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七还魂:史铁生先生的天国遗书
给圈内圈外青年的一封信
可爱的青年们:
时间不住的移过去。眨眼间,先生迎来了人生的必然节日。从一个“当代文人”到“历史人物”的巨变惊愕中,记得仿佛已然过了头七。“铁生之夜”的烛光却依然照亮了我的心扉。在市场经济幻造的迷宫和梦境里生活,没有月光宝盒的道具,先生却也莫名感到你们就在我的身边。
可爱的孩子们,先生心疼你们。带着梦想与绝望勇敢的走着市场下的人生路。先生英文未必好,但总记得那么一个句子:
Don’t set you goals by what other people deem important , only you know what is best for you .
今日的先生与你们可谓是“人鬼殊途”,但是先生爱你们始终如一。在生前,曾有很多青年痴热的说,《我与地坛》是高中寥寥无几喜欢的语文课。听到这样的一席孩子话,先生是很开心的。但还请你们记住,先生不是导师,也不是什么老师。先生只是先生,一个比你们先出生先青年的人。
不知再过多少时间,先生会在另一个世界喝下阎王赐给的孟婆汤忘记凡间一切后,你们的先生的我,那时候怎么映在你们的眼里,那是不能想象的了。这一刻,先生大概确乎莫名很唐僧,但请记得,先生的“猴气”依然也是有的。大约像我现在,嗤笑如同浮云的过往一般,你们也要嗤笑先生古老的唐僧字书,也未可知的。先生为你们计,但愿这样子,你们若不是毫不客气的拿我做一个踏脚,超越了先生,向着高的远的地方去,那便是错的。
没有中心的随笔到这里,作为一个“文先生”的我,却莫名还是想给“文后生”的你们一些建议。别一味的埋怨乃至神马文学。生前的这些年文学在传统在网络的蜕变,我知晓一些,也收到了一些的苦闷:
“先生,中国文学怎会有明天?!
如今,社会分工纷繁,而很多工作属于女士专场。高呼男女平等的同时,女子依然少不了讥笑为“花瓶”,尽管她们常有“一切招待,全用女子”的光荣广告。趟把这种现象引申到文学,细细一想,文学倘要这么突然的飞黄腾达,单靠原来的文学是不行的,文学至少得以H的姿态一丝不挂不可。
几十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提高了现代白话文学的影响力。不过我们还常常听到职业文人的痛苦呻吟,评论家的对于市场文学的讥笑。
文学从“闺阁”走出,到了社会上,其实,依然还是成为给大家开玩笑,发议论的饭后谈资。这是因为文学虽然普及到了人人皆可的自由上,终究还是需要靠着“养”,这是现在的文学大家有过的叹息。也是一切文字写手的一般苦痛。俗语说:“受人一饭,听人使唤”,就是这理。市场经济尤甚。
在没有消灭“养”和“被养”的界限以前,文学的叹息和苦痛是永远不会消灭的。
所以一切文学,倘不得到独立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精神文明之繁华,就都是空话。
先生,如今的文学身上沉沉的压着三座大山,首当其冲的便是帝国主义的入侵——出版商。
市场文学是没有出版界只有出版商的。这话虽绝对,可是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一个绝对的世界里。出版商们以现有文学环境为依托,制度了文学。在以赚钱为立足之根本的大环境里,出版商终究革了文学的命。...”
市场蹉跎。文学寂寞。我单能这样“同情”你们的苦闷么?
你们和我,像尝过血的兽一样,尝过爱了。去吧。为要将市场鸟笼的生活从寂寞的桎梏中救出,竭力的做事吧。
我爱着你们,在阳间记忆消失之前,一直爱着。尽管先生确实无法告知还会有能力爱你们多久?
说这话,并不是说,要求你们受先生的报酬,我对于‘教我学会了爱的你们的要求,只是受取我的感谢罢了’…像吃尽了亲的死尸,贮着力量的小狮一样,刚强勇猛,舍了先生,踏到人生上去就是了。
先生也确乎就是你们历史书中学习的红卫兵了。1966年,先生正在中学,而过了几乎20年的光阴,你们大多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先生并未在上山下乡的年代里用尽我的青春与激情。插队落户一两年间我便在最为骄傲轻狂的生命里废了双腿。我们便是你们历史书中的讲述的毛主席时代的孩子。毛主席不是我们的偶像,而是每天每夜最想见的至亲。文化大革命已然历史了,结果是失败的。但文化大革命的动机是高尚的纯洁 的具有远大意义的。文化上的革命也不会因文化大革命而终止。在我的生命里,残废的双腿是我的遗憾,但我从不后悔在那个血色浪漫的红色年代所做的一切努力。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一个市场时代无处不大话的世界里,你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念和勇气带上金箍圈为爱
西行呢?
记住毛主席的话,反压抑个性者,罪莫大焉。一切反动派皆是纸老虎。一切反文学,也是纸老虎。
我的一生就令怎样的失败,怎样的胜不了诱惑,但无论如何,使你们从我的足迹上寻不出不纯的东西来,只要做的,一定要做的。你们应该从我的倒毙的所在,踏出新的脚步去。哪儿走,怎么走的事,你们也可以从我的足迹上探索出来。只要你们敢于直面惨淡的市场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血泪。一定是可以的。
可爱的孩子们,将又不幸又幸福的你们的先生的祝福浸在胸口,正视人生的道路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走罢。青年们!红色之路并不虚无。
革命爱情!
革命婚姻!
革命主义!
革命教育!
….
这才是消灭世间哀叹和苦痛的唯一出路。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致以诚挚的布礼! 先生 魂笔
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