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榆林――红石峡

榆林――红石峡

2013-10-26 05:12 作者:朝宗慕鱼 阅读量:37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历史就是历史,任何人都无法更改,即使是神仙或上帝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我们能做的是力求保护他,防止继续遭受自然的侵蚀,遏制人为的破坏,使之保存该有的本相,即便是残垣断壁,支离破碎。

天公作美,人气祥和,温和的太阳扶起清爽的风,伴着婀娜多姿的轻云,穿梭在绿荫幽静的栈道间。和谐的摩托声在耳边奏起优美的进行曲。那种曲调,那种节奏像入梦境,感觉在飞。跟着神的召唤,心灵畅想久久期待的他,心肌有点颤抖,手脚开始酥软,眼睛出奇的发亮,嘴唇扭扭好像有好多的话要说却都被咽了回去,至于脸部表情也许只有神,只有仙,只有上帝才知道。

到了,终于有幸可以拜会拜会你!我心中的仙境,我向往的圣地——红石峡。

有当地朋友做向导,我们没有走前门进入红石峡,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将以特有的视角去观察,感受展现在面前的美景。脚底凉的透心,踩着滑柔的雪地,倾听吱吱的雪歌,如天使般飘了起来。心想:若是白天能让我一饱眼福,该是多好啊!“喂,你怎么啦!”姐拍了我一掌。这时我才从陶醉中醒来,睁开双眼,直直地盯着,生怕眼前的一切瞬间消失。米色的沙滩虽并不大,却处处令我着迷,时时让我陶醉。触及沙滩,看着也许用青丝,玉带或更多的词来形容的这条似闺女般,带有羞涩之气的人间仙河——榆溪河。当我走过时,那红润的面颊,性感的嘴唇,细顺的秀发似有言于我,但只做示意,散发出甘甜的砂土水气,便飘然而去。

为寻找各自的观赏点,大家分开行动,我获得了独享仙乐的自由空间。不久,我便登上石拱桥,就其造型真是巧夺天工。河上有桥,桥中有河,河与河东西南北纵横交错。隔着桥中河望去,顽皮孩童们在水里嬉戏!有露着肚脐,有光着屁股,跳来奔去,天真可爱。我站靠桥栏,眺望沙河,势有“大江东去浪涛尽”之豪气。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重重疑问,我进了峡壁岩洞。

岩壁上以佛洞和雕字为主。关于佛洞,真是佛毁洞空,迫有几分心寒之意。历久年长,佛洞受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面目全非,还好偶有残留,仍然可看出些特征。图觉殿融自然景观为一炉,充分表现出了当时的人文文化。殿顶是凹圆形,殿地呈四方形,展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殿壁是工匠结合石料自然特性雕刻而成的山,水,沙河,云雾,草木,逼真之极。在这些佛洞里随处可见洞顶上雕有八卦图案。对宗教稍有了解的人会知道,八卦图是道教的主要特征,为什么会出现在佛洞里面呢?不难看出当时朝廷对宗教的开明,也体现两种不同宗教的相互融合,然而古人为什么要在这块荒漠之地凿此佛洞,我就不得而知了。岩壁上除了佛洞就是风格各异的题字雕刻,但不管是何种字体,都有其特殊涵义与背后动人的故事。

石刻中有显自然特征的:列屏云寒,溪谷回春,金阳吐秀,岩赫俱瞻;有体现思想抱负的:还我河山、地楼封泰、俯纳边流、功在名山。更值得关注的是很多石刻字体现了民族统一,民族交流的:汉蒙一家、华夷天重和蒙文的刻字。据此推测部分佛洞和刻字应该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史书记载那时既是佛教特别被尊崇,又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朝廷大兴寺院、佛窟。而这一地区正是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必争之地,并且胡,鲜,羌,氐也正是在此前后被融入了汉民族的大家庭之中。若现在要寻找他们的遗迹,便只能从个别姓氏略知一二。如:拓姓是拓拔族的后裔,党姓是党向族的子孙等等。

不管历史如何如何,我们只能接受,但是对遗留下来的古迹,今人该怎样对待,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随着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当地的一些政府便拨重资,下大力气重建历史古迹,但是这样做有价值吗?现代人能够完全领悟古人的创建意图吗?后人能够真正了解历史吗?我可以肯定地说:“不能,而且有些完全不能”。这样做只能够体现当代人的庸俗和浅薄。他就像在一条破旧的麻布袍上补了一块丝绣手帕,且招摇过市。

历史就是历史,任何人都无法更改,即使是神仙或上帝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我们能做的是力求保护他,防止继续遭受自然的侵蚀,遏制人为的破坏,使之保存该有的本相,即便是残垣断壁,支离破碎。唯有如此,后人才有以史为鉴,学古扬今的资本,才能学习古人的各门集大成的艺术。

再往前,就要出前门了,我的旅程也就到达终点,拍张速照以做留念,便调头返回沙滩。此时已过中午,同行的伙伴在柳亭下等我已久。彼此寒暄几句,便驱车离开。

作别了红石峡,我是你接待的千百万游客中的无名一员,我悄悄的来,便要悄悄的离开了,我不能带走什么,只拍壁影一张。我更不能留下什么,仅遗恋心一颗。红石峡,你非凡的气韵缭绕漠北,你是我心灵深处的绝境,你是榆林人的瑰宝,你是中华民族民族发展的见证。挥手作别,迎来了燕子的热情挽留。敏捷的舞姿,清脆的歌声再次唤起我依舍难别之情,内心有些骚动,眼中只有你??我的燕子,我的红石峡。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待到情缘良结日,便是我们再续时。心里想着,回首掺望,她已远远的蹲在了哪里,接待着像我这样的漠外来客。

相关文章关键词

《榆林――红石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