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啊,故乡的元宝山

啊,故乡的元宝山

2013-10-22 23:04 作者:流水 阅读量:2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丹东并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像这样的人文景观并不多,如果把它保留下来,恢复旧貌,留下一点点历史风貌的痕迹,在钢筋水泥浇筑的现代化建筑群中,也不失江城的一道风景啊!心中不免飘起一丝感慨。

市政府下决心推行民心工程,恢复元宝山的风貌,打造一所美丽的公园。这消息无疑让江城的百姓们兴奋不已,也勾起了我的兴趣。趁冬日暖阳之日信步而去,尽早欣赏即将变成公园的山麓景色。

翻过于家沟山岭,迈入了八道沟元宝山的南侧山坡,当即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占地约万八平方米新建的市第一医院大楼,在冬日的阳光下格外醒目、漂亮。医院竟然建造在即将成为公园的附近?!人们不能不为改制后医院老板的头脑而惊赞!将来患者们面对风景区治疗休养,心情肯定是有所欣慰,可谓是一道不错的治疗风景啊。可是百姓、游人们呢?在欣赏元宝山风情的同时,一览医院的风貌,是否会从中透视出人间沧桑的悲戚?显然,金钱和利欲又跑到人们期盼的前头,洒落到公园的规划中了,心中未免升起一股感叹。

顺坡而上,昔日“富八道”的象征,著名的桃花村和杏花村,已荡然无存,一片废墟,不知此处是列入公园的规划之中,还是改作它用。不禁使人一阵酸楚,一片茫然。昔日的记忆犹如一泓溪水,缓缓冲破心扉,流淌着……

丹东是一座依山傍水的秀丽江城,元宝山就是一座充满自然风光的山麓,不知是由于远远望去它的外形酷似一个元宝,卧在八道与九道沟之间,还是传说中,古时一个贫穷的赶考学子,在此山拾得一个金元宝的原由,人们即为它取了个吉祥的名字“元宝山”。

后来,又传说曾有人看见一对巨蟒在阴雨天气中于山中盘旋飞舞,不禁使元宝山增添了一丝神话的色彩,也为八道沟增添了不少灵气。从此,诸多的富人、商家纷纷而至,或建宅,或办厂开店。著名的桃花村和杏花村就建在元宝山附近的一个向阳的南坡上。

两条顺坡而上的小巷,清一色的青石板铺成的路面,靠山的巷头,都各自林立着一座气派十足的牌坊,以示区别。巷的两旁也是一座座清一色的青砖大瓦房四合院,每户门前气派的大门楼自然就成了宅主家的金钱、权势的象征了。

不知何原因,一条坡巷的家家门前都种有一棵桃树,另一条则栽种一棵杏树,每到春和景明,春风拂起,桃花、杏花竞相开放,香气扑鼻,蝶飞蜂舞,两条坡巷争芳斗艳,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后来,随着社会的变迁,虽然杂居了不少人家,风貌大减,但昔日的风情依稀可见。

丹东并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像这样的人文景观并不多,如果把它保留下来,恢复旧貌,留下一点点历史风貌的痕迹,在钢筋水泥浇筑的现代化建筑群中,也不失江城的一道风景啊!心中不免飘起一丝感慨。咳,也许这些想法只不过是市井草民的短浅见识罢了,哪里能赶得上父母官和设计师们的宏图大志呢!

山,一旦有了灵气,自然少不了虔诚的信徒,少不了庙宇寺院。香火弥漫,敲木鱼声、诵经声终日不断,每逢上香拜佛之日,祈福的人群络绎不绝。就连外国人也指染上了这块风水宝地,在元宝山附近的青龙山坡上,相继建成了教堂,医院……

元宝山虽不大,秀丽的原生态风光,也令人心醉,吸引了众多的市民百姓。每逢清晨或节假日,或是春阳高照、夏日炎炎,周围的百姓们都会登山游览赏景,纳凉休闲。山坡上绿树成荫,野花千姿百态,绽开笑脸随风摇曳,阵阵清香随风扑鼻,令人心旷神怡;虫鸣鸟啼,蝴蝶、蜻蜓嬉戏丛间,树叶在风中摇曳婆娑,时时也会看见苍鹰在空中傲翔,雀鹰在林中穿梭扑捉山雀……

站在山顶眺望,不仅大半个江城尽收眼底,就连邻邦朝鲜的新义州也历历在目;鸭绿江上碧波荡漾,海鸥野鸭旋舞,船影白帆点点;山脚下清澈的大沙河水,缓缓地融入鸭绿江。

山南半坡丛林中有一座钟鼓楼,虽已陈旧,却是我和伙伴们经常光顾的去处,捉迷藏,戏蝶扑雀,采摘山花、野果,那一朵朵、一串串红中透紫的山饽饽头,酸甜爽口,至今想起还会吞咽口水哩!

日月穿梭,时光动荡,人世沧桑,万事沉浮。风云多变的历史也为元宝山涂抹了一层又一层社会政治生活,人文景观的色彩,自然风光逐渐褪色,元宝山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靓丽。那一年又曾听过谣传,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一对巨蟒在山上腾空跃起,向东飞去……当然,这也许某些人对元宝山昔日眷恋的宣泄罢了,但元宝山确实日渐清冷、萧条。曾一度“革命”的口号封杀了百姓的休闲游览的权利,倍遭冷落的庙宇,也陆续改作民居,山坡上堆建的一排排无序的民居,筑成了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巷,遮住了日渐萧条的山野风情。唯有那山坡上一座园林苗圃花房,还能时不时地飘起一阵花香,一所中学孩子们的欢笑声和清晨一些居民晨练的脚步声,为元宝山带来一丝生气。

后来,不知哪位高参的建议,竟然在元宝山破绿毁林修路,在山顶修建了一座电视塔!高高醒目、威武挺拔的电视塔,向全市人民传播现代文明的影视,却不知扼杀了多少元宝山的自然风情。好在这次规划中,已将电视塔改建为游人观光,俯瞰江城风貌、异国风光的观光塔,也许能成为修建后的公园一条新的风景线。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随着市民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棚厦区逐渐改造,元宝山下伫立着不少花园式的居民小区,元宝山又被现代化的都市文明遮住了自己的色彩。一些民风习俗也在悄然滋生,庙宇寺院,洋教堂也逐渐复苏。虔诚的信徒接踵而来,木鱼声声,香火缭绕,诵经阵阵,与校园里学生们奋发读书追逐高考的气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怪异情景……

日子越来越好了,百姓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了,对元宝山公园兴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了,市父母官们也越来越体贴民意顺乎民声了。这不,又下狠心投巨资将名噪一时的四中迁出风景区,异地建校,这在财力并不太宽裕的丹东来说,无疑是一种壮举!

三九的冬阳虽然高照,但寒风依然凛冽,我的记忆思绪在寒风中抖动着,渴望着,修建后的元宝山能更加美丽,真正成为江城一道自然、和谐的民生景观,为故乡续补历史风情,增添文明色彩。

期盼在心中升腾着,融汇在冬阳中,五彩斑斓,如梦如幻,冥冥的朦胧中,彷佛有一双巨龙,带着五彩祥云从天而降,落到元宝山上,从此,祥云笼罩着我的故乡,幸福着故乡的父老乡亲们。但愿这不是幻梦!

一缕暖暖的冬阳滑落在我的心窝,温暖着我的期盼……

田少宇

相关文章关键词

《啊,故乡的元宝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