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文革时的两派

文革时的两派

2013-10-23 23:45 作者:文海蓝鱼 阅读量:41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上小学时赶上文化大革命,到处都充满了暴力。常在街上看见拎着棍棒,带着柳条编的帽子,捂着流血的伤口。仍在呼喊着“文攻武卫,自卫有理”的口号,奔跑着。

我们阜新市这个地方,有著名的两大派。一派是“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简称“思想兵”。另一派是“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简称“主义兵”。

两大派各有据点,刺刀、匕首,甚至枪支弹药,自造的装甲车都有。大街上都是戴红袖标的,不戴红袖标的都是儿童和地富反坏右。后来军队支左,军分区司令员余家江支持思想兵,主义兵渐渐败落了。

他们闹他们的,我们这些孩子们也不闲着。三俩个人就可成立个“卫东彪战斗兵团”,或什么战斗队。最有名的造反派是“驱虎豹”和“追穷寇”、“井岗山兵团”。

那个时候建设桥、人民桥中间有个木制小蓝桥,我们称做河南河北。双方的半大小子们,常在河两边打仗。这边把石头扔过去,那边也把石头还过来。赶上人多会打得天昏地暗。有时,还会在桥的一侧设卡,拦住过往的人。主要是单个行走的半大小子,“站住,河南河北的”答错了就会挨打。说是河北的,碰上河南的打你;说是河南的,河北的打你。那天我上河南玩,碰上了。问我“河南河北的”。我是在桥中间被劫的,摸不清他们是哪的。我一转眼珠,用一种害怕的语调说∶“我、我是河中间的”。也许我的示弱起了作用,或许我回答的很有趣。这些个劫道的,竟然大笑起来。我很幸运的躲过了一劫。

河南河北的分派,住在马路两边的也分派。常打得天昏地暗,玻璃啥的常难以幸免。那时解放大街汽车稀少,哪象现在总是排着长龙。赶上过年期间,就互放二踢脚。把个铁管钻个眼,把药捻子露出来,支上,点着后往对面放。我们称它为小钢炮。对面也不示弱,也往我们这面放。那天就出事了,我刚离开原来的位置不到一米远。一个二踢脚就怒冲冲地飞过来了。我的一位同学鬼使神差的到了我那个位置,替我挨了一炮。正炸在他的右手虎口上。那种爆响,我至今还感到耳朵嗡嗡的。只见他惊恐的甩着手,妈呀妈呀的惨叫着......

从那以后我不在放鞭炮,想都不去想它。

邻居也分两派,一家人有时也分两派。常争得面红耳赤,都诉说自己正确。挥舞着毛主席语录红宝书,同一切反动的东西斗争。

我们邻居是毛泽东主义派,我们家是毛泽东思想派。在一起住了几十年没吵过架,赶上文革可不行了,父母总是上班,单位几乎天天要学习,抓革命促生产。不知啥时会回来。那次我们争吵得很厉害,哥在上中学,也是思想兵。当晚竟然来了好几十红卫兵,就要抄邻居家,把男主人当成反革命批斗。父亲听了,坚决不许。讲了半天大道理,这些红卫兵们才悻悻而退。现在想来,父亲的做法是正确的。过了几天,母亲掉进莱窖里了,还是这位邻居男主人拽上来的呢。

文革时的两派,我永远也忘记不了。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文革时的两派》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