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三十八年后的团聚

三十八年后的团聚

2013-10-21 22:14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27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在这次初中毕业三十八年后首次聚会,我饱含深情朗诵了自己为同学聚会写的这首诗。整个聚会的餐厅里静极了,同学们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地听着,我感觉的出来,同学们都是在用心倾听......

2011年新年伊始,我们初三一班的同学在阳台山脚下,在京密引水渠畔相聚。全班四十六个同学,参加聚会的有三十二个同学,这是我们初中毕业后的第一次团聚。

三十八年了,人生有几个三十八年啊!这是很不容易的,能够有三十多人参加的确不容易。在此之前,组织聚会的同学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虽然大部分同学都是当地的,但也有一些同学早已离开了家乡,有的甚至联系不上了,再加上有个别早逝的同学,个别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能够有三十多个同学相聚,还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这说明同学们还都没有忘记我们之间的那段友情,没有忘记同学、发小和伙伴的那份情感。这是多么珍贵的情感啊!

三十八年前,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三十日,我们告别了自己的母校——北京四十七中学,告别了阳台山脚下的环谷园——我们的校园,在教学楼东侧全班合影,留下了我们少年的摸样、少年的笑脸。如今很多的同学都已是满头白发,有的已经做了爷爷奶奶,做了姥爷姥姥。岁月不饶人,少年的面孔早已不见,但还都能够辨认得出来,因为记忆是永远都难以抹掉的,从每个同学的脸上还能够看到那些少年的影子。

在聚会的前两天我回了趟老家,听到同学聚会的消息很高兴,也很激动。同学李进明对我说:组织聚会的汪会清同学让你写首诗,到时候朗诵。我当时听了并没有特别在意,原来也没想为这次同学聚会写什么东西。回到家后想到这件事情,很多上学时候的往事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我的脑海里跳跃,特别是看了我们初中的那张毕业合影感慨万千,因为那张照片早已不见了,同学李进明还保留着,是一张120相机照的照片,人很小,他把照片放大,聚会的时候每人发一张。照片虽然放大了,若要把全班四十六个人全都辨认清楚还是很困难的,毕竟过去了三十八年,当时我们都是少年的摸样,现在很多人都是爷爷奶奶了。因为我经常回故乡,所以有的同学也常常能够见到,有的同学有二十几年、三十几年没见了,但还能够认识,这也是从少年的印象里得来的。

得到了同学要聚会的消息,以及看到我们初中的照片,很是感慨,很多往事又出现在我的眼前,都在我的脑子里跟过电影似地一一闪现。于是我在同学聚会我前一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写了一首比较长一点儿的诗,献给三十八年后相聚的初中同学们。我当天把诗的原稿发送到进明的邮箱,他说:初中不少事情还没有写进去,还可以加进咱们学工学农劳动的,挖防空洞和拉练的事情,后来增加了一段,把这些事情写进去了。虽然这首诗是写给同学聚会的,重在抒情,抒发同学之间的友情,基本是虚写的手法,不可能采用叙事的手法,把很多事情都通过叙事写出来,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关键是抒情。

在这次初中毕业三十八年后首次聚会,我饱含深情朗诵了自己为同学聚会写的这首诗。整个聚会的餐厅里静极了,同学们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地听着,我感觉的出来,同学们都是在用心倾听,用自己那颗少年少女的心在倾听,用自己三十八年前的那颗心在倾听,他们在我的诗里寻找和品味着少年的情感,我是能够感觉得到的。同学们被我的诗朗诵感染着,我也被同学们的用心倾听感染着,是同学们让我激情饱满地朗诵完全诗。我被这种场面深深地感染,因为在坐的同学真正喜欢诗懂诗的极少,除了我大概也就一两个,但我的诗是写给他们的,是写给我这些少年的伙伴的,又是在三十八年后,我在这么多同学面前朗诵,因为我的这些初中同学并不知道我是一个诗人,虽然过去有的同学知道我会写诗,但那都是三十多年前我在生产队劳动的时候,并且那时候自己写诗的水平还是初级的,那个时侯我还是个青春少年。

三十八过去了,很多的东西都变了,人也在变,我们从当时十六岁的少年,转眼都是五十五六岁的年龄了,岁月真是不饶人,人生真的是过得很快啊!但不变的是同学之间的友情,而这种友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它会像醇香的酒越来越醇香浓郁。

2011.1.4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三十八年后的团聚》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