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游记
走近丽江,是在一个细雨哼着小调的初夜。
不怎华丽的街道,触手即湿的心情,不激不动。
那家宾馆,隐隐记得,潮潮的,灯光昏暗,其实跟农家乐差不了多少。
云南的夏天,阴雨起来,让人愁眉,冷冷的,被窝像塞了块冰似的,不敢碰触。
子墨却在这样的时刻,突突地来到,让人既惊又喜。
雪儿的神思空前凝聚,我无法欢颜。
雪儿说她最想去的地方就是丽江,现在,丽江就踩在她的脚下。
其实那时,我最为担心的,还是百川,第一次南下,走很远,他会不会水土不服?
急急用餐,忙忙睡觉,雪儿和百川都已沉睡。
我将心思的触角,慢慢伸向丽江的夜空。
雪儿是一个简单的小女人,没有艳丽的装饰,一辈子素面。
她是我见过的最朴实的女人,永远没有要求。
她从不流泪,一旦流泪,那是感觉委屈,而她似乎不曾有过委屈。
她在我的生命里,一直就安静地一角盛开,无需阳光,更不奢求雨水。
这样的雨季,这样的江南,和这样的我们。
此时,子墨的来到,像了涟漪,将我们的心情轻微地荡漾。
我们真走近丽江古城,那是在午后雨过天晴的好时机。
西南的骄阳就那样傻傻地朗笑着,没有任何造作。
街道、树柳、亭台、楼阁、小桥、溪水、游客、还有那小狗,既静又闹地一一呈现。
眼前的景象让我不能自已。
我不曾想过的,丽江却这样矫情地款款来到。
拍照!在著名的水车前,还有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
那可以算作小桥流水人家的转角处。
快门的速度永远不及人的脚步,那能跟近思维的转速。
我们仔细地算计着,如何功半事倍地抓取丽江最慑人心魄的瞬间。
雪儿陶醉的样子,百川跑前忙后的乐虎,在这一大片的华丽中,极致地协调起来。
顺着一条水巷走去,看不到尽头,街道似溪水般袅娜,逐水而成。
三两的咖啡屋,在河岸上排开,玲珑且古朴。
飞檐寰宇,青砖绿瓦,加之爬满窗沿的藤条,就连那音乐都古装起来。
那廊下的木质水缸,装下鱼儿,真有点迷离。百川独对这样的金鱼感起兴来。
柳树将阳光舞成蝴蝶,爬满了青石板路,偶尔泛着蓝光,不留神真伤了眼睛。
唐突地摸了一把小巷的石板,那是光阴的温度,冰冷得吓人,不知有谁的脚丫踩过?
顺势坐将下来,那是岸边一条让记忆都疲惫的石条板凳,却那样任劳任怨。
一位白族的阿妈,正仔细地纳着鞋底,那几个老外,比她还专注。
几个耍音弄弦的青年,那较劲儿的样子,我真为他们捏了把汗。
旅行真是把火。阿拉伯人有这样的说法,于是我们痛并快乐着。
食水走人吧,这样的想法推开了一家幽静的小门。
一个树冠直插云霄的世外桃源,就这样被逮住。
古典的院落,雕梁画栋,紧凑且考究,让人恍若置身事外。
竹编的桌椅,傍树安静地摆放着,让人不敢有近前的丝毫动作。
深深地呷一口茶,直直地靠到座椅上,那蜻蜓也停止了飞翔。
时间在树梢上散步。
不知何时,哇……
百川一声大哭,那俩调皮的小狗,扫了一时的雅兴,我们随摔门而去。
而在此时,我突然发现,这里不仅有小孩的哭声,还有人们的噪声。
我还发现了游客、广告,还有那食人的摊贩。
没有熙攘,没有金迷,不是我曾经的祈祷吗?却怎么在这样的世外也交臂?
潺潺的溪水,幽静的街巷,安闲的小桥,和恬适的人家……
街上的人们,脚步没有散乱……
左脚一步日子,右脚一步岁月。一针一线地,将丽江缝补。
那时远古吧?
人们和生活,是丽江的针线,想把丽江编制成华西最美的锦缎。
循着一条小径回走,丽江变了戏法似地淡着脂粉,线条近乎粗暴。
颈项缀满了饰品,连那走姿也非猫非狗。
跟一大堆的黄毛调情,更为那小资献媚、送波。
罢!
丽江是古代的戏子,现代成了赝品。
丽江不古,堪能忍痛?
携了百川,跟雪儿夺路而走。
我的丽江,不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