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漫行
导读那明澈的月光,那纯净的晨曦,属于丽江;纳西古乐、东巴文字、酒吧文化属于丽江,这其中无不折射着纯朴与宽容的内涵,正如深植于此的正统儒学文化,在这边远之地得到完整的传承......
夜的丽江是魅惑的。
夜幕渐垂,灯影勾勒,古城梦境般的迷离。
丽江的建筑,多是人字屋顶,飞檐耸立,如鹏鸟张翼。木门木窗,户户临水,夜的装点下,轮廓模糊,隐约有种神秘的寄寓。古城酒吧一条街上家家店铺廊外都亮起红灯笼,成串成陇,一户挨一户,整条街便有了美丽的照映,煞是光媚。街上人群熙攘,镁光频现。走着走着,偶见濒水的一扇窗前,女子倚栏,长发掩遮半张脸,出神地望着窗下流水,不知神思何处,抑或渴望着《一米阳光》般的邂逅吧。过门关口前行,远处有阵阵歌声,忧郁而沙哑,吉他的伤感,扯得人心痛,循歌寻来,见一间酒吧,内饰粗犷的摩梭风格,不禁想起“走婚”的习俗,心情一下宽松了,放下许多俗世约束。客人们尽情的和着歌手唱着,店堂里赫然写着:只结识陌生人。这陌生的丽江,这陌生的酒吧,这陌生的人群,不必探问心事,此刻只需尽情唱歌,让心绪暂别,让烦恼暂放……心底竟有一缕温暖升起,似有回归家中的悠然与祥和。
看景不如体验,找了家小店铺坐下,点了丽江耙耙和鸡豆粉皮,悠然地品,望着窗外来往的人,有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夹杂着各色语言......听脚步敲击石板路的声音,判断着过往人的心情,偷得一刻清闲。
夜浓了,淡去了街头的嘈杂,古城沉静了。走出店铺沿忠义坊前行,转角见一处人家,落地栅门敞着,木质围栏上摆放了数处盆花,电视机里播放着我不知名的电视剧,一对老夫妻安然地坐于其间。不禁幻想此门中若是我,定当伏于围栏上,静听房前流水,构思一段我喜欢的故事,寻一张锣,开一面鼓,邀来一班纳西老者,胡弦侍之,奉乐《紫微八卦舞曲》,奏《浪淘沙》,唱《山坡羊》,演曲《一江风》,忆李隆基风流,叹李后主哀怨,感李太白飘逸,观唐教坊曲牌,聆道教科仪乐……思古之情油然,演绎风情韵致唐宋梦回的精彩。
收回思绪,不禁叹息,抬头望天,幽蓝的天幕上一轮皎洁的朗月,澄明地洋洋洒落一地清辉,放眼街巷,只余我独行,鞋跟敲击着石板古路,眼中的屋檐房角突现,勾回着幽幽的心情,忘却的心绪被拉回,曲曲折折地回放着,仿佛走回的是自己的曾经……此时的丽江是最适宜忆梦的。
晨的丽江是澄澈的。
星落日升,天边一缕曦辉破晓,古城在黛色晨雾中苏醒。
微明的天色构画了建筑的外形,天空似乎并不远,明蓝清澈,白云如絮,透着轻灵的妙曼,微风轻拂,凉爽直沁心脾,深深吸一口气,慢慢地轻吐,昨日的尘屑在这一呼一吸间洗净了,整个人充满了晨的清新。
城中店铺门扉紧闭,一个人徜徉于街道上,心情全然没有了夜晚的娇媚。走走看看,路灯从宫框中流泻出光线,柔和的如同这古城的流水,让人从心里泛起一份留恋与不舍。沿街的店铺前必有一条源自玉龙雪山的溪水流过,清澈见底,那槽是人工修筑的,猜想这水是消防急用的。隔溪而居的店铺,每扇铺门上都精细地雕刻着花鸟鱼虫、招财进宝等各色图案,寄情寓意,纯朴风情,此中可见一斑。细品工匠手艺,算不得精良,却也不乏时日的磨练,这一刀一刀的镌刻中无不体现出耐心与细致。
行至拐角,忽听棰衣声,顺声寻去眼见路边一处院落,门前一泓溪水,挽发女子跪地挥棰而洗,这“咚,咚”声,唤醒了静谧的晨。天光大亮,店铺陆续开张,一家木刻店吸引了我,踏进门去,店堂中央墙壁上挂着一幅啡色边框,黑底金字的东巴文舞谱,质朴中透着优雅,侧面墙壁上挂满了琳琅的出卖品,多数是以东巴图形文字表达的祝福,刻工精细,设计独特,店主是一个美院毕业的年青小伙子,瘦小而单薄,说起我想购买那份东巴舞谱,他一脸的不舍,从他的眼中读不出商人的故作,更多透出了一份单纯,或许这真是一次他精心之作吧,满心欢喜地买下了,慨叹着自已的眼光,暗自得意。
怀着明净和满足的心情,走出古城的南大门,耳边似有乐声响起,一路回旋在记忆里……
那明澈的月光,那纯净的晨曦,属于丽江;纳西古乐、东巴文字、酒吧文化属于丽江,这其中无不折射着纯朴与宽容的内涵,正如深植于此的正统儒学文化,在这边远之地得到完整的传承,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丽江韵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