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除夕心韵

除夕心韵

2013-10-24 03:57 作者:流水 阅读量:34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夜已渐深,迎新的钟声还没等敲响,鞭炮声骤然响起,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扯断了我的思绪。我连忙披衣走出家门,在寒风中信步院庭,随着风儿去体蕴节日的欣喜,寻找春的气息。

夜,渐渐深沉;除夕犹如羞涩的少女,悄然、款款而至,降临人间。

为迎新春佳节,小区早已张灯结彩,装点一新,家家户户门上的对联,焕然一新,争芳斗艳;庭院的小广场上,一座硕大的宫灯傲立在寒风中,格外醒目;随着夜幕降临,庭院中串串霓灯和居民家窗前、门下的红灯,遥相呼应、闪烁,犹如道道彩虹,辉映在夜空中,飘逸着节日的气息。一群孩子,在新春除夕的钟声尚未响起,就迫不及待地燃放起了炮竹,释放着心中的喜悦和欢乐,在欢歌笑语中拉开了迎春序幕,奏响了迎新序曲。

家人正在和面、剁馅,准备除夕夜的饺子;炒好的菜肴,早已摆放在餐桌上;电视中春节迎新晚会的精彩节目,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荡起了阵阵笑声;家家户户都被节日的欣喜笼罩着,温馨着,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春的芳香,绿的气息。

此时,一片祥和的景象却触动着我的思绪,顿时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感在心中翻腾,是童年的记忆?是童真的情趣?是对父母的怀念?浸湿的双眼渐渐浮现出父母慈祥的面庞,温暖的双手,在抚摸我那颗思念的心,一幕幕、一幅幅,兄弟姐妹团聚在父母身旁,共渡除夕,喜迎新春的景象,在心中流淌……

我们家兄弟姐妹多,是个大家口人家,逢年过节,必须要到父母家过年。虽然也有供奉家祖的习惯,但是,二老很是开通,不像有的人家那样,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及其家人们,不能回娘家,怕是冲撞了回家过年的老祖宗等一些世俗的讲究。年三十除夕夜,孙男,嫡女,姑娘、女婿等都是要回来过年的,用老人的话来讲:新社会了,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咱就图个全家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

老天,全家三十几口人哩,起码也要三桌呐,真够妈妈忙活的,幸好,二弟一家与父母住在一个院内,责无旁贷的帮着张罗着。妈妈不仅是个爱热闹的人,也很惯孩子,用她老人家的话讲:只要孩子们吃得好,自己不吃,心里也舒坦。因此,每逢过年,顿顿都得十几个菜,儿女们怕妈妈累着,就劝老人:日子逐渐好了,每个人肚子里的油水也大了,菜整多了,也吃不完那。但,妈妈总是笑呵呵的说:过年就是图个吉利,菜越多,日子越红火;剩菜(财)越多,日子越富裕。也曾有人提议,咱家兄弟姐妹多,过年,每家准备两个菜,多做点,不就有了,一凑合也是十几个菜呀。此时,妈妈总是摇着头说:大过年的,大家凑,多不好听,不行,不行。嗨,你说该咋办?老人就是这个心思。

刚进腊月,妈妈就开始忙活起来,什么鱼呀,肉呀,该买的都开始买了。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后,就开始蒸包子、馒头,炸鱼、烀猪头肉……姐弟们一有空就回家帮帮忙,那时,我们家院内,总是热气腾腾,香气沁人,嗬,好不热闹。由于我打小不仅贪嘴,而且嘴急,每逢此时,就会以种种借口在单位请假,偷偷跑回家几趟,一进门就直奔厨房,妈妈见状总是笑着说:看你个馋猫样!看着父母做的那香喷喷、满登登的几大盆:鸡顿松伞蘑、酸菜顿排骨、蛋卷软炸肉、香炸鱼…….吆,我简直目不暇接,口水只在嘴里打转,先挑几样最爱吃的,塞个满口,连话也说不清了,每每见状,都会令在家的人哈哈大笑起来。你说有啥法子,这可是天生的,爹妈给的,我总是找借口掩饰自己的一脸吃像。

除夕夜,灯火通明,全家围在父母的身边,其乐融融,有的贴福字粘对联,有的在串元宝(包饺子),有的热菜装盘,有的准备燃鞭烧纸接祖先回家过年,孩子们更是玩得撒野了,正是:满屋笑声,满屋歌,好不热闹。子夜的钟声刚刚敲响,辞旧迎春的鞭炮骤然响起,此刻,全家要轮流给祖先磕头祈福,晚辈要给长辈拜年,自然少不了压岁钱。随着一声:过年了,串元宝(吃饺子)嘞,合家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人们都期望能吃到含钱币的饺子,据说,三十晚上,谁吃的多,谁今年就有财气。

那个年月,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过年嘛,兄弟姐妹,孙男嫡女凑在一起,酒足饭饱,茶余饭后,小孩子们则看电视、放鞭炮;大人们除了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侃一番,再就是打打扑克,玩玩小麻将了,一直持续到清晨三、四点钟。据说,三十晚上,谁守夜(其实是玩)到天明,谁这一年就精神,实在疲乏了,家远的就挤着小歇一会儿,家近的就先回家休息,第二天,初一再来。记得,那一年,我初学麻将上瘾,一直玩到凌晨三点,竟赢了一块八毛钱!(诸位可别见笑,那时麻将风刚起,我们玩的特小,一毛、俩毛的)初次上阵,手气不错,好不快活。大家累了,要休息,我家近便用自行车驮着孩子回家。不知是由于除夕夜的欢歌笑语渲染的,还是由于初次赢钱的惬意,一路上,和孩子们谈笑风生,笑声不断,什么倦意、困乏荡然无存,在行至站前广场时,竟绕着巨大的毛主席的塑像,转了两圈,和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谁知,除夕夜(实际是大年初一凌晨)拜谒毛主席塑像的行动,不仅成了我们全家正月的笑谈佐料,也深深地铭刻在我和孩子们的心中,每每想起,这歌犹如涓涓春水在心中流淌……

虽然那时我们的家境并不宽裕,然而在父母的羽翼下,即便是简朴的生活,也使我们感到家的温馨,父母的温暖,妈妈常说:过年和过日子一样,过的就是人气,不论日子多么艰难,只要人丁兴旺,健康平安,就是福啊!现在父母已经永远的离我们而去,没有享受到一天现在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每每想起,心中不免有一种酸楚、阵痛……

夜已渐深,迎新的钟声还没等敲响,鞭炮声骤然响起,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扯断了我的思绪。我连忙披衣走出家门,在寒风中信步院庭,随着风儿去体蕴节日的欣喜,寻找春的气息。举目张望,整个天宇一片彩虹般的绚丽,五光十色的礼花焰火,随着悦耳的声音,如流星般的向天空喷洒着自己的绚丽多彩,不知是除夕的钟声搅动了星河,还是万众的喜悦渲染了天上的星辰,群星欢舞闪烁,和腾空跃起的礼花焰火交融在一起,涂抹了一幅幅多么壮观的景色!震耳的炮竹声声脆,此起彼伏,汇成了阵阵春雷,融化了冰封,吹绿了春潮,在寒风中演绎着春天的气息。

人们在欢乐中迎接着春的到来,春的脚步也在喜气中悄然地向人们走来。

心中期盼着2011年是个平安、幸福年!好事多多,福气多多,财运多多……

相关文章关键词

《除夕心韵》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