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虎去兔来 良宵之随想

虎去兔来 良宵之随想

2013-10-26 05:27 作者:一江 阅读量:20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呵呵,年复一年,现实转眼已为陈迹,时光流逝,不可逆转,金兔至已,龙年又望了。这兔年春节又是怎样光景,不得而知,但愿兔年兔兔(处处)如意哦。

虎年悄悄地溜走了,兔年又悄悄地来了,眼看又一个春节要到了。但虎年的春节仿佛还在眼前晃动呢,那就八股文记之,以飨我心矣。去年此际,也是一如既往,回探老家的。¬

农历二十八晚,我们一行驱车抵达母亲寓所,已是室灯明亮,其时菜肴满桌,碗碟盘煲,热气腾腾,自然饭后万事大吉。

二十九晨,被母摧起,来到外楼道旁烧纸钱给阴间父祖们,就在地上划圈烧纸钱,边烧边说拿大钱拿大钱喽。小午上街,在这叫做龙潭的古镇上买画购联,喜气洋洋,怀想这古镇,好象南北朝时期就存在了,清乾隆皇帝经过此地时留有行宫,不过行宫遗迹现不存,却有乾隆亲撰的楹联:三茅天际青莲耸,二水云边白鹭飞;圣迹长留欣继武,慈颜有喜庆承欢;风物江山艳阳候,人文都会太平时。此镇紧挨沪宁线,儿时热闹非凡,节日更是,男女老少,人声鼎沸,青石板小桥,青石板街道,时而马车走过,木楼小屋夹道,一条小河中分,南北二街,北街为居,南街为商,综合商店,饭馆,照相馆,洗澡堂、连环画阅览室、各类商铺俱全,让人忘不了的就是在小吃店吃锅贴,这锅贴味道纯正,鲜美,吃了忘不了的,现在吃不到这样锅贴了…还有那打煤场,打铁场现在没有了呀。那河桥旁原来有二姑妈家宅,那时我和三哥顽皮,经常去与六个表兄弟妹嘻闹,恶作剧,二姑经常笑着说:“这二个甩蛋”…可是现在人去楼空,姑妈也故去多年了,儿女们也各奔前程了,此刻不免油生怅惘。

三十上午,阳光灿灿,亮上街头去美发,一面美发,一面与发师海聊:如何开发小小龙潭古镇文化产业云云。傍晚可是大年三十晚,家家可是点炮用饭啊,我们在炮声中饭毕,之后春晚电视节目必赏,看后感叹,今春晚好象又不够景气,节目少质量粗,头轻脚重,如坠云雾昵。

大年初一睡至小午,起床就午饭,饭后即驱车拜年,过百十华里半日抵及,那西郊更是,山乡暮色,江山如黛,及至晚肴如群仙过海,各展风姿,大火锅羊腿肉温香扑鼻,大块进口,撕嚼对饮,天之蓝美酒独领风骚,一桌用酒唯我独尊。

大年初二依然。

初三午后独自驱车回返,及家听母言吾侄夫妻儿仨候我未及匆匆而返,我顿觉怆然。

初四晨去舅舅家拜年,济济一堂,盈盈一桌,请酒闹翻了天,一个个如红脸关公,大有吒咤酒坛风云之势…

初五,应邀拜谒老朋友,也是儿时邻居,与我同龄,那时他们家徒四壁,屋墙洞穿如网,冬日一家六口挤在破屋内颤颤发抖,木架床上垫稻草,一被遍盖三四,早晨小解就把垫草扒开一洞,就地解决,人都不要下床。如今好了,开了个五金店,一年收入十万余,不过这一切我们一家功不可没,所以他们也懂得报恩,这不一家仨口热情洋溢陪酒,却不胜酒力,又是唯我独尊!

初六,拜访老上级沈老和益兄,这沈老在学校时与我朝夕相共五载,当时每天中午就我俩在学校带伙,有意思的是自作自食,他作橱我烧火,我作橱他烧火,开发我的酒量他可是起盟老师呢!那益兄是个不出名的音乐人,有天赋有慧根,就是没开发好,工作在水电行业,那一年他在乡间水电站排水,河里的大螃蟹源源不断地被大水泵吸入排入大水池,我们捡了满满二脸盆,就地烹烧,因为我们吃得太多,第二天大闹肚子,一天都未安稳,嘻嘻嘻…。这春节拜访自然又是美酒当纽带,音乐作桥梁,醉而方休呵!初七,传来电话消息,乡间那三间自盖小屋,自来水管冻裂水如喷泉,于是寻了水工修缮,花了半日功夫,别看这三间小屋,距港口咫尺,马上撤迁就能换来一套新区套房,可合算了。

初七乱转了一天。

初八,全日未出,电话约乡老弟名叫小老八的来家小酌叙谈,因为他是我多年培养起来的家乡私人“通讯员”,家乡的一举一动我可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呢…

呵呵,年复一年,现实转眼已为陈迹,时光流逝,不可逆转,金兔至已,龙年又望了。这兔年春节又是怎样光景,不得而知,但愿兔年兔兔(处处)如意哦。

月华

相关文章关键词

《虎去兔来 良宵之随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