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吹笛》
导读村口的那棵老槐树,迎来送往三百载,如今却找寻不见它的踪影?时光啊,请告诉我,谁的根比它的根扎得更结实?谁比它更多地遭遇了尘世的冷热与生死?
一个牧童,一根短笛,一只水牛,一棵老槐树,承载了多少文人墨客对田园生活的叹惋与憧憬。
岁月的脚步匆匆而逝,多少画家青睐于牧童吹笛的水墨画?多少音乐家倾情于牧童吹笛的悠扬音符?多少诗人痴迷于牧童吹笛的诗情画意?
贺绿汀以一曲《牧童短笛》,奏响了一个世纪里一串淡淡的水墨画的音符。
牧童吹笛,吹亮了牧童归去的怡然心境,吹醒了浓郁的江南水乡,吹绿了牧笛悠扬的季节。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漫漫的笛声伴着故乡袅袅娜娜的炊烟,连接着古巷幽幽深深的思念,奏响童年的质朴,唤醒田园牧歌的岁月。
谁立在逝去的童年岁月中听悠悠笛声?夕阳的余辉把远山近野涂得朦朦胧胧,悠扬的笛声划破宁谧,谁在痴痴地期盼复活人类的童真?
村口的那棵老槐树,迎来送往三百载,如今却找寻不见它的踪影?时光啊,请告诉我,谁的根比它的根扎得更结实?谁比它更多地遭遇了尘世的冷热与生死?
牧童,笛声、草地、月华,我们只能在这样一副恬淡的水墨画中找寻心灵的安宁吗?只能在一首首牧童笛声的诗行里找寻生活的恬静吗?
笛声悠悠,田园如梦!我们只能透过诗,透过画,透过音乐来完美心灵世界的追求吗?来完美世外桃源生活状态的向往吗?
何时才能收获这么一个远逝的真实的黄昏:牧童吹笛?
2011年1月9日晚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