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梦(上)
导读:当日寿宴结束后,将军莫珂奉命在御花园觐见皇上。趁着皇帝回寝宫更衣的空当,莫珂将军在御花园信步闲走。面前乃是御花园中的莲花池,正值夏季,莲花怒放,莲蓬肥硕,荷叶浓绿,碧水涟漪,顿觉赏心悦目。
“将军!”女子望着窗外几番难以莫测的混乱,胆怯又有些许激动的,把期许的目光投向了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他的身材极其挺拔,看得出不是一般的战士,额头上头盔的图案便是明证,后垂半缕红英,恰配尚未挽起的长发,他确是位年轻的将军,眉宇英发的锐气尚未被战火所磨平,自参军之日距此不过三载光阴,古铜的血气已经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清末年代独有的熏染:壮志、家仇国恨、儿女情长……京城早已动荡不安,流离失所的难民一波接着一波,八国联军步步紧逼,大清江山岌岌可危,热血男儿本应束身戎装,奔赴沙场,可是乾清宫的少年皇帝一道又一道求和圣旨,将军莫珂一筹莫展。这一天,还是来了。
“香儿,别出声,等我回来。”莫珂将军听到窗外瓷器碎裂的声音,一群宫女太监的尖叫,他的眉头微皱,右手试图拔出腰间的宝剑,盔甲的银灰色泽在火光的映衬下,寒气十足,有那么一刻他就要冲出去,去杀那帮长着蓝眼睛黄头发的欧洲洋鬼子。但是他听到屋内女子的呼唤,此刻他下意识的回头,最后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女子。没错,此刻蜷缩在乾清宫衣橱里的这个女子,便是皇帝的贴身侍女紫绛香。可是现在,皇帝走了,是前夜在数千名大内侍卫的护送下离开的,此刻的乾清宫,华灯依旧,只是主人不在了,殿外的呐喊叫嚣,步步紧逼,用不了半个时辰,紫禁城便会换了主子,也会在这几个时辰内,成为所有大清宫女太监的坟场。可怜我大清数百年的基业,即将毁于一旦,顷刻间,玉石具陨,江山焉在?
“将军,你一定要回来!”绛香紧咬着半张的嘴唇,那里还残留着今早涂上的胭脂,眼中已沁满了泪水,时刻有溢出的危险,终于在她喊出最后一句话时,声泪俱下。莫珂将军再一次回头,他的眼眶像是刚浸过血一般的红,将要迈出去的前腿在那一刹那间重新收了回来,转身紧紧抱住了侍女绛香,她的身体是颤抖的,在他怀里虚弱的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孩。他伏在绛香的耳边,用力的点头。然后他闭上眼,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头,那滴眼泪,在将军莫珂转身的那一刻,丝毫不差的落在了女子的锁骨上,有那么一瞬,我甚至觉得,那滴眼泪的声音,成为日后绛香对那个暗无天日的晚上最最刻骨铭心的回忆。
月婉风清,这是一个不适合杀戮的夜晚,却上演着大清国最壮烈的的一次毁灭。金银玉石,芙蓉玉帐,嫔妃佳丽,也只落得红颜命薄,树倒猢狲散,终究难逃一死罢了。整个紫禁城一乱作一团,身着绫罗锦缎的贵妃,秀女,侍女,太监,没有了往日的体面和端庄,也早已失去了吆五喝六的让特权庇护,在敌人明亮刺眼的火光之下,只残存着仅有的麻木表情和逆来顺受的准备状态,除了些许叫喊的尖利声响,更多的是顺从,是屈服,是近乎绝望的悲伤,她们甚至到现在都不明白,那些一个个手举长枪,看起来行动呆板,动作机械的白人洋鬼子,到底是用怎样的妖法制服了堂堂大清国的主子,她们的男人。她们不明白,堂堂九五之尊,金銮殿上一呼百应的君主,站在地大物博的王土之上,竟着了这些人不人,鬼不鬼的妖道。她们哪里知道,整日胭脂水粉,养尊处优的生活,加上自以为皇恩浩荡,地大物博的虚名,朝政荒废,不思进取,让她们的男人在遭遇侵略时几乎连思考的反省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对于此刻后宫之中的三千粉黛来说,她们有理由茫然,更有理由恐慌,不知所措。所以在最原始的血肉横飞暴露于自己的眼前时,潜藏在内心的求生本能促使她们放下的曾经的端庄和盛气凌人,放下了昔日皇恩庇护下的乖张骄纵,放下了平日里娇媚的身段,像所有手无寸铁,毫无反抗能力的深宅大院里的男女一样,跪在了侵略者面前。
那么,让我们再看一眼面前这位女子,紫绛香。此刻,她正朝着将军莫珂离开的方向眺望,窗外冲天的火光在她白皙动人的面容之上忽明忽暗的闪烁,把整个屋子都照成了橙灰色,透出难以躲避的灾难。在她的眼神里我没有读出恐慌和绝望,因为她的平静像是沉睡一样安详。是的,她在等待,安静的等待。就像这八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夜晚一样,她双手规整的放在小腹正中的腰带上,那条绣着芙蓉出水收腰圆盘的黄色汗巾,曾一度让她在众多的宫女之中鹤立鸡群,光彩照人。那是两年前在太后的寿宴上皇帝亲赐的,那时候绛香刚满十四岁,却已是进宫的第六年了,绛香这通身的工夫气质,全是太后一手调教出来的,六年的宫廷生活,加上身边的老嬷嬷们平时教条礼仪的耳濡目染,绛香出落成了一个清水芙蓉的端庄女子,她识大体,懂得琴棋书画,尤其是弹得一手好琴,加上太后的亲信和宠爱,绛香在后宫中的地位,比许多嫡出的格格还要高,连梅香院受宠的梅贵妃也对她以礼相待。当然,这些殊荣也本是绛香应得的,无论是才情诗对,还是接物待人,小绛香都表现出了胜于常人的风范和气度,就是在外人看来,也是很难得的一位姑娘。这日,在太后的寿宴上,绛香主动请缨要为太后弹琴助兴,只听司仪的太监尖软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一位身着粉红色裙衫的妙龄女子,在众人期许惊讶的目光中,缓缓踏入大殿对面的演奏亭阁,亭阁四周被轻纱缠绕,在清风的吹拂下摇曳婀娜,女子简单挽起的发髻被一根闪亮的银色发簪绕在脑后,自然而不失静美,额头正中一颗银色水晶的宝石悬在两眉之间,饶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曲高山流水,娴静唯美,如山间清泉,顺势而下,遂倾倒众生,众座皆惊。一曲奏毕,台下观者,上至皇帝贵妃,下至皇亲国戚,王公大臣。无不议论这位如此才情的女子的背景来历,在这众多的仰慕者中,有位刚刚授衔的将军,他面目清冷,眉宇之间,显露英气,而立之年,功业已成,地位已就,想来也不是位简单的人物。不错,这位便是刚刚凯旋的将军莫珂。此刻他正注视着面前这位神秘女子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精彩的琴艺和姣好的面容使龙颜大悦,皇帝亲自下令,赐给绛香一条黄色汗巾,以示奖励。那日的荣耀与犒赏,至今想起,绛香仍然会不由自主的心跳加快,面露红晕,但绛香之所以对那日的场景念念不忘,不为别的,只因那一天,她认识了一位姓莫的将军。
当日寿宴结束后,将军莫珂奉命在御花园觐见皇上。趁着皇帝回寝宫更衣的空当,莫珂将军在御花园信步闲走。面前乃是御花园中的莲花池,正值夏季,莲花怒放,莲蓬肥硕,荷叶浓绿,碧水涟漪,顿觉赏心悦目。莫珂将军禁不住放慢脚步,深深呼了口气,顿时感觉心间一缕清风,如杨柳扶风一般,五脏六腑畅快淋漓。半遮着清风凉气一起进入将军心中的,还有一位女子柔媚动人的嗓音,和那句让他至今仍无法忘怀的诗句: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想来莫珂将军也算出生于书香世家,虽不敢说博古通今,但是任是随便哪年的诗词念出一句来,也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但眼下,将军犯难了,这姑娘念的诗,竟是从未听过。况这诗中句句是傲骨,字字是珠玑,虽透着柔美朴素的辞藻,却又字字紧逼,锋芒毕露,可见这做诗之人,定不是等闲之辈。将军顺着声音望去,恰见一位女子端坐在莲花池旁的凉亭之中,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在太后寿宴上大展琴艺的神秘女子。莫珂将军快步走到女子身后,拊掌笑道:
“姑娘,好诗!”侍女绛香闻声站了起来,略带惊恐慌乱的表情,脸上顿时闪过一道红晕,那红晕如这夏日里的莲花一般,纯洁剔透,粉嫩白皙。慌乱之余,绛香没有忘记把正读的书顺势放进绣袍里。
“奴婢见过将军,将军过奖了,只不过是闲来无事,翻些杂书来看罢了。”寥寥数语,却在这位年轻的将军心中,留下了风流脱俗的印象,一个婢女,竟有如此涵养,不卑不亢,气度不凡,这在皇宫的高强深院中,真是少见。
“恕我冒昧,姑娘是哪个宫里的可否告知?”
“原来在慈宁宫伺候太后的起居,但从今日起,便不是了,太后已经把我赐给了皇上。”侍女绛香微微一笑,依旧端庄,看不出喜与悲的端庄,这个在很多宫女看来梦寐以求的差事,并没有在绛香身上看到应有的反应。她只是浅浅的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听到这里,将军莫珂对侍女绛香有了大概的了解。他也明白,按照宫中的习俗,像绛香这样被太后一手调教出来的出色侍女,多是会在适当的时候安插在皇帝身边,她们中的大多人,除了伺候皇帝的日常起居之外,还负责向太后汇报皇帝的日程消息,有更为出色的,这可能会晋升为贵人,嫔妃,从此日夜与君王相伴。想到这里,将军莫珂的心里忽然一阵微微的抽动,如原本似火般炙热的骄阳顿时蒙上一层阴云,霎时,大风吹过,一树繁花飘落莲池。是遗憾吗,还是替面前这位女子可惜,还是为自己,如何说得清楚,毕竟他们相识不过半日罢了。
此时,上书房桂公公尖软嘹亮的声音再次响起:“莫将军,皇上有请。”
田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