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把话头拾起来
编者按本文由克林顿的演讲谈到语言的艺术,进而得出好的语言能是激奋人、激励人,展现人的睿智,调节人际关系的和谐
曾看过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激烈演讲时,一人在台下高声叫喊:“垃圾,狗屎!”意即在评价克林顿的演讲。而克林顿并不理会这些,手指那位先生,说,别急,我马上就要谈到你说的脏乱差问题。使得一场骂街式的辩论得以平息,由此成为笑谈。
在我们工作、生活的进程中,也会时常遇到此类事情。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关键是能不能将那些说的不尽人意的话儿,得以完善,使人“破涕为笑”,重新燃起对你的喜爱,重新评价你说话的水准。
这天,老张碰到小李一个人周六值班,便说,看看,整天不注意为人,没人愿意与你一块值班了吧。只见这时的小李立马拉长了脸面,老张一看说错话了,迅速纠正说,再说,水平低的,你也不愿意要他们呀。这才使尴尬的局面得以恢复。
有时,我们讲,聪明的人就是善于将不利化为有利、将消极化为积极的人。在酒场进行之前,有的人会说,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来了。虽然是开玩笑的一句话,说的在座的人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自然酒场的氛围不会得体、尽兴,并达到预定的效果。那天参加一位领导的家宴,人齐了,领导说,请到的都来了,没请的都没来。说的一家人心里暖暖的,到后来,自然是酒盒子摆了一摞。
睿智的人善于将缺失化为圆满,这可是经验。同事给我讲,那天他见到办公室挨门的老倪,张口就说,一直没上班吗,咋没见你。原本辛辛苦苦准备了几天迎检资料、没出门的老倪,情绪一下子跌进了万丈深渊。同事急中生智,接着说,怪想你的。老倪一听这,自然是欢喜了。
实际上,人是生活在语言的艺术之中的,语言更多的功能是激奋人、激励人,由此一方面展现人的睿智,另一方面展示人际关系的和谐;一方面是自我圆场,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语言滋润。在把自己的话拾起来的关键时候的偷梁换柱,情急之中的脑筋急转弯,发出的是友好的信息,开辟的是另一番美好天地。
雨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