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与《红楼梦》的情缘(征文)

我与《红楼梦》的情缘(征文)

2013-10-23 12:34 作者:书馨颐男 阅读量:83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人生十岁前读一遍《红楼梦》,应该不成问题,二十岁前读《红楼梦》,应该比较容易,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看书也快;

我与《红楼梦》的情缘

手中翻阅红楼梦

眼前现实如做梦

久远故事重现生

红楼人物各个闪

宝玉可爱多淘气

黛玉靓丽多俊秀

宝钗清秀更女人

贾母老迈多智慧

西凤泼辣又精明

刘姥言谈多笑声

袭人贤惠多柔情

晴儿风情遭遗弃

人生短暂仅片刻

如今人事红楼梦

留下故事广流传

在我的床畔有两个版本的《红楼梦》,一个是一九八二年三月人民文学社出版的带有插图的普通简装本,三本厚厚的定价才十二元三角,我视为珍贵版本收藏;另一个版本是一九九六年一月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的硬壳精华全集本,定价十八元八角,因为我是在旧书摊偶然发现花费五元钱就购买到手了。

从小时侯就开始接触《红楼梦》这本神奇的书了,那时侯也就八、九岁的年龄,在一个小名叫宝玉的好同学家里玩,发现了其中的一本(下),记得同学在我的要求下就借给我看了,书到手后也就翻了翻,也没有真正看。真正想看《红楼梦》还是在宁阳一中上高中的时候,记得学校里有一位个头不高的语文老师,据了解他的学生说,他很喜欢读《红楼梦》,高兴的时候也喜欢给他们班的学生讲《红楼梦》,我知道后对他任教的学生羡慕不已,可惜我没有机会能够亲耳聆听,因为当时手中并没有这部书,感觉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是比较高级的人物,读《红楼梦》在当时对我来说似乎成了梦想。我当时在学校西边的农机三厂与厂里的工人们居住在一座楼上,在靠近二楼楼梯的一间宿舍内有一个工人大哥在下班后经常拿着一本《红楼梦》看,有时候坐在床上看,有时候躺到床上枕着被子看,读的津津有味。他发现我经常看他读书的情形,就客气地对我说:“《红楼梦》你也可以读。”我当时对他不小瞧我这个普通的高中生内心里充满着感激,因为高中生活比较紧张,我也没有向他提出借阅来读。现在想来似乎《红楼梦》与我也算是有缘分的。当我高中毕业后,在一个乡镇的中心小学里当初中一年级的代课教师,任教的学生中就有一个学生,他爸爸就是县城新华书店驻扎乡镇书店卖书的,我就对我任教班的男孩孩学生说:“看看书店内有《红楼梦》吗?拿本来我看看,看完再还给你。”学生很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早上就装来一本。记得当时也并没有完整细读,只是对比较感兴趣有关章节一读再读,不厌其烦。在我过去居住的大院里有一位同学结婚,同学的未婚妻不要嫁妆,给同学提了一个要求就是给她购买一套《红楼梦》,看来新娘子也是红书的爱好者。不知不觉间几年过去了,参加工作后,我有了工资,我就到县城书店购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红楼梦》,用以满足自己多年的夙愿,购买后就断断续续地阅读,以至于又十几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完整地从头至尾地细看一遍,究其原因或许由于其他书的阅读放弃了它,或许忙忙碌碌忘了读它,或许它太厚,读它有点后怕,必须有耐心的时候方可读它。

中国有四大名著,不知道美国有几大名著,日本又有几大名著。名著就是名著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又拿起《红楼梦》读,感悟也就重新引发。她是故事的集合,是人的集合,是生活琐事的集合,嬉笑怒骂,婚丧嫁娶,添病去病,大人物,小人物;炒股弄热钱的王熙凤;酒鬼赖大;想不开上吊的,跳井的,刎颈自杀的;耍大神诅咒人的赵姨娘;

真的都有涉及与描写,作者的观察,想象,臆想无所不有。书里面精彩的章节不少,一般的描写也不少。描写一个人物就要从穿戴,表情,语言,动作,发怒,喜笑等方面细致描述。

《红楼梦》给我的印象是厚厚的三本书,科技时代印刷技术的先进,有的出版商又把三部书的文字缩小后变成一本厚厚的书,出版发行赚了不少钱,曹雪芹若地下有知是不是还要悲叹:“为写书贫困潦倒一生,留下的文字让无数的后人发了大财。”可不是吗?有关解读《红楼梦》的书也出版的品种繁多,也造富了不少作者,唯独他的亲爸爸得不到一点回报。

《红楼梦》是很值得读读的书。说来羞愧,四十多岁的人了,拥有《红楼梦》这部书也二十多年了,却没有完整地读完一遍,真的是很不应该尤其是对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通过读它,才可知其味;通过读它,方可写点有关文字;通过读它才能感悟它的文学魅力;通过读它方可评价它,并用自己感受的语言赞美它。最近,我每天都在读《红楼梦》,一天读一回,有时候也读一回多点,想慢慢感受它的美好,对美好的东西,我不会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想一口吃掉,我要慢慢咀嚼,慢慢感悟,慢慢解读。暑假里读《红楼梦》可以感受更美好的假期好时光。其他说也读像《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利用晨跑回来后的时间读完的。有时候也去书店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书上架,进入书店,真的进入了书的世界,可是翻来看去,还是感觉正在读的《红楼梦》对我有吸引力,虽然是过去的生活记录,可是人物依旧是生龙活虎的,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依旧值得揣摩,人情世故依旧对现代的人有启发。《红楼梦》厚厚的真的不容易一口气读完它,需要慢慢来,每天坚持读就不怕看不完。我想,读《红楼梦》十年看一遍不算过分吧,若活到九十多岁,看《红楼梦》九遍多也够可以的了。据说著名作家《子夜》的作者茅盾先生对《红楼梦》是倒背如流,据考察他的人说,随便翻到哪一页,只要读上几句给他提示一下,茅盾先生就能接着向下背,无论夸张与否,既然有这样的说法,就说明先生对读背《红楼梦》是真的上过心了。

用心品读《红楼梦》,领略古人的生活场景。《红楼梦》是家族历史的生动记录,是书的经典,也是?嗦的长篇;是包罗万象的生活,也是老太婆唠叨的生活记录。喜欢《红楼梦》,喜欢她的精致独到,也喜欢她的唠叨;喜欢她的语言,更欣赏里面的诗词经典。若你感觉生活无趣味,请您读读《红楼梦》吧,她会让你晴空万里;若你生活很平静,请您读读《红楼梦》吧,她会让你波澜不惊;若你正在谈情说爱,请您读读《红楼梦》吧,她会让你领略爱情的美好;若您失恋了,请您读读《红楼梦》吧,她会让你领略爱情的酸甜苦辣。若你四十岁之前读过《红楼梦》,感觉你领悟不到其中的滋味,若你四十岁之后阅读的《红楼梦》,祝贺你,你一定能更深刻解读红楼梦中之美妙。实话说,我读《红楼梦》几番阅读几番放下,过去阅读只是品读自己欣赏的部分,没有真正完完全全品味她。为了领悟其中味,我现在是每天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阅读。

读《红楼梦》感受到曹雪芹写书的辛酸,书中人物贾宝玉的无奈与痴呆,林黛玉命运的“悲惨”,薛宝钗的随和与精明,贾母晚年的凄凉,王熙凤的泼辣与得病后的惨淡,刘姥姥农村老太太的淳朴与小小的“沾光”贪欲,晴儿的多情与短命,丫鬟袭人对宝玉的忠诚与难得情怀......

人生十岁前读一遍《红楼梦》,应该不成问题,二十岁前读《红楼梦》,应该比较容易,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看书也快;三十岁之前再读一遍,也应该没有问题,四十岁之前读应该有不少感慨;五十岁之前读《红楼梦》,感悟一定会更深刻些,我现在正是五十岁之前首遍细读它,现在每天都在读,感受则是天天也都有。六十岁以后应该能再读一遍,七十岁后再读也应该还行,八十岁后重温也有可能,九十岁后再看看也很有可能。虽然我是第一遍真正细读品味它,也巧合得很当读到书中贾母与她周围的各种人物八月十五赏月说赞美诗的时候,我也真沉浸在城内的人们也正过十五看月的时光中。一边读《红楼梦》,感受里面的人物过十五的热闹景象,一边在现实生活中过中秋月,真的感受到《红楼梦》的的确确是一部生活的写实之书。尽管书中有不少梦幻,其实也是作者提升生活的场景,把生活更完美化。

有时候我也思想,若是曹雪芹生活在现代,他写出了《红楼梦》这部奇书。思考一:《红楼梦》能够出版吗?我的答案是很难。原因一:里面的文字有不少当今还忌讳的“淫”字;其二,尽管不少章节很精彩,可是大多数章节很平淡,可以说是罗哩罗嗦,只是生活的记录史罢了。思考二:《红楼梦》会获得诺贝尔奖吗?我感觉也会很难,尽管书里面是梦幻的集合,是诗词与故事结合的很美的小说。可是,他的独到还有隐藏在哪里呢?

读身边红楼,作天下文章;读经典《红楼梦》之书,度精彩生活人生。

读《红楼梦》之二

——给曹雪芹先生

一生耕耘红楼梦

万世流芳千人铭

记下生活心酸泪

后人解读美人生

读《红楼梦》之三

——给高鹗

红楼续书味道浓

人物退场有归宿

古书流传影响广

翻阅喜读多豪情

闲暇品读多意趣

书友交流论人生

虚幻人物也知音

人生解读享光阴

读《红楼梦》之四

——给贾宝玉

携玉出生频生事

有钗贤女配婚姻

装傻痴呆心里明

追寻僧道云里飘

读《红楼梦》之四

——给黛玉

内心激荡才美女

向往唯一美爱情

情困缠心病魔绕

过早仙逝人生空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与《红楼梦》的情缘(征文)》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