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在 创 新――试论“精品意识”
编者按精品意识是什么意思,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内容新。在我们灿烂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要有推陈出新的亮点!
精品,是“精品意识”孕育的菁华;是融合“真”、“善”、“美”于一体的珍品!没有精品意识,就没有精品!——题记
借用一个人物说事:
祥林嫂,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她是山里人,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两颊略带潮红,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因为当家的死了,所以被卫老婆子,介绍给鲁四老爷家做工了。她不太爱讲话,人很勤快,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地、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她一人料理,鲁家并没有添短工。她反而很满足,两颊常常挂着笑容。
新年过后,大约十几天,祥林嫂被婆家劫走了,将她嫁到里山,贺家坳的贺老六了。生了个胖小子,取名叫作“阿毛”。房子是自家的,交了两年好运,但好运不长,老六得伤寒病死了,阿毛被狼刁走……现实,对于这个“二道寡妇”母亲,分明是太残酷了!
祥林嫂,再度回到鲁四老爷家打工,完全没有了当初的单纯。心窝里,实在难得抹去一段悲惨的经历:“我真傻,真的,”她对四婶诉说着。“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他出去了。我就在后屋里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到山坳里,看到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听完她的话,四婶的眼圈也红了。那段时间,镇上的人们,都很同情她的遭遇,仍然叫她祥林嫂,也还听她讲话:“我真傻,真的,单知道雪天是有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口剥豆去……”他的眼泪涌出来了,声音也呜咽起来。在场的人,也都陪着她流出怜悯的泪水。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还特意寻来,要听她这段悲惨的经历。
为了吐出心中的苦水,在鲁镇的街头,她不论时间地点,不分男女老少,一遇见熟人,便开口讲起来:“我真傻,真的……”她就只反复的重复她的那个悲惨的故事。不久,大家也听得纯熟了,只要她开口讲出上句,人们便替她说出她的下句来。后来,即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不再有一滴同情的泪水了。……再后来,镇上的人们大都能背诵她的这几句话来。一听到就烦得头痛……
…………
今天,已时移世易。引用这个故事,并非是用以论证那个早已被人们认识了的,祥林嫂的命运多舛以及那个时代的悲剧性;今天用这个故事说事,说的是“老生常谈”的反证,即:重复唠叨生活中的琐细旧事,是会遭人厌弃的!
诸位文朋诗友,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惹人“烦得头痛”!在我们灿烂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要有推陈出新的亮点!难怪有人说:第一个把鲜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把鲜花比作女人的,是庸才;第三个把鲜花比作女人的,是蠢才!生活如此,作诗亦然。
作品的“内容新”,这是走进“精品意识”的第一步!
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初稿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