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潭家湾水库
导读忽而想起成语“河山带砺”或“山河带砺”,意思都是说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探及其深邃的实质,无论时间多么久远、历史多么漫长,颓废与荒芜的是俗卑与恶迹。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虽不智,却极爱流水之韵。
很早就听说过潭家湾水库,一直未曾前往,前几天终于有缘相识。
流水穿过粉饰精巧的小桥,汇入腰子形的小湖畔,湖平如镜,腾腾雾霭笼罩其上;岸柳嫩芽初露,轻垂浅摆,婆娑如舞娘;白的、红的刺玫争艳竞色,花骨朵挤挤挨挨,在细狭的舞台上,竟有些站不稳似的。鸟声清脆滴落如松子,驱散着春夏之交晨曦的雾霭、空谷里的静谧。
绿树掩映里,坝底左下方小小的“湖光山色”山庄象大坝怀抱着的婴儿。它身后,铜墙铁壁的坝体横亘数里,一块块规整、油润的草皮装饰着,霸气十足,“潭家湾水库”五个雪白苍劲的大字直闯人的视线。沿山庄院边的水泥阶梯直上坝顶。护坡上绿草、野花浅及脚踝。这绿,渲染了大坝固若金汤的坚固性,蔚实壮观。
宽阔的坝顶铺洒着白粒碎石,蚂蚁草在小碎石间攀爬。眼前一泓万倾碧波,灵秀雅致,山林森森,黛色苍远,山峦隐藏在渺渺浓雾里。
坝正中有桥直通湖心深处,与一座两层的古色古香的楼阁连接。白石栏杆,琉璃黄瓦,廊檐楚翘,疑似仙宫瑶池落户碧潭幽谷中。
听着抑扬顿挫的鸟语,闻着春夏交替时节的花香,吹拂着润润的风,别有一番妙趣。远岸垂钓者在湾坳处摆摊设阵,气定神闲,端坐如雕像。想必,有鱼上钩时会露出一惊一乍的喜色。
时不时,会有鱼跃出水面,搅出数圈波纹,把飞掠而过的鸟儿惊吓出几声尖叫。最终,那远去的鸟影、那渐次消弱的波纹,都归隐于山野,一切皆在山野的掌控中。
向坝下俯视,有一种凌空欲翔的感觉,逶迤的山川,流线型的梯地,翠绿的茶园。一栊栊茶树沿山梯地延展,绿意厚重如墨;山庄前的小湖完全被雾气深锁,如梦如幻;绿绦似的渠水绕着的山脚,远去……
左侧,低于主坝,紧挨山体的是泄洪坝。流线型的泄洪坝表面光滑,宛如跃动的波浪。遐想水库泄洪时,那波澜壮阔的景象,洪流如万马奔腾呼啸而下,跌入坝底的浩荡无可阻挡。我顺着泄洪坝边的台阶而下,想找出当年古人用糯米拌石灰浇块浆砌的痕迹,却未见一丝一痕的古迹,所踏之处尽是现代人的手笔、技法。只有哗哗的流水声,亦如从前的流趟……
山庄后院的角落里,一株粗壮的杏树上了年纪,树上青杏点点,丰收在望。微风吹拂,颗颗青杏像抓着树枝荡秋千似的,煞是喜人。
靠近大坝墙体处,一溜排列着四块碑石,只有第一块碑文清晰可见“清康熙十七年郧阳朱知府重修武阳堰……”字样,其余三块字迹模糊,不可知其所曰内容。有意思的是,那三块碑石的边角都是被刀刃利器磨砺过,因而退去了不少字迹。农人喜好用四四方方的碑石磨刀锉斧,并不曾想过钝刀缘何在碑石上磨过后锐利无比?这犀利源自何处?
忽而想起成语“河山带砺”或“山河带砺”,意思都是说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探及其深邃的实质,无论时间多么久远、历史多么漫长,颓废与荒芜的是俗卑与恶迹,这碑文所镌刻的历史正是刺穿时光的金钢石!磨去杂垢,历史的刀锋寒光闪射,劈开尘世的混沌与恶根,只有丰功伟绩、善行良德才能永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