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路的秋
导读童年是无羁的,可哭,可笑,可以眷恋,可以放纵。现在的北京西路比记忆里繁华许多,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只银杏依旧,梧桐依旧。再忆起时,心无从依旧,但眷恋依旧……
北京西路位于南京城的西部,东起鼓楼,西至草场门,全长约六公里,是民国时期的外国使馆区。
举家迁来南京后,在此我度过了14个春秋。少年求学之时,日复一日地往返于这条路上,穿梭于一座座花园洋房间。四季花开花落,年年岁岁相似,当我离开北京西路时,已是成年。
北京西路以宁海路为界为分东西两段,东段的行道树银杏是我搬来以后,看到园林工人栽下去的,十多年风风雨雨,已然长成伟岸身躯。西段是绵延的法国梧桐,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追溯可至民国时代,据说是宋美龄女士提议引进的。
我最喜欢北京西路的秋天。
秋风渐起,落叶飘舞时,北京西路便是最灿烂的盛装季节了。银杏叶金灿灿的,摇摇曳曳炫耀着成熟的喜悦。梧桐绿黄相间,层层叠叠耳鬓厮磨在林间枝旁。
一阵风过,银杏便会抖落一树的金黄,飘飘摇摇地如蝶舞,侧耳细听有呢喃的低语,似是蝶语那段幽怨的情怀。梧桐,雨般飘洒一地柔软,熨熨贴贴的如地毯,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是会小心翼翼地走上落叶的人行道,感受它的轻抚,感受它温暖的呵护,让思绪在落叶间停止,心底会勾起一缕温柔的情绪。
最美的景致是秋风在不经意间,疾疾的掠夺般地袭来,仿佛赶赴一次久远的约会,仿佛应和一次心灵的呼唤,狂热地掀卷起满地落叶。随风而舞的落叶在那声召唤下,便翩然翻飞于天地间,袅袅娜娜地盘旋,纷纷扬扬地舞动,苍茫间浑然不知是叶的精灵,还是风的魔幻。壮观时,脑子里就会出现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天鹅群舞,蔚然齐飞,纷呈的姿态。细腻时,一片孤叶悠然飘下,如天鹅独舞,凄凄切切,愁怨深结。一次次相遇,匆匆相握,瞬间擦肩,还无法感受彼此的体温,已然留一瞥的眷恋,满怀的不舍,随着渐去渐远的身影而无奈的空余惆怅……
最动心的记忆是童年的秋天挎一只江南特有的细篾竹篮,精精致致的,陪邻家阿姨去捡拾银杏果,第一次去做这样的劳作,满心新鲜。跟着阿姨身后来到路边的银杏树下,仰脸瞪眼看阿姨用长长的竹竿去拨弄树冠上的果子,哗哗啦啦一阵细碎响声后,地上就出现许多白生生的果子,银杏叶一片片,象折扇一样飘落下来,眼睛里飞进了灰尘,泪珠就一串串地流下来,这时阿姨就会回过头叫我站远点,别让灰尘迷了眼睛。可我,却怎么也不愿意走开,看着那些叶片翻翻折折地从身旁落到地下,任凭泪水在脸上恣意横流。情急时会伸出手去接下一片落叶,细细看着它缠绕的脉络,轻轻抚摸它光洁的躯体,为那完美的线条深深陶醉。
最深的印象是一次路边观景忘了上学的经历,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遇见一个路边写生的,喜欢画的我不由自主地站在他身后,看他一笔一笔地构画着北京西路的秋景,仿佛自己的心、手也在描画着,跟随着他的手,心中的景致一点点地呈现在眼前,就这样陪着他画完了这张《北京西路的秋》,耽误了一餐午饭,耽误了一下午的课程。
北京西路的秋也因此深深刻进了我的记忆。
童年是无羁的,可哭,可笑,可以眷恋,可以放纵。现在的北京西路比记忆里繁华许多,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只银杏依旧,梧桐依旧。再忆起时,心无从依旧,但眷恋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