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鸿门宴 谁解其中味
导读在鸿门宴上项羽如果要杀刘邦那确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那也是一般人的见识。试想,友军首领来营做解释或说是谈判,你凭什么杀他?
鸿门宴,是事关项羽和刘邦人生转机、也是谁主天下历史转机的重大事件。因此,便有“鸿门一宴,千秋转机,汉史发祥地,天下第一宴”之说。
位于陕西临潼新丰镇鸿门堡村的鸿门宴遗址,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地处潼关通长安之要道,毗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冬日,夕阳正浓时,猎猎西风中,我慕名前往游览。
曾听朋友说,该遗址不太大,景观不是很多。这应在情理之中,社会江湖的规则是胜者王败者寇,演出鸿门宴的两主角之一刘邦是胜者“王”,但鸿门宴是他的屈辱史,自当为之“讳”而无宣扬之理;宴会主导者项羽成了败者“寇”,便更无宣扬之由了。但是,我久有一游之念,非为观景,只是想感受英雄项羽遗留的气场,表达一种敬意。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2217年前的那个冬日——
项羽浴血奋战、消灭了秦王朝军队的主力,刘邦却乘虚进入秦的都城咸阳而欲称王,两支反秦的武装便形成竞争而面临恶战。势弱的刘邦亲自到鸿门项羽军中解释,项羽的谋士力劝在宴会中借机杀掉刘邦,但项羽没有听从而是放走了刘。在随后的四年间项刘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最后项羽失败在乌江自刎,刘邦建立了汉朝。
展厅中三块出土方砖是鸿门准确位置的物证,军帐中几案上酒早凉,但从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我们似仍能感知当年那云谲波诡、惊心动魄的一幕,军帐外刘邦乘入厕逃亡的位置和路径犹准确可指,巍巍项王营中项王井、虞姬井都完整保存,一株据说是项羽巡营归来马靴上甩下的泥巴中长出的皂角树,在猎猎风中似在述说着千年的遗恨,令人产生许多的想象和感慨。
后世多认为项羽在此事件中缺乏当机立断的能力,错失了诛杀刘邦的时机,埋下了自己日后败死的伏线,是为“沽名”而失措。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讲《鸿门宴》也传播了类似的观念,但对此我确难以苟同。我认为,项羽在鸿门宴放刘是君子之举,这也是他之所以为英雄的过人之处。
在鸿门宴上项羽如果要杀刘邦那确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那也是一般人的见识。试想,友军首领来营做解释或说是谈判,你凭什么杀他?自古两军交战尚不斩来使,为了得利就能不顾道义杀了上门的友军首领吗?如果杀刘,那便是为利舍义,就有点政治流氓的嫌疑,那即使得了利进而得了天下,其信义何在?那恐将为英雄不齿、为天下笑。再来看看项羽的人生,在各路救赵大军被秦将章邯的威势恐吓不敢向前时,项羽“破釜沉舟”在巨鹿大破秦军,创造了战争的经典;项羽31岁的生命里建树了70余战不败的业绩,在最后唯一一败中身陷重围时尚忧心爱妻“虞姬虞姬奈若何”,在本可逃生以图东山再起时,宁可自刎也不愧对江东父老。在我看来,项羽确是重情重义有担当,“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真男人、伟丈夫,磊落地倒下了,他仍是一位旷世的英雄。
婉约词大家李清照有《夏日绝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得何等好啊,这诗长存青史。鸿门宴遗址中有尊项羽举鼎的塑像,那英雄形象矗立在骊山之下,也长存在我心中。
二0一0年一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