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
导读压岁钱在古时候的含义是“压祟钱”,用铜钱给孩子压妖魅作“祟”之气,对老人才是“压岁”,希望老得慢一些。近几年,每逢过年,女儿、儿子都要给我老两口两千元红包。
人上了年纪,总爱回忆儿时的事情,这说明他真的老了。小时候,我最盼的是过大年,过年可以吃饺子、穿新衣、放鞭炮、挣压岁钱啊。可过年也有一怕,就是怕拜年。拜年可不像现在一样,走走亲,访访友,看一看,转一转就行了。那时拜年要正儿八经下跪磕头。到了亲戚家,环境生疏,小孩子家不敢说话,规规矩矩坐着,一面吃饺子,一面心里记数,还真有点“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的意思。饺子吃完了,就开始发愁拜年。那真叫硬着头皮,对着长辈怯怯地尊称一句,便跪了下去,站起来,长辈就递过来压岁钱。那时刚解放,流通的是旧币。有的给“伍佰圆”{相当于5分钱},有的给“壹仟圆”{相当于1角钱},身子扭捏着说“不要,不要”,手已伸出去接了。回家的路上,掏出来看几回。心里盘算着:是买一挂一百响的鞭炮呢,还是买一本小人书?
我最盼望也最发愁的是去外婆家,外婆家离我家有二十里山路,要翻山过岭。父母亲生下我一百天内就相继去世了,因此很少走动。好在本村有一家大人的姑家与外婆同村,过了年我便和人家相跟着去。外婆一见我,便一把搂在怀里,哽咽落泪:“我娃?惶的……长大了,能来姥姥家走亲戚了,看见你……我就想起你妈了,你长得太像你妈了。”每年都要在外婆家住七、八天,等舅舅来我家走亲戚时,再把我带回去。有一年,外婆给了我两角钱压岁钱,也给了她娘家小侄子两角钱,他小侄子和我同岁,顺手从我手里夺走两角钱,就嬉笑着跑了。我生性怯懦,气得掉下泪来。外婆笑着骂了他小侄子一句,搂住摸摸我的头,又往我口袋里塞了五张1角钱,我才破涕为笑了。过一回年,能挣一两块压岁钱,就老高兴了。现在想起来又心酸又好笑。
到了我的儿女这一代,拜年不兴磕头这一套了,连“躬”也不用“鞠”了。压岁钱也见涨了,成了五毛、一块了。过一回年,三个儿女挣二、三十块压岁钱也挺开心的。
没想到,时光转到我孙子这一代,走亲戚的压岁钱成了十块、二十块了,至亲是五十、一百,我这当爷爷、外公的给孙辈们每人一百元都觉着有些薄气了。想想他们还小,也不会花,也就意思一下而已。
压岁钱在古时候的含义是“压祟钱”,用铜钱给孩子压妖魅作“祟”之气,对老人才是“压岁”,希望老得慢一些。近几年,每逢过年,女儿、儿子都要给我老两口两千元红包,也算是“压岁钱”吧。我每月拿着国家两三千元的退休金,其实并不需要儿女的红包,无非图个吉利喜庆,满足一下儿女的孝心而已。我想说,赶上了好时代,对国家,对人民,我要常怀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