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买猪头

买猪头

2013-10-26 02:23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25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想起买猪头的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多年,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再也没有排队买过什么猪头了,家里再也不做猪头肉。说实在的,过去喜欢吃猪头肉,现在对猪头肉不那么感兴趣了......

过去过年都要买猪头,做猪头肉,因为猪头是不要肉票的,肉票就能够买那么几斤肉,想吃肉只好买猪头了。记得三十多年前,特别是快到春节的时候猪头很难买,必须很早就去商店排队,一般都是后半夜,也有的一整夜的排队买猪头。夜里是不卖猪头的,商店到了第二天上午八点才开门。但需要排队,有的人不愿意一夜都站在商店门口排队,只好把筐子放在肉店门口,用筐子当做排队的东西;还有的人组织大家抓号,每人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顺序号,开门的时候按着这个顺序号排队买猪头。一般一次不会有很多猪头可卖,大概也就是十几个猪头,排到十几号以后的人就不用再排队等了,就是等也买不到猪头。

那时候除了猪肉要票,猪身上的所有东西都不要票,排骨随便买,猪肝猪肚猪腰子什么的都不要票。但是没有人买排骨,也没有人买猪肝,猪腰子一毛钱一个,那时候买来也是喂猫的。猪头当时两毛多一斤,比排骨便宜,排骨是三毛三一斤。买一个大猪头也花不了几块钱,绝对超不过三五块钱;一个大猪头能够煮一大锅,够过年的了。

半夜三点钟,婶婶家的二哥在窗户外面叫我:二头,走,买猪头,排队去!

我还朦朦胧胧的,母亲在旁边推醒我:起来了,和你二哥一块排队买猪头去。

一想到过年我也就来了情绪,马上穿上衣服,和二哥一起排队买猪头,过年没有猪头这年可就没法过了,猪头肉可是从三十到初六桌上的一道好凉菜啊!

因为有好几次都没有买到猪头,商店一次就有十几个,十几个猪头总是不够买的,等到了我们这儿就没有猪头了,只好过个一两天再来排队买猪头,排了几次队都前功尽弃白排了,但不能灰心,还得以利再战,再接再厉,必须把猪头买到,我们还是有这个决心的,因为这是过年之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得完成。

排了好几次队,多少个寒冷的夜晚都是在肉店门口度过的,总算买到猪头了,把二十多斤的大猪头提到家,母亲见了高兴得合不上嘴,马上接过装着猪头的筐子准备收拾猪头,先是把火筷子插进火炉里烧红,然后就用火筷子烫猪头,要把猪头上猪毛都烫干净。再接着就是把猪头劈成两半,用菜刀不行,必须用斧头劈,才很费劲地把猪头劈成两半,这样才可以煮熟猪头。母亲在厨房里烧起了大柴锅,一大锅水烧开了就把劈成两半的猪头放进锅里,锅里再加上盐、花椒、大料、桂皮和葱姜,慢慢地煮,煮烂了为止。

除了猪头肉,一大锅的汤也浪费不了,可以熬白菜炖豆腐,还可以做豆酱,每年过年母亲都要做一大盆子豆酱,这是很好的凉菜。豆酱里放着胡萝卜丁和黄豆,这就是豆酱,是老北京的一种风味小菜。过年每顿饭都切上一碟猪头肉,盛上一碟豆酱,这就多了两个菜。这样再加上别的菜就可以凑一大桌子菜,就丰盛多了。当然最有含金量的菜还是炖肉和猪头肉,其他的就是一般的炒菜和凉菜。那时候过年吃肉才是重头戏,没有肉,特别是没有猪肉,还叫什么过年?那年头只有吃肉才是过年,因为那时候人们都缺肉吃呀!肚子里没有多少油水,只好靠过年这一次补了。

后来听我爱人说,那时候他们家过年也做猪头肉,她小时候经常到西单菜市场排队买猪头,买回猪头后,他父亲(我岳父)就收拾买回来的猪头,然后炖猪头肉。看样子城里和农村的情况一样,平时日子过得也不是富裕,只有到了春节才有大吃大喝的机会,把好吃的东西都集中在过年吃,在过年的时候舍得花钱,在过年的时候买大鱼大肉,买大猪头。

那时候不要说城里城外,全国都是一样啊,什么都紧张,什么都是计划经济,买什么都得要票,那么点儿肉票平常还不算什么,若是到了过年,显然是不够吃的,要炖一大盆子红烧肉,再加上炒菜用猪肉,那么几斤猪肉怎么够呢?所以还是买不要肉票的猪头,猪头出肉多,又不贵;排骨是不买的,过年一般不吃排骨,一是按风俗讲:排骨上不了席面,二是排骨比猪头贵一毛多,出肉又少,所以人们不稀罕买排骨。宁可买大棒骨熬汤,也不买排骨,大棒骨便宜,才七分钱一斤,所以过年的时候很多人家都要买大棒骨的,肉店里总是有排骨,但不见大棒骨,因为谁见了谁买,肉店里留不住。

想起买猪头的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多年,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再也没有排队买过什么猪头了,家里再也不做猪头肉。说实在的,过去喜欢吃猪头肉,现在对猪头肉不那么感兴趣了,特别是买来的猪头肉的味道怎么不如从前了呢?不过我还是喜欢吃红烧肉,小时候就喜欢吃,能吃一大碗,现在也能吃一小碗,每顿饭是离不开的肉,这是老习惯,改不了了。

2011.1.18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买猪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