草,一木,一房,一山,都值得人细细品味。

今天,毛毛细雨为小城带来了大量水汽,那不高的建筑群背后,一座座山峰缭绕着淡淡的云雾,在烟青色天幕的衬托下,若隐若现的感觉格外耐人寻味。这里的山别具特色,相对独立,却又成群结队,长相相似,却又各不相同。一眼看去,仿佛就是孩子们拙稚的小手捏出来的一个个小馒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线条圆润,有的孤峰突兀,有的细高狭窄,有的低矮圆钝……。哈,所有的这些小山,仿佛就是刚出笼的馒头,而我,恰是那学做手工的小孩子,正急切地揭开笼盖,想要吹散那蒸腾的热气,探头找寻属于自己的作品,而每一座小山又代表了一种不同的童稚,一份欣喜的心情。

那站在最右边的一垛,个子最小,像个乖巧的小弟弟,紧跟着前面的哥哥姐姐们。右边第二垛,高高瘦瘦的,头顶蒙着一层雾纱,仿佛一位纤纤巧巧的小女孩,害羞得不敢出来见人。第三垛,不高,却很伟岸,圆锥形的身躯给人以稳重和力量感,这分明是一位经得起重担的小伙儿了。那第四垛,却更像一位弱女子的背影,长发披垂,双肩消瘦,正默默地凝望远方,仿佛在等待心爱的人儿归来。哈,那第五垛,可是我今日最最喜欢的一垛了,它是一只刚刚出水的调皮的小企鹅,正仰头抬起那长长的却又很圆钝的小嘴巴,伸长了脖颈拼命想要咽下刚刚到嘴的鱼儿,那左耳朵边,居然停留着一只小小鸟,鸟儿正在尽职地为它梳理羽毛呢。在小企鹅的左边,还有一高一低两垛山峰,可是我全部的注意力已经被小企鹅所吸引,不愿再去欣赏它们了……。

我久久地被那一座座馒头小山牢牢吸引着,窗外飘进的风带着丝丝寒意,却无法将我吹回被窝,嗯,明年,待到明年,我一定带女儿再来,还住这家酒店,仍开这个房间,就站在这个窗口,好让女儿相信,妈妈所说的一切确确实实是真的。

桂林的夜

傍晚,我们惬意地行走在正阳路步行街上,这是一条与苏州观前街风格相似的商业街,一样林立的商铺,一样熙攘的人流。

我们从街的南端,逛到北端,又从北端逛回南端,终于进入一家“金顺昌”土特产店,精心挑选桂林特产。似乎,逛的时间太长,我有几分累了,拉个小凳坐下来歇歇。屋外,飘来一阵悠扬的歌声,简洁的吉他,伴着一个略带沙哑的男声:“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拥有我,我拥有你。在很久很久以前,你离开我,去远方流浪……。”哦,这分明是一首十分熟悉的老歌啊,轻柔缠绵的歌声里,带着几分淡淡的忧伤,像一块磁石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静下心细细听,想要分辨这到底是原唱歌曲还是附近有人在K歌真唱,可惜,我平时听歌不多,熟悉曲调却不知歌名,感觉不错却难辨真假,疑惑中忍不住请教年轻小同事:“真好听。不知是放CD,还是真人唱?”同事正忙,头也不抬回答我“应该是音乐吧。”于是,我边欣赏音乐,边耐心等待同事们购物。

买完食物,同事们又在店老板的引领下,进入对面烟店买桂林烟。我不买,慢慢跟在后面,正好出门搜寻音乐的源头。一抬眼,终于发现了,我的美妙的音乐居然就来自烟店隔壁!而且,还是真人演唱!我为之深深陶醉的动人的歌声,居然是一位酒吧歌手边弹吉他边深情款款地唱出来的!我还是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场景哦!带着几分震撼,怀着十二分的崇敬和欣赏,我静静地站在街边,远远地望向酒吧,痴痴地边听边看着这个歌手、这家酒吧。

这是一家很小很小的“街畔酒吧”,吧如其名,沿街而设。四方的屋内只摆放了一张吧台,墙边立着一只琳琅的酒柜,门外站着一只存饮料的保鲜柜,所有招待客人的桌椅都露天设置在门前街上,只有一位中年女人在既当老板又做着伙计。酒吧的四周,四五根粗大的树段横架在三角架子上,将酒吧与街道相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但又能让人一览无余的小天地,每一根树段的中间都是掏空的,种上了各色鲜花和小草,很十分地招惹人喜爱;正中间两根树段的缺口处,就是大门,一张简易小桌上放着一本酒水单,一根细树杆斜挑着一盏古老的煤油灯,一点点幽暗的灯光估计仅能照亮那单上的酒和饮料名;树段圈起的“院落”内,摆满一张张原木做成的桌椅,椅子腿上布满一个个粗糙突起的树枝节点,好像那树干只是去了一层树皮而已,非常原始的感觉;一位瘦瘦的男歌手坐在店门口的高脚凳上,怀抱吉他浅弹低唱,长长的刘海遮住了半边眉眼,猜不出他到底有多少年纪。小小的酒吧没有自己的灯光,没有豪华的设施,也没有年轻漂亮的服务生,只是不起眼的,十分娴静的,用歌声吸引着来自四方的游人。一群四五个游客走近来,停下脚步观赏了几分钟,陆续走进院内长椅边落座,老板娘慢慢地走过去招呼客人……。

歌手反反复复地倾诉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地祝福你。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我总是在这里盼望你。天空中虽然飘着雨,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歌声低沉中略带几分沙哑,将周围渲染成淡淡的忧伤,一下子感染了所有的客人,包括我,客人很多,却没有一个是在讲话聊天的,大家都沉醉在这深情的歌声里,仿佛依稀记起了曾经的往事。

“走了,走了!”同事买完烟催我回了。我不想离去,却不得不走,忍不住悄悄掏出相机,趁老板娘招待客人的当儿,对着酒吧拍了两张,将酒吧,将歌手,将树段,将老板娘……统统摄进去,带回家。我要把它放在电脑上,存在记忆里,这样静静的酒吧,我没见过。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桂林散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