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徐志摩
导读:这是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在为徐志摩与陆小曼证婚时所作的证婚词。徐志摩哀求道:“恩师,请为学生和高堂留点面子吧!”梁启超想到背后还有双方的父母,才收住火气。梁启超接着说:“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偶然在地摊上淘得一本《徐志摩美文精粹》,日夜捧读,读出了徐志摩别样的人生。
(一)潇洒的徐志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那挥手作别云彩的轻柔,蕴涵了多少至真的情丝。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这般的动人,轻轻的,悄悄的,脉脉的,不许一点儿尘世声响破坏此刻的佳境。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一“富甲一方”的人家,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无忧无虑,拜的是名师,读的是名校,浑身透着潇洒。
(二)诗意的徐志摩
又是一番秋意!那雨声在急骤之中,有零落萧疏的况味,连着阴沉的气氲,只是在我灵魂的耳畔私语道:“秋”!我原来无欢的心境,抵御不住那样温婉的浸润,也就开放了春夏间所积受的秋思,和此时外来的怨艾构合,产出一个弱的婴儿——“愁”。
这篇如诗如歌的《印度洋上的秋思》,字字句句、一点一滴浸润着诗人著称于世的万千柔情及其脆弱轻灵的气质。
诗化的散文,散文的诗化。他将诗和散文二者黏合在一起,难以分开,是他“自己的另创一格的诗的散文”。
(三)不羁的徐志摩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让……”
这是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在为徐志摩与陆小曼证婚时所作的证婚词。
徐志摩哀求道:“恩师,请为学生和高堂留点面子吧!”
梁启超想到背后还有双方的父母,才收住火气。梁启超接着说:“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陆小曼,徐志摩朋友王赓之妻。陆小曼和徐志摩,一个是窈窕淑女,情意绵绵;一个是江南才子,风度翩翩;一个是朵含露玫瑰,一个是抒情的新诗,干柴碰上烈火,怎么会不迸发出爱情的火花?
徐志摩常说:“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拒绝感情,或是压迫感情,那是犯罪的行为。”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徐志摩经历过的女人有:张幼仪、林徽因、凌叔华、陆小曼、韩湘眉,不少了吧,这还只是中国的。
(四)不幸的徐志摩
婚后,徐志摩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1930年秋起,他在南京中央大学教书,同时又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陆小曼在欢场里的无度的花销。
由于陆小曼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有一次,徐志摩晚上和几个朋友在家中聊天。陆小曼依然是很晚才回家,而且喝得醉眼朦胧。朋友们先后走了,徐志摩窝了一肚子的火。第二天,徐志摩悉心劝导陆小曼。据郁达夫回忆说:“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徐志摩绝望了,一怒之下,负气出走。徐志摩搭乘了一架中国航空公司京平线的济南号飞机,飞往北平。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信件,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但最终他还是走了。因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机毁人亡,徐志摩手脚烧成焦炭,死状极惨。这天,徐志摩刚届36岁。
田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