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平民诗圣

平民诗圣

2013-10-26 05:20 作者:武安君 阅读量:44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安史之乱,把煌煌大唐摧残得支离破碎、遍体鳞伤。他,忍痛目睹了这一切。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年少的他恃才傲物,豪放不羁。他自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是他夸口,事实确实如此。观他诗文,拍案叫绝之后,总是让人不禁回过头细细品味这神来之笔。盛唐晚期的杜子美意气风发,乘着年轻,游历四方。登山观景,入海扬舟,好不惬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年少就是轻狂。

求官不得,壮志难酬。人一旦到了中年,做什么事都讲究现实。而现实对他来讲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不是他没本事,而是时势总是把有本事的人排挤在外。说来就是他时运不济,晦气背时。困顿在长安城中,郁郁不得志。无奈,只好发出了“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感慨。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既然深居九重的皇帝只热衷于边庭用兵,开阔疆土,然后好揽着美艳的妃子尽享欢乐,幻想着江山千秋万代,固如金汤。那么,自然就看不见儒生的才华、也听不见才子的牢骚。“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大明宫中最不缺丽人,但你最好不要为此而发什么牢骚,不是怕皇帝陛下发怒,“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须知,得罪了权归,那才子也得被整为疯子。谁还能忍受这些,对着西北吹来的寒风,杜甫叹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边疆的局势乱到这份上,傻瓜也知道天下大乱只在目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安史之乱,把煌煌大唐摧残得支离破碎、遍体鳞伤。他,忍痛目睹了这一切。国难当头,他一介儒生还能做些什么呢?身陷敌营而誓死不降。有此气节,亦足以显扬。

“上怜国难朝扣富儿门,下痛民穷暮随肥马尘。”国都乱成那样了,还求什么官呢?看着锅儿都生出铁绣,除了四处乞讨,但求一餐之饱外,还能多想些什么。一个有大志大才的人沦落成这样,又去怪谁在作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个文人,有时候经历厄运和身处逆境也并非完全是坏事。糟糕恶劣的环境往往让他们写出更多的、更亲近百姓的、更有血有肉的佳作。也只有那样的诗篇,才足以流芳百世,脍炙人口。遗憾的事,滔滔不绝的美誉总是在诗人死后。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别了,李唐时代永远的诗圣,你的身影早已埋没在当年的腐败、混战和饥荒中。可后人再也忘不了你那沉郁顿挫的诗篇。因为,她属于百姓,归属民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声无息,不要奇怪,诗圣一直还在老百姓的心里,好多人的身边。

相关文章关键词

《平民诗圣》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