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今夕何夕(二)

今夕何夕(二)

2013-10-21 22:32 作者:小蚕 阅读量:27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一声砰响,一朵烟花,灿烂的开在深蓝色的夜幕,五颜六色的,灼灼生辉的,此起彼伏的,水线一样的烟花条,在天空缓缓流泻,点亮夜幕,也点亮我守望的双眸。

大年三十辞旧

睁开眼,曙色已经染白窗帘。许是昨晚吃了药的原因,这回醒来,头倒不是疼得厉害,于是人也轻松许多。估摸母亲尚未起来,便在床上又躺了些时。

我的房间在二楼,应该是家中曾经最好的一间屋子。吊顶,木地板,前后落地窗帘,一组镶有各种尺寸镜子的纯白家具,还有一台电视,一个柜机。此外,南窗口廊台外摇曳着一树桂枝,北窗口越过一座村舍则是一望无垠的良田。父母是疼爱我的,我知道,虽然这疼爱一度被我拒绝,坚决的拒绝,可是拥有关怀到底是一种幸福,不是吗?不过当初之所以认可这间屋子,倒不是因为她条件好,而是因为她地处楼上,鲜人问津,安静。

我爱安静,爱独处,爱在一个无人打搅的空间让自己的心绪恣情放飞,从少年时便这样。而如今走进小屋,亦随处可以捕捉少年时留下的印记。靠墙的沙发依稀可见昔时听音乐的迷茫,纯白的桌子似乎还散发着墨渍残留的清香,明亮的镜子前则晃动着少女时代爱美的羞涩,而那个窗口,那个朝南的窗口呢,是曾经夏夜仰望月亮的地方。记得那时的月亮真美,银盘似的缀在纯净的深蓝的天幕,皎洁的光辉水一样滑落。月上中庭,万籁俱寂,家人连同整个村庄都以一个最舒适最美的姿势走进梦乡,可我的心绪却出奇的明朗清晰。月光如水,托起幻想的小舟,一切的一切是那么静谧,那么神秘,那么美好,淡淡的伤,浅浅的愁,甜甜的笑。

只是当目光转向床头,蓦然升起一片恍然。那是少年时割不去的片段,挥不去的记忆。恐惧!刻骨铭心的恐惧!不敢入眠,不敢熄灯,蜷缩在床头,双目死死的盯着窗口,一个清微的声响,都会掀起心中的悍然大波,都会感觉到心,似乎马上就要在喉咙口跳出来。依稀记得有一次,在梦里窒息,强迫睁开眼,张开口,却是一股血腥气。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他特定的轨迹,特定的轨迹也塑造了一个人对生活特定的寄望。从恬淡静美,颠沛流离,从逃亡恐惧中走出来的我,一直期望着生活能如细水长流般潺潺,一直期望着自己的天空能有一把宽阔的大伞。只是这寄望,如同堆砌在沙滩的堡垒,虽然最初攒足力气,用尽心思,但是随着岁月的加深,随着时间浪潮的冲刷,已经在生命的河床渐渐坍塌,最后隐入潮水,了无踪迹。

楼下依稀有了声响,想必母亲已经起来,于是我也穿衣起床。

春节这几天,老天真的很给力,气温一直在0度以上,且无风无雨。老家的清晨无疑是清新的美丽的,从水杉林飘过来的空气,夹带着小河丝一样的柔滑清凉。而院外的阳光也灿烂得近乎奢侈,瀑布一样倾泻在门口,溅得人眼睛都睁不开。院内两株绿茵茵的高大的桂花树上,小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也不时的闯进耳朵来。赶忙刷牙洗脸,母亲已经叫着吃早饭。

早饭很简单,就是稀饭和馒头。不过这馒头可不是市面上可以买得到的,她是母亲亲手做的。蒸糕蒸馒头,也是我们这里过年的风俗习惯,象征着来年步步登高,好运绵绵。依稀记得,在童年,蒸馒头似乎是件很严谨的大事。那时,蒸馒头的人家得关上门,而且这一天,别家的小孩子也不得随便去串门。馒头和糕都是面粉做的,所不一样的是,馒头是圆头,可以包萝卜丝,咸菜,青菜,肉,等各种馅料,并且出笼后,得用筷子或一种植物蘸上红色颜料,点点。而糕不用,它是长的,实心的,不包馅。但是糕必须做出一对鱼的形状,一般是用洗净的梳子压鳍,用红枣做眼睛,用刀片割鳞,然后蒸熟,放在烛台下敬祭。不过到了现在,好像就只剩下蒸馒头了,并且为了健康起见,那种含色素的红点点也不点了。不过吃着馒头,倒是想起了曾经的这段时光。

老家的时间,过得真快,一干人拖拖拉拉,东扯西扯,不觉已是中午。因为年前就商定好,这个大年三十是要去浙江普陀山拜佛的,所以除了小妹妹的儿子留在爷爷奶奶家,其他人都到齐了。人多有好也有坏,虽然事情可以分摊下来做了,可吃饭的也多。全家十几个人,每顿没个十来样,是不够的。就这午饭,也忙得够呛。不过,最忙的是下午,这是我们自小就知道的不成文的规矩。下午得摘菜,得帖对联,得打扫卫生,得准备年夜饭。其中最庄重是贴对联。以前的文字中也曾提过,我的父亲对对联要求尤其严格,在他认为,大门对联贴的是否整齐,直接关系到一年运气的好坏。所以自幼年起,每当贴对联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的就会收敛起平日的活泼,毕恭毕敬的跟在父亲后面,根据他的要求,捧盆子,递刷子,拿糨糊。不过近两年好了些,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大的缘故,父亲只负责院门的对联,其他的就交给我们了。不过,潜意识的约束,我们还是不敢轻易乱动。

最累的,得数打扫卫生。楼上楼下十几间,再加上楼梯,院内院外,又是扫又是拖,尤其前两年装修以后,客厅都是浅色大理石,一个不注意,就会留下污渍。这样,一圈忙下来,真的够累。好在人多,彼此可以分工。不过这个三十的下午,于我来说,则有一件特别的事情,就是做肉圆。这本该是昨晚做的,只是昨晚红酒上头,晕乎乎的,弟弟说,你别把手指也给炸了。想想也是,干脆休息了。

时间一到,各就各位,提篮子的提篮子,拿拖把的拿拖把,扛梯子的扛梯子,就连孩子们也跑出来,拿着福字到处帖。我呢,因为贪恋那口阳光的温暖,干脆把炉子,凳子,一起搬到了走廊上。然后穿上护衣,戴上口罩,箍上发箍,开始了这个下午正式的工作。一大盆肉泥要做四种样式,分别是大肉元,小肉圆,包上蛋黄滚上糯米上蒸笼蒸的儿子口中的“大力丸”,还有蛋饺。前面三种都很简单,最麻烦就是蛋饺。因为没有专门的厨具,只能用汤勺临火来做。并且想要做到皮薄,型好,色泽,还得掌握好火候,油量,蛋液量等。好在熟能生巧,几个做了下来以后,心中大底已经有数。只是这东西急不得,得慢慢的,慢慢的?。这样一个一个又一个,把瓷盆快装满的时候,暮色已自地平线缓缓升起。这其中父亲也来看了几次,连连说,这蛋饺好吃是好吃,可是太麻烦了。我笑笑,还好。

天快黑了,其他人的工作业已完成,远远近近的鞭炮声也络绎响起,可我的蛋饺还没做完,此时父亲已经呼喊着去祭拜土地老爷了。也不管了,先赶紧放下,可是起身的那一刻,感觉到腿已麻木。匆匆回来,完成最后的工作,走进厨房,发现妹妹们已经把冷盘准备好,对母亲说,我来炒菜吧,母亲连连摆手,说,今天什么事情都不要你做了!你去歇歇吧!一句话,心底泛起无限温暖。

年夜饭如往年一样丰盛热闹,席间大家的手机也竞赛似的此起彼伏。不过我的很冷清,因为我打在震动,而且通常也没几个人知道我的号码。两杯红酒抿完,眼色业已迷离,头晕乎乎的,双脚好似踩在云端。借着喝多了,浑浑噩噩登上楼梯,走进小屋。我的世界,依然冷清而又静谧。掏出手机,发现几个未及阅览的短信,轻轻点开,浅笑,到底,这世界还有人在惦念着我。

一声砰响,一朵烟花,灿烂的开在深蓝色的夜幕,五颜六色的,灼灼生辉的,此起彼伏的,水线一样的烟花条,在天空缓缓流泻,点亮夜幕,也点亮我守望的双眸。举首,抿笑。那鞭炮是我最真的祝福,那烟花是我最真的笑颜。远方的朋友,惦念我的朋友,你可曾听到,可曾看到,此时此刻,一个女子,一个善感的女子,正偎着窗栏,抿着微笑,默默感恩,深深祈福......

[]

相关文章关键词

《今夕何夕(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