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帝
导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个衣食无忧的阶下囚,何必把牢骚发到这地步上呢?想复国吗?好好一个王国都被你李煜断送,又何必一反常态,作此狂语呢?
造化弄人,历史总是在有意无竟间开着各种各样的超级玩笑。让一个整天沉迷于风花雪月之间、钟情于田园山水之畔的浪荡之人登上九五至尊,去治理一个王国,然后让他在糊里糊涂中再把王国断送。这对他,对他的子民来说本来是场本不该有的灾难。可叹的是像这类可怜的悲剧,总是在历史长河中若隐若现。“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想来真叫人唏嘘。
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生性温和善良,且优柔寡断不谙政治的人,偏偏生在帝王之家,偏偏长在诸侯互相吞并的乱世里。如此之人,你能指望他能在皇帝龙椅上坐多久呢?别人的担心当然不是多余的,但像他这样的人会去管这些吗?也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乱,政事他是不去理的,其实他根本就不会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美女香车宝马才是他的最爱。五代第一才子,词坛一代宗师,李后主绝非浪得虚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兽香。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看心爱的美人歌舞,怎么不是享受。“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数杯美酒饮下,一首绮丽柔靡,花间艳气十足的诗一笔挥就。也难怪南唐宫廷中歌舞升平,香烟弥漫,李后主早已陶醉其间。与众臣高谈阔论,天下大势,只在唇舌之间;口若悬河,俨然明主之态;却不知,暗弱的王国,已在赵宋强大势力压顶之下,濒临灭亡。
他绝对不是合格的皇帝,南唐在他接掌之前本已是一个烂摊。而在他昏昏沉沉的接掌之后更是烂得不成样了。但烂皇帝不一定是个烂人,也不一定是个无道暴君。谁也不会否认李后主是个极品好丈夫。他钟情迷恋于娥皇周后已经达到了不能自已的着魔地步。他并不像其他亡国之君那样是被被美色迷惑、然后恣意妄为。他那种迷恋,是对妻子发自内心的爱。你可曾知道,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当妻子卧病不起时,竟能放下其他事不管不顾,然后在皇后病床边寸步不离,衣不解带、朝夕视食,而且药必亲尝,严然孝子一般。而当妻子周后病重不治而亡后,他竟悲痛得想要投井殉情。此情此举,试问世间有几男人能做到。“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真是个痴情的好丈夫,乖乖的男孩子,失职的领导人。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列祖列宗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在他手里连他本身,也归为臣虏。国家到了他这样懦弱的人手里,又安得不亡。“梦里不知身是客,—晌贪欢。”被俘他乡,凭栏远望,金陵,他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他惆怅、他哀叹,梦里几回重归故里,醒来还是身困自由的牢笼中。国亡了,属于他自己的繁华也将一去不返。任他哭尽泪水,而结局只能是痛死他乡。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个衣食无忧的阶下囚,何必把牢骚发到这地步上呢?想复国吗?好好一个王国都被你李煜断送,又何必一反常态,作此狂语呢?那可是寻死之路呀!后人说得好“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始工。”李后主若非亲历亡国之痛,又怎会一改之前莺莺燕燕的文路,而写出那么多凄婉哀绝的绝品词作。也许,当一个人一旦发现自己已经身处绝境之中时,那天才之才,就能无拘束无法则的发挥。那么,他也就变成了传说中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