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BB机的年代
导读那几年正是母亲母亲瘫痪在床,老婆从俄罗斯回来后也一直没有工作,去俄罗斯也没有挣到什么钱,家里的生活全靠我。
九十年代的前几年,我在单位搞纸张销售,干的是外勤,几乎天天都在外面跑,跑文化用品商店,跑印刷厂,身上没有通讯工具不行,就配了一只BB机,还是数字的。我的那只BB机是孩子她姥姥在广电部内部买的,花了两千八百,原来是我小舅子使用的,后来因为我需要,就暂时借给我使用。
九三年父亲住院,我在医院陪父亲,好几天上不了班,但不能耽误业务,毕竟是干外勤的,所以不必天天到单位去,但业务还得做,怎么做业务?就靠BB机了。父亲这次住院再也没有出来,在医院故去了。所以我在医院陪了父亲不少的日子,很多的业务单位找我只能通过BB机,只要BB机一响,我就知道买卖来了,赶紧找电话,好在医院门口就有公用电话,打电话还算方便。业务单位一来电话,就得赶紧回电话,时间耽误久了,人家就会找别人做了。买卖一来就是急茬儿的,不急才不会找你。如果业务单位几次找不到你,你也不给人家回电话,那么以后的买卖也就不好做了,人家就不信任你了。
这个时候我的BB机还是跟小舅子借的,自己还买不起BB机,即便买得起也不是马上能够买到,不像现在手机这样好买,到处都卖手机,没有关系是买不到的。
当时最牛B的是大哥大了,大概花三万块钱才能买大哥大,大哥大更不容易买到,也必须有关系,一般有大哥大的都是做买卖的老板。当时我认识的几个老板都有大哥大,那个大家伙往桌面上一立,真够气派。其实当时的大哥大都是9字头的,距离城区四五十里地也就没信号了,拿着那玩意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使用效果并不怎么样比不上现在的手机。
以后的几年那只小小的数字BB机一直陪伴着我,时刻都别在我的腰间,不论上哪儿都跟着我,北京四九城,通县、大兴、昌平,跑的地方多,走的那么远,没有BB机不行。但是自从有了BB机也是个麻烦事儿,BB机一响心里就起急,还得着急找电话;如果是乘坐公共汽车,半路上BB机一响,没有办法回电话。我的这只BB机就是为了业务置办的,因为不能及时回电话耽误了很多的买卖,甚至失去了不少客户。经常是乘坐公共汽车半路下车找电话,电话打通了,对方说:找了你半天不回电话,我别处找到货了。那意思是说:不要你的货了。有时候回山后老家,老家周围也有我的业务户,但过了颐和园,BB机的信号就不那么好了,有的时候别人找我,我的BB机也没有反应,真是耽误事儿。
九四年的时候,家里花了五千块钱安装了电话,由于我做的是外勤,不出去的时候就在家里,这样打电话也方便。没有电话的时候还得往楼下小卖部跑,赶紧回电话。这下不用跑楼下了。还得感谢这只小小的BB机,两个电话两个买卖,五千块钱很快就赚回来了,等于安装电话没花钱,不就是多花一些电话费吗?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啊!
那几年正是母亲母亲瘫痪在床,老婆从俄罗斯回来后也一直没有工作,去俄罗斯也没有挣到什么钱,家里的生活全靠我。母亲还需要保姆伺候,弟弟也有精神病,当时又住进了医院;母亲、弟弟的生活费用,还有保姆的工资哥哥和我各担负一半。那几年一方面不能耽误业务,另一方面也要经常看望母亲,还要为找保姆的事情着急,幸亏我是跑外勤的,BB机确实帮了我的大忙,那时候的生活全指望这只BB机,没有它哪来的一个月两三千块钱的收入,再有自己倒腾买卖没有BB机确实不行,个人的买卖不能让单位知道,都是通过BB机单线联系的。特别是河北的个体户倒腾纸张的找我都通过BB机,没有BB机是无法联系上的。大概有那么四年时间,所在的国营企业在逐渐走下坡路,干了半天收入也不多,像我这样担负四个人的生活费用,那点儿工资是吃不消的。哥哥问我:开发区土地局去不去?我问:工资多少?哥哥说:八百。我说:算了。我现在一个月能够挣两三千,时间也自由,眼下老太太瘫痪在床,还得管保姆吃喝和工资,不能不考虑实际的问题,我还是跑我的纸吧。
九七年秋天,母亲与世长辞,第二年单位也垮了,纸张买卖不好做了,我就回老家开商店,BB机也没用了,从此告别了BB机。现在那只BB机还一直在家里窗台上扔着呢。
田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