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马拉维――一个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字(之二)
导读中国人难道就一定要这样对待自己同胞吗?相反,大使馆的外国人反而让我觉得更加温馨,态度更加温柔。借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话“狗日的二鬼子”来表达我心中的愤怒.
五、狗日的二鬼子
当初从递交了护照到最后拿到签证整整花费了一个月时间。那段时间每天呆在家里或去学校帮忙,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自己在北京的那个红色小本本以及奉上的1000元大洋。在使馆的签证办理须知上写着,办理护照需要一到两个星期时间,不过真正开始才发现所谓的一到两个星期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马拉维是个穷国家,虽然大使馆也在东直门外大街,可是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大使馆动辄上千上完平米的规模相比就显得有些抬不起头了。它位于东外外交大厦,与其他几个非洲国家以及一些国际公司企业共同使用一栋楼。所谓共通使用一栋楼其实也是好听的说法,它实际只占据了其中一层楼一间房的面积。房门外挂着一张铭牌,用中英文写着“马拉维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大厅”里摆着一张橙色略有些带褐的皮沙发,沙发对面是一个秘书台,用写字楼常见的白色工程塑料围着,坐在其中的是一名中国女人。女人额头有些前凸,长发束着,眼睛微凹,身高大概在160左右,说话时声音总是充满不耐烦。在来马拉维大使馆前,数次给这名女人打电话询问需要携带的资料和大使馆具体位置,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出个国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每次的结果就是,尽管我是拨打的长途电话,她却总是在我开始心疼我的电话费前就替我挂断电话。
来到大使馆,看见这个女人,我私下和郭光说,她长了一脸克夫相,一看就是凶神恶煞,不是什么好人。果不其然,我们前来办理签证,他说我们这样不对那样不对,甚至让我们去汉办开具英文证明。我想,我们还能够找到地方开具英文证明,如果那些外出务工的民工,他们又去哪里开具英文证明。这是摆明了为难。我想请她帮忙翻译,可是转念一想如果她愿意帮忙翻译也就不会为难我们。在来大使馆前,我曾经听说过要给秘书小费这样的说法,她对于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行为。后来,我们把英文证明函弄好后,她看了看我们的邀请函,又说需要出具邀请函的人的身份证明。当时我们就火冒三丈,你事先没有说清楚,现在给我说要身份证明,我如何去弄,说话的音调明显变高起来。这是在大使馆工作的一位黑人走出来,看见我们的情绪不对,于是向秘书咨询了后,看了看我们邀请函就告诉她这个没有问题。让我们把材料放在这里并交一千块钱就可以走了。我看见秘书有些不耐烦的收下我们材料放入她左腿边的抽屉里。等到使馆工作人员把1000元的收据给我们,秘书就让我们离开了。
一个星期,没有消息。我想,文件上说的一到两个星期,等吧。两个星期,没有消息,我有些不安,我想大概他们有事耽搁了吧。三个星期,没有消息,我终于忍不住打电话问到,她说,大使馆给你打电话了吗,没有打你就等着。啪,电话里一阵忙音。第四个星期,再次打电话问,她说等,再次挂断。这样等下去始终不是办法,于是我给中国驻马拉维大使馆发了一封电邮,告诉了这面的情况。几天后,大使馆的人给我电话,让我去取签证。
再后来,来到马拉维才从杨老师那里得知,这些非洲国家请的中秘(中国秘书)都非常可恶,全部都会要消费,如果签证费是1000,那么你必须给他两千才行,否则她会用无数办法为难你。其实马拉维政府规定的签证费时100美元,要价1000已经高于定价了。可恶的二鬼子。杨老师说,当时你给我发了电邮后,我打电话区那边大使馆一问,大使根本就没有看见你们的护照,他说赶紧给我们办理,我就知道肯定是被这些二鬼子扣住了没有给他们。这二鬼子知道你是国家派出的,所以不敢找你要小费,但是他可以扣你护照。
中国人难道就一定要这样对待自己同胞吗?相反,大使馆的外国人反而让我觉得更加温馨,态度更加温柔。借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话“狗日的二鬼子”来表达我心中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