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走近作家杨文闯先生

走近作家杨文闯先生

2013-10-23 20:12 作者:冰凌 阅读量:5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宁子老师和杨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在网上让她看过我的作品和个人文集,估计对我印象还不错吧!她说我的作品写得感情比较细腻、真挚,而且很勤奋!

忘不了那个秋风萧瑟的傍晚。2010年10月25日,在青岛开发区一个叫名典咖啡的茶楼,经一位房地产老总的朋友引见,有幸见到了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西海岸》副主编杨文闯先生。

名典咖啡算是当地一家比较有名的咖啡店了,上下两层楼,装修风格典雅大气,适合中、高档层次的人群消费。

在开发区居住十年了,居然没有发现这是个好地方。印象里只有一次,一位学生家长为了咨询孩子学美术的事,请我来过一次。最好的咖啡当属蓝山咖啡了,味道醇厚香浓,可以用咖啡壶、酒精灯自己煮了品。一边闻着馋人的香味,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乐趣自在其中。

可惜我的对面坐的不是情人,要不,气氛也许会更浓烈一些,快乐一些,甚至暧昧一些。但两个人都正襟危坐,自然话题不是很多,好象喝不出咖啡本身的高雅风情。对于喜欢喝咖啡的我,甚至想,再来这里,一定打扮优雅得体,一定约着自己喜欢的闺蜜或密友,否则白白浪费了这种幽雅环境和心情。

推门进去,和朋友第二次来这里。风门处和二楼楼梯口都摆放着漂亮的盆花,旋转旖旎的楼梯下面是一个人造的很有景致的小水池。池里几尾金鱼自由地摇摆着美丽的小尾巴,五颜六色,看起来快活极了!角落里仿造的小瀑布奔流不息,潺潺水声不绝于耳。旁边还分别摆放了两棵高大纤美的凤尾竹,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名典茶楼的雅致和韵味。

我和朋友坐在魔卡房间里等待杨老师的到来。

朋友打电话给杨先生,让他带一本他的书过来,并给我讲了杨先生的为人师表和满腹经纶。介绍说,前几年他出版了一本散文集——《一竹斋语》。从朋友的言语里,我听得出他的内心对杨先生充满了尊重之情。我很喜欢写作,但对开发区的文人并不熟识几个。所以听了朋友的介绍,我对这个未曾谋面的作家也就充满几分莫名的崇拜和好奇。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快点露面吧,我可是你的粉丝呢?我还想得到你亲笔的签名书呢!朋友在等待的同时,点了匹萨和咖啡,还有果汁和小吃。朋友也很久没和杨先生在一起聚会了。就和我一块儿期盼着这个生活中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物出现。

杨先生姗姗来迟,在他没有出现之前,先介绍几句我的这位大哥。他是邻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为人真诚、厚道、率真。因他比较赏识我写的文字,所以我们就成了朋友。坦率地说,我和他此刻坐在一起,还真的蛮像一对情侣,喝咖啡的情调也恰到好处,但我的这位朋友却一本正经的很。好像不谙风情似的!他和杨先生交往十年了,可以称得上是至交。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杨先生是豪爽、宽厚之人,否则也不会朋友遍天下。当然,我的这位朋友绝对是值得信任的,那么他介绍的朋友也就是值得信任的。

那天,我感冒了,嗓子不是一点的疼,都说不出话来。他给我点了一杯梨汁,一杯梨汁还未下“嫁”,嗓子就略微好点了,可以说的出话来,真是不胜感激!

闲谈间,一位个子不高,有点矮胖的中年男子在服务小姐的引领下,有点风尘仆仆地推门进来。我连忙迎上前去和他亲切握手。杨先生和我想象中的形象反差太大,简直是天壤之别。他和身边我那位高大英俊的朋友站在一起,显得有些矮小,加之天气骤冷,他可能一时接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竟然带了一顶可以把耳朵放下来的老头帽。而我穿得还是厚实的一条短裙和长筒靴子,没有穿外套。难怪杨先生后来在写给我的诗中称我是都市丽人,那首诗写得很美,感情饱满真挚,值得我收藏。杨先生可谓是当地文化界的名人,我这无名小女子怎么会怠慢了如此厚爱?

待杨先生坐定,寒暄几句,他便掏出签字笔在给我带来的书的扉页上疾笔狂草:冰凌女士雅正,杨文闯。然后在说笑之间,他摘下了帽子,露出象征着智者的硕大的脑门,两只小眼睛也因了天南海北的高谈阔论而炯炯有神起来。我不便问他年龄,但猜测他的实际年龄,大约50岁左右了吧,甚至有多不少。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不时流露出他的博学多才,平易近人和坦诚率真。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交流沟通着,才粗浅地知道杨先生是陕西人,出生在秦岭南麓的一个小山沟里,在汉水边长大,和著名的大作家贾平凹是同乡。虽然我想接触接触作协的人不假,但真正的目的,有一张邀请函邀请我去河北参加一个民间诗歌组织的笔会。有我作品发表的首发式,想听听他的高见。我几乎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诗会活动,但因为在这家网站上发表并入选了几篇诗文,作为特邀嘉宾让我赴会。我一直有些犹豫举棋不定,加之性格中的优柔寡断,更是拿不定主意。把心里的困惑一说,我那位朋友就特意邀来杨先生,让见多识广的杨先生帮我参谋一下,把把关。

我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邀请函来,请杨先生过目。那是一个为期三天的诗歌笔会,邀请的还有全国著名的几位诗人和作家出席。庆幸的是,杨先生认识里面的诗人如张同吾、商震、洪烛等。看罢,杨先生赞同并怂恿我去一趟,认识朋友,开阔视野。但因路途遥远,事务缠身,终未能去成,但得到杨先生的肯定和赞同,我还是很开心的。

事后,杨先生说以后这样的机会还会有的,并邀请我加入区作协。并说作协以后有什么重大的活动,随时请我去参加。时隔不久,这样的机会又来了。一天,杨先生给我发来一封信,是“济南的冬天”创作笔会,由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主办,请我参加。原定和文友王浩去参加的,都报了名,临去的前一天,王浩感冒了,我也因事又未去成,不免有些遗憾。

第一次会见杨先生,因孩子一个人自己在家,我又感冒了,说话艰难,便早早地结束了谈话。在名典咖啡的门口,我和他们辞别各自回家,彼此交换了名片,也才得以和杨先生有了后来的交往。

到家后,我兴奋地翻开杨先生的这本30万字的散文集,迎面扑来的是充满了泥土味儿的乡野气息。文风质朴、自然、清新。该书封面是纯黑的底色,上面设计了两棵露白的竹子,书名也是白字,看起来比较简洁大方,经披览方才了解了一些他的简况。他生于1965年,比我预见的要年轻许多。19岁走出大山,到城市里浪迹瓢泊,而立年后投奔大海,现旅居青岛的西海岸。《一竹斋语》共分七辑:一方水土,乡情绵绵,文心如缕,感怀人生,时光如梭,京华笔记,最后一辑是岁月留影。作序人夏寒我不甚熟悉,但序言是一首诗开头的:

在一片灿烂的星空下,

有一片繁茂的绿洲。

绿洲里,一只夜莺,

不停的唱出,

春天,那正在拔节的声音。

那声音,把雪山融化,

带着秦岭的希冀和黄海之滨的企盼,

用真情诉说着童年、少年,

用热诚拥抱着碧海、蓝天,

用智慧燃烧灵魂、思想。

……

这本散文集,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知道了杨先生是凭着他的勤劳和智慧,创作出了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他能写散文,也擅长写诗,并能写人物。很早就是陕西省作家协会的会员,后来又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华诗词学会,曾是《作家世界》编委,现在是《青海湖》下半月刊编委,集自由撰稿人、策划人、书画传播人于一身,自己也习字,并喜欢书画收藏。

我读他的《鹭影翩跹》,仿佛看见美丽吉祥的白鹭鸟儿在生养他的村子的上空飞翔;我读他的《家乡的山》,仿佛走进了连绵起伏的秦岭的大山里面,感受大山特有的深厚和险峻;我读《木家河的竹》、《竹》、《竹之情思》,明悟了杨先生为什么那么喜爱竹子,书名叫《一竹斋语》了。而他的笔名叫一竹,书房起名一竹斋,就连博客也叫一竹斋主三秦游子,有着浓厚的竹子情结。读他的《难忘的除夕》,我仿佛看到他的村人和亲人在磨刀霍霍地杀猪宰羊过大年;读《亲亲的麦子》,仿佛嗅到了久违的麦香;《拆阅作家们来信》,我跟着他度过了一段终生难忘的日子;我没见过诗人艾青,但随着他的文字犹如身临其境地拜访了诗坛泰斗艾青,留下相当深的印象。他的《写在三十六岁》,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三十六岁……总之,我深深地被杨先生的文字吸引并打动了。当我把这本书介绍给我的朋友看,没想到他还书时,竟然恭恭敬敬地用报纸装裱了书皮,可见对书的喜欢和对杨先生的尊敬。

我跟一位家长提起杨先生来,说他见过诗坛泰斗艾青,那个家长一脸的惊讶。她说什么都不相信,居然诘问我,你别被人骗了啊!我说这是真的,一点也没夸大,直到我拿出书来给她看,她才相信了。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说不准以后,我也是作家了呢!我坚信,事在人为!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因为结识了杨先生,给我自己也增添了一份自信,我有了一个作家朋友,而且通过杨先生介绍,相继认识了更多的作家朋友,我的生活更加充满了阳光和希望。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可以和杨先生一样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啊?我不止一次地这么幻想。杨先生不断地鼓励我,让我多读多写,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一次,我请杨先生和他的宝贝女儿杨舒琪还有文友王浩一起去金沙滩喝咖啡,又亲眼目睹了杨先生的拳拳父爱和仁慈。他对女儿的严厉和疼爱并存,让我看到了他作为父亲的另一面。晚上我们一起回开发区吃晚饭,杨先生打发女儿独自回家去玩。场合是场合,大人要谈事,小孩子不能掺和。杨先生带了他给朋友出版的书,和一些他跟文坛、书画界著名人士的合影照片给我们看,让我们惊叹他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更没想到的是,杨先生年轻时很精瘦,看起来还是个不错的小帅哥呢!在一沓照片中,有不少和名人们的合影。听他介绍,其中有吴冠中、华君武、黄永玉、方成、陈忠实、张抗抗等,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前不久,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李贯通来开发区举办文学创作讲座,杨先生不忘介绍他的一些老朋友与我认识。那天的人比较多,言谈诸多不便,但他把写诗的小西介绍给我,小西送我了她刚出版的诗集,并给我和王浩签了名,真的很感动杨先生的成人之美。晚上我有幸和作家们一起在白浪花酒店就餐,又结识了许多文联大家庭的新朋友,杨先生去我所在的桌上敬酒,我特意敬了他两杯。他满面红光,言语不多,但看得出他对我们的关照。而那天,我是他的朋友宁子老师推荐邀请的唯一一位新人参加这一隆重的文学创作座谈会。我感觉我跟随杨先生乘坐的这叶文学的扁舟,才刚刚从我的文学人生里起航……

会后过去了不几天,《西海岸》编辑宁子老师和杨先生、于静梅老师在一起吃饭。杨先生可能提到了我,宁子老师给我打电话约我和他们一起喝咖啡。我接到电话,多少有点受宠若惊,赶紧通知王浩一起去佳世客的星巴客。那天五个人中,我是最小的,怎么可能让宁子老师请客呢!我问杨先生喝什么咖啡?他微笑着不说话,我拿咖啡单给他看,你喝卡布基诺吗?我喜欢喝卡布基诺!他可能觉得这名字拗口或是新奇,就点头表示可以。结果杨先生和我点的咖啡是一样的。我感觉杨先生那天晚上开始年轻了一些。原来他也有很可爱的一面。后来听杨先生在一些场合评价我,说冰凌挺小资的!其实,我也不常去星巴客喝那么贵的咖啡,只是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尊敬师友,是应该的。

宁子老师和杨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在网上让她看过我的作品和个人文集,估计对我印象还不错吧!她说我的作品写得感情比较细腻、真挚,而且很勤奋!谈起我,杨先生说我是后起之秀。承蒙他如此推荐和厚爱,实在惭愧。宁子老师说下期《西海岸》要约我的小说稿,我不知能否拿出好的作品,以不负他们的厚望。

因我在网上投稿管理的网站较多,一直没开通博客。这样,就和杨先生沟通有些障碍,不是那么方便。那天,我终于开通了我的博客,一头闯进了一竹斋里去看个究竟。但见杨先生的新作不断,有几篇文章令我汗颜,如他写的文友木芙蓉,洋洋洒洒,读的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他真是才华横溢、出手不凡,巧夺天工呵……从杨先生的博上,我又知道了他入选了《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和《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他除送我的《一竹斋语》外,还出版有其他诗文集多部,并被《山东文学》列为“山东诗人十家”推介。

读博还发现他出笔快,而且还擅长为为书画家撰写评介文字以及晚会、大赛朗诵诗、主持词、解说词,和报告文学等;曾策划、编辑出版过多种文学、书画图书及报刊编辑等。

请允许我,为杨先生鼓掌喝彩一次!能和杨先生结伴遨游于文学这叶扁舟,但愿不虚此缘、此生……

相关文章关键词

《走近作家杨文闯先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